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惯是教育教学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极为重要的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神经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习惯一旦养成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发生作用了。课堂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英语教师就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任。
关键词:英语学习;习惯;培养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正在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全球化、社会化的日趋接近以及国际语言的特殊身份而身价倍增,成为了跨入二十一世纪所必备的三张通行证之一。新的一代是否具备这张通行证将会直接影响祖国明天的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英语学科来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探取的主体性品质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优劣,取决于智力因素和由学习动机、意志、习惯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而学习习惯在非智力因素中又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相适应的最佳行为模式,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因此,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是使其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小学英语纲要与教材所提出的要求之一。为此,小学英语启蒙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静听的习惯
“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耳朵要时刻进入课堂状态。有的学生听老师讲课心不在焉,你一喊他,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知所云。所以教师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听”的态度,保证他们在听。比如在课堂上听讲时,先要想办法抓住学生的耳朵,学生的心在课堂了,我们才有可能实施教学。然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听”的方法,使他们会听。引导学生抓住老师讲课的中心,记住重要地方,让他们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光听老师讲还不够,生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重要,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时,对他人的想法、回答要能适时给出评价或者做必要的补充。再者教师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使他们能听。紧张的课堂之后放放英文歌曲、英文儿歌、英文小故事,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英语的氛围,还能使他们的耳朵逐渐聪敏起来,渐渐他们学习英语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善读的习惯
(一)提供“多读”机会。农村的孩子读的少,发音不准,没有说英语的氛围,引导他们多运用、多锻炼,形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给学生单独读的机会,这样便于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二)开展“互读”活动。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多开展“你读我听,我读你听”的活动。读和听结合起来,学生读、同学评,及时纠正不足,找出差距。这样学生听准了且学会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便不再那么呆板,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三)提供“竞读”平台。在课后,英语好像就与学生脱节了。要学好英语,光靠课内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掌握读书方法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之后,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竞赛,让孩子们以一些形式与大家交流,而不是读过之后就算了,学过之后就忘了,如利用演讲、朗诵、故事等形式,在同学之间开展读书竞赛。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新教育实验“读写绘”给我的一些启发,我也就学着让学生读读喜欢的故事或儿歌,写写简单的单词和句子,画画儿歌中的物品或故事的情节等,学生分外有兴趣。这样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累知识。
三、良好的说的习惯
教师要从课内到课外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组织语言游戏、竞赛,开辟英语角, 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文娱节目,强调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日常生活中 去,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小红花”、”小红星”奖励等等。以此造成说英语的氛围,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 要做到人人大胆开口说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因各人的气质、性格不同,参与开口讲英语的程度 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怕说、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一个人学习 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学习成功是建立在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帮助这些学 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其点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进步,进行个别耐心具体的辅导 ,设个坡度,扶着前进,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让他们在口语训练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欢乐,以增强其说英 语的自信心,激起其说英语的内心欲望。 学生在讲英语时,教师最好别去打断,应允许学生暂时存在某些语言错误,待讲完后,教师再指出并纠正 。这样做,不干扰学生说话的思路、意念表达,不挫伤其说话积极性,又能帮助其提高言语水平。在大胆开口 讲英语的基础上,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讲话音量适度、仪表大方。三年级始学英语,要求学生大声讲英语,随 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学生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自己的音量大小,声音高低,对于活动、小组操练宜轻声些,班 上发言得响亮些,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有的学生急于发言,在连续说英语时,停顿过长,还常加”嗯”。此 时,教师要注意多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要求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另外,教师要提请学生注意,说话时不 要低着头,或眼望天花板,或视窗外,要面对听者,举止要自然,不拘束,从小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四、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小学生初写英语时,问题主要集中在26个字母的规范书写。我们可以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这样告诉学生:我们学过的汉语拼音都是双胞胎,它们的兄弟姐妹生长在国外,它们的长相大多数一模一样,只有五对稍有区别,然后重点讲解字母f、i、j、k、q在书写上与汉语拼音的区别,以及一些字母的印刷体和书写体的区别,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能准确掌握所有小写字母的书写了。教师还可以定期在班上进行作业展览,由于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对优秀作业赞不绝口,也可奖给红星、红花进行鼓励,这样,不符合书写格式的同学便会纷纷效仿,很快书写质量就会有明显提高,针对部分学生对发下来的作业只关心分数或等级的情况,教师应加强作业后的订正工作,使学生不但认识到订正作业的好处,而且了解到教师辛苦批改作业的价值。长期的严格要求,学生就养成了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以上只是对学生英语基本能力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些好的习惯还有自主学习、互动等,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本身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项任务,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的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落实。提早开始,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好的学习习惯会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迅速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