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琪
北京军区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刘慧龙
41岁的刘慧龙总是笑眯眯的,说起话来轻声细语,无论是穿着白大褂还是军装,都给人舒展平和的感受,与他这份忙碌的职业看起来有些反差。作为北京军区总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他每周出一个专家门诊,每5天值一次长达28小时的班,一周至少工作60个小时,其中主要时间和精力用来治疗肿瘤科的住院病人。
全国各地来找刘慧龙的病人,有一部分是冲着他在治疗消化道肿瘤上的技术而来。从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的创建人刘端祺开始,这里就因内镜技术与光动力技术闻名,而刘慧龙接下了退休主任刘端祺的手艺。
晚期的食管癌患者,往往非常痛苦。癌细胞的疯狂生长,使得病人的食管几乎被堵住,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由吃固体食物变为只能吃流体食物,到后来连喝水都困难,相当于得活活饿死。如果做食管切除手术,有些病人得切除全部食管,直接把胃提到嗓子下边,胃酸就会往嘴里翻,使得病人的生活质量非常差。刘慧龙在5年前接收了一位来自河北邯郸的病人,他正面临着是否全部切除食管的艰难选择。而光动力治疗使这位患者的食管癌痊愈,至今没有复发。“前段时间病人的儿子给我打电话了,我心里一惊,想着是不是癌症复发了。好在病人的食管没有问题了,但是可惜刚刚被诊断得了前列腺癌。”
不过让人感到有些吃惊的是,即使光动力对于治疗上消化道癌效果明显,它在全国的使用并不普及。像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这样的科室,近20年里做过500多例光动力治疗,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但很多其他医院并没有开展光动力治疗。刘慧龙说:“我形容光动力治疗就像烙饼,‘火候非常重要。如果用药剂量太小,光照时间不够,那就像把饼给烙夹生了,治疗效果非常微弱。如果治疗前病人食管只能通过头发丝,治疗后能通过火柴棒了,这离吞咽食物还有很大的差距,病人花了钱受了罪,不仅效果不好,还耽误了病情。但是如果烙饼时火力过了,那更可怕。饼糊了是可以扔掉的,食管如果漏了,食物会进入气管,虚弱的病人很容易得吸入性肺炎,最后因为严重的肺部感染而死亡。”
而如何掌握“烙饼”这项技术,对医生来说是一件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直到2015年我国才有了光动力食管癌诊疗规范,刘慧龙是执笔人。“规范里有些地方给定具体的治疗参数非常困难,医生们仍有争议,所以我们只能给定某个范围。今后这个诊疗规范肯定会有第二版、第三版,至少我们现在有了一个规范,已经是往前明显迈出了一步。”
为什么一项看起来早已成熟的技术,在临床使用上仍然有不小的风险呢?刘慧龙说,这正是体现了医学的不确定性。刘慧龙指着内镜室里一台仪器告诉我说:“就是这台白色的仪器,通过特定波段的光照,能够有效杀死腔道内的癌细胞,对治疗食管癌和胃癌效果相当好。”在我看来,这台机器有点像一个放大版的显微镜,看不出多少神奇之处。病人在接受光动力治疗前,医生先把光敏剂通过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刘慧龙说:“光敏剂相当于放进病人体内的‘炸药,不‘引爆的时候对人体没有任何毒性。而这种光敏剂会在病人体内的癌细胞中富集,当我们将仪器深入病人的腔道,用特定光波进行照射,就能‘引爆它们,杀死癌细胞。”
刘慧龙说他在每做一例光动力治疗之前,头一夜都要静下心来好好琢磨:这个病人的身体状况如何、病情处于怎样的阶段、应该用多少剂量的光敏剂、用过药多久后再照射、照射多长时间最合适。这在某种程度好似医生要上战场了,虽然已会舞刀弄枪,可是战场上的敌情总在变化。如何在动态中面对每一个不同的病人,是最大的难处。在面临药物剂量与光照强度可能治疗不足与治疗过度之间,又考验着医生的手艺与责任心。
在给那位邯郸来的食管癌病人做了光动力之后,病人的副反应有整整一周都比较严重。刘慧龙特别紧张,把自己手机号码留给病人家属,就怕情况突然恶化。幸运的是,病人的食管癌痊愈。“病人一旦出现了好的疗效,医生心里头的愉悦程度,一点不比病人家属低。这是医生最大的成就感啊!”
但是当医生面临着治疗的不确定性时,刘慧龙慢慢发现,一些基层同行选择了回避风险。“我接触了十几年的各种肿瘤病人,发现北京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是好于外地病人。一开始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后来了解到,很多从外地来的病人,之前的医生们给他们治疗时用药剂量明显偏低。”
他向我举例说,化疗是把双刃剑,化疗药物一方面杀死肿瘤细胞,一方面摧毁人的正常细胞。医学总在这两者之间找平衡,医生要做的努力是既希望化疗尽量有效地杀死癌细胞,又能用其他手段保护病人的正常功能,或者在化疗后尽量修复病人的正常功能。但是当他细致研究起外地病人在来北京之前的用药量时,发现医生给的化疗药物剂量往往比用药规范低。“前段时间有个外地朋友找到我,让我给出一些化疗用药的意见。我按照病人的身高体重算了算,病人一次用药需要280~290mg。但是这位朋友去找当地医生时,医生说他们最多只给用200mg的药,再多了不敢给。”
刘慧龙说,化疗药用得越少,病人的副反应越小,医生的麻烦也少。从医生自我保护的心态来说,如果药效不明显,病人很难说什么;但是如果药用得足了,病人的副反应大,基层医生处理各种副反应的经验不足,面临的风险就大。可是刘慧龙为病人感到担忧,“化疗药物的剂量如果下降20%,病人的疗效可是下降50%啊!”
刘慧龙还注意到,个别医生因为不愿意学习,会出现好心用错药的情况。比如病人在化疗后会出现重度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等严重下降。个别医生在病人化疗期间,给病人用上升白细胞的药物,认为这样可以防止重度骨髓抑制。“可是用了药之后,病人的骨髓增殖会变得非常活跃,化疗药物本来就是为了打击活跃的细胞,结果病人的骨髓会受到更为严重的摧毁。这点用药规范里都写得清清楚楚,但是对于不爱学习的医生来说,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错用了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