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企业的管理逐渐向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管理方向发展,结合国内外对企业资产管理的形成过程分析,资产管理的合理设置对企业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有较大的影响,虽然我国对对企业资产管理的应用经验有限,但是对目前出现的主要问题,如:设备管理核心缺乏认识和管理水平不够规范等,进行合理的分析,不难得到合理的改善渠道,如:改变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方法、利用新技术提升管理效率等,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现代企业资产管理是企业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此问题的研究将对未来企业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和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企业;资产管理;管理效率
企业资产管理,主要是指针对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在资产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的总称,其范围可包含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我国现代企业面临资产重组和管理改革的关键时期,通过对企业资产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优化企业设备管理方式等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从现代企业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着手,对遇到的主要难题和解决对策进行逐项分析。
一、企业资产管理的核心分析
(一)设备采购管理
对企业设备采购进行管理,涉及到企业流动资金管理、设备采购内容管理等方面。对企业采购流程、采购流动资金和采购内容和合同签订都需要进行整体管理,避免出现只图当前利益的情况,要对将要采购的设备历史信息进行评估确定,选择最优供应商,共享供应商资料,从而得到最优性价比的设备。在企业设备管理中,要严格避免设备重复购买的现象出现。
(二)设备跟踪管理
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备跟踪管理,其具体内容既包含对设备信息、历史使用信息的管理,还包括对设备现存位置、用途、质量等进行跟踪评估,分析,及时解决问题。对于突发的设备跟踪管理问题,要能方便的找出设备的保修和相关使用技术文档,确保设备运行的最优状态,以节约企业资源,为后续企业资源的稳定提供充足的保障。
(三)设备管理
现代企业资产管理中的设备管理大致有这样几个阶段:一是以预防性为主的维修阶段,其主张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对设备制定维修计划,预先进行防患于未然的维修措施,需要注意的是,预防为主的设备维修阶段容易造成设备维修过度或者维修不足的情况;二是针对于设备的生产维修阶段,主要是指在设备正常运行过程中,对设备进行周期性检查,制定维修计划,这种维修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维修计划的盲目性,使维修任务有的放矢;三是具有统一性、综合性的维修阶段,此阶段主张以多种维修思维、方式方法等,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系统的维修,这一阶段的维修方式有预测性维修、基于状态的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方式等;四是设备管理的事后维修阶段,指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组织对设备进行维修,其缺点是维修人员需要随时待命,这样才能保证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
现代资产管理中的设备管理主要是对设备各个运行阶段进行及时的、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以期使设备更加安全的运行,资产的回报率得到稳步提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和预测性维护,甚至可以进行可靠性维护或更高级别的维护。总的目的是使设备更可靠地运行,提高资产回报率。
(四)设备出让管理
现代企业资产管理中的出让管理主要是针对于一些无法使用或者报废的设备,想办法增加设备的股价从而进行转让,为企业运营提供可以利用的资金,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具体做法可以从规范出让流程、增强监督等方面进行设计,使设备出让管理科学规范执行。
二、现代企业资产管理难点分析
(一)缺乏对企业资产管理的认识
现代企业在注重自身扩张速度的同时,普遍缺乏对企业资产管理的意识,如将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单纯归纳为企业财会管理,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企业整体资产管理区分对待,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盘盈等问题忽视处理流程,长久下去,势必影响企业财务账目管理情况,为企业的发展埋下管理隐患,制约企业稳定发展。
(二)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现代企业资产管理的另一个重要难点就是企业资产存量不清,账面不实现象难以监管,企业资产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目前企业资产管理情况看,企业比较重视对有形资产的管理,反而忽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情况,尤其是涉及到科研、生产公用、教学等环节,缺少相应评估措施,而科研等也可为企业带来一定收益,对此部分管理的缺失容易使企业资产存量不清,账面不实问题更加严峻,为企业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威胁。
三、企业资产管理改善措施分析
(一)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加深对企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端正管理态度,严格落实各项企业资产管理政策,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合理监督企业各项稳定发展。所谓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在企业从决策、计划、落实、实施、反馈等各个环节对企业资产管理进行合理监督,增加企业各个领导部门的沟通,合理对企业活动运行全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管理,最终使企业资产管理意识与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合理融合,落实企业管理各项政策,意识促进管理方法的更新和创新,鼓励企业资产管理向更具有创新性、更具有发展性方向发展。
(二)落实资产管理政策并改进管理方式
1.组织资产核资,搞好资产评估。现代企业资产管理应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通过对企业资产的评估,摸清家底,以保障企业资产不遭流失。对企业资产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的同时,要进行产权届定、逐册登记,通过清查做到账物、账卡、账账“三相符”。现代企业资产评估的范围应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评估、流动资产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
2.运用约束机制,加强资产的配套管理。现代企业资产管理应与预算管理挂钩,凡购置企业资产以企业经费作为资金来源的,要通过加强企业整体经费的管理,解决资产的重复购置、闲置浪费、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促进企业资产合理、有效、节约地使用。现代企业资产管理要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进行依法监管,并会同各主管部门以及财政、审计等部门对企业资产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理,从而使现代企业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1]张志贤,陈文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关问题探讨.商业经济.2010(21).
[2]陈四海.如何加强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延边党校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