程佩钦 刘芳薇
摘 要 利率变化直接影响居民储蓄的经济利益,进而影响居民的消费及投资行为,居民储蓄的利率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央行利率政策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居民储蓄的特征及现状,实证研究利率对我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从而找出利率敏感性偏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利率 敏感性
一、我国居民储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带来的居民收入水平下降或是为缓解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衰退,都采取了调节利率这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利率的调整,引导储蓄向消费和投资转化,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纵观我国近年来居民储蓄额的增长态势,一直处于较高的增长水平,居民储蓄的利率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央行的利率政策效果。自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额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从数据分析来看,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额仅210.6亿元;至1992年,突破1万亿元,达11757.3亿元;2003年,突破10万亿元,达103617.65亿元;至2014年,居民储蓄额为485261.34亿元,绝对值呈不断上升趋势。细观居民储蓄额的变化特点,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96年期间居民储蓄高速增长,1997~1999年期间居民储蓄减速增长,2000~2014年期间居民储蓄波段式增长。进入21世纪后,居民储蓄余额的增长逐渐加快,虽然绝对额仍不断上升,但增长速度却波动变化。
二、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敏感性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取
居民储蓄除了受利率影响,还与通货膨胀和收入有关,故本文将居民储蓄、利率、通货膨胀率、国民收入纳入模型。为便于分析,本文引用狭义居民储蓄,即城乡居民暂时闲置的资金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作为居民储蓄,以S表示;以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来衡量利率,以R表示;选取国民总收入来反映收入水平,以DI表示;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率,以CPI表示。
(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1978~2014年间各项指标的年度数据,样本期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如一年内遇多次调整,则按年内调整利率所执行的时间进行加权平均,以期真实反映当年的利率水平。
(三)实证检验及分析
1.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为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本文应用ADF检验方法对各数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以S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所有检验均采取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的形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检验,,得出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这些序列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通过一阶差分后可发现,各变量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能够通过检验,说明一阶差分后的序列是平稳序列,即可判断各变量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同时,本文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2.VAR模型估计。为进一步分析居民的利率敏感性,以上文分析为基础,建立VAR模型如下:
其中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
表示误差项,通过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可得出如下估计式:
=-0.8765+0.0615
-0.0127
通过估计式我们可以看出,国民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是正的,且影响较大,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储蓄将大幅提升。而通货膨胀与居民储蓄是负相关关系,且影响相对较小。考察利率的参数估计系数,可以发现居民储蓄额的利率敏感性并不强,随着利率的提升,居民储蓄额增加的幅度较为有限。
三、政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利率对于居民储蓄的影响是长期而持续的,但短期效果并不明显,因而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敏感性是较低的。由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规范央行职能。央行对于货币总量的控制要适度地放开,审时度势,着眼于实际的市场运行状况进行投放,给予市场充分竞价空间,使资金价格得到真实反映,顺畅储蓄投资转化机制。
二是提高银行自主定价能力。针对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应细化利率定价标准,研究和实施多维度的差别定价,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丰富存款利率体系;同时,建立完善的贷款利率定价体系,提高贷款定价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推动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使利率成为调节储蓄的有效工具。
四是拓宽投资渠道,完善金融市场。进一步推进金融投资工具的创新,使金融资产日趋多样化,同时完善资本市场改革,使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日趋便利,发展多种投资产品,逐步实现储蓄分流。
(作者单位为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良祥.区域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观察思考,2014(1).
[2] 郭咏萍.利率下调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1).
[3] 曹协和,吴竞择,邱彦华,黄翠玲,黄静慧.低利率政策的长期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