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产业转型环境的SWOT分析

2016-04-29 00:00:00温学张悦
今日财富 2016年2期

摘 要:大同市作为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煤炭能源化工为主的产业格局。新形势下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已经无法继续发展下去。本文拟对大同市煤炭产业转型环境进行SWOT分析,全面解剖大同市产业转型情况,以期促进其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同市;产业转型;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大同市位于晋冀陕蒙四省区交界处,作为东西部经济承东启西的纽带,能够充分受到东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且大同市扼守晋、冀、内蒙的咽喉要道,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畅快的交通为日后大同市发展为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矿产资源优势

大同市不仅蕴藏着储量丰厚的优质煤炭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铜、铁、金、银、铝、锌等金属矿物和石墨、膨润土云母等多种极具开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非金属矿物,这些自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有利于促进大同市发展建筑材料加工等行业,同时为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环渤海经济圈提供资源支持。

(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大同市历史文化悠久,作为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大同市形成了地域特色丰富的优质文明景观,包括佛教文明、边塞文明、平城文明,其中云冈石窟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便利的交通、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集群和日趋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促进了大同市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

(四)工业基础雄厚

大同市煤炭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进步,使大同市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并且培育了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使大同市具备了承担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的能力。

二、劣势分析

(一)区域内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致使大同市煤炭采空区、塌陷区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再加上煤炭开采的利用率低,导致大量污染物堆积,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污染、土地污染等一系列污染问题接踵而至,为大同市的绿色转型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二)单一的产业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近年来大同市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显著,这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其次,受煤炭行业不景气影响,大批煤炭工人失业,据悉煤炭行业下岗人员占全市失业人数的近一半,而且经济的转型要求工人技能的转型,但单一的产业结构造成工人技能单一,下岗后无法适应转型的需要,所以煤炭工人再就业问题严重,这是大同市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市场缺乏活力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整改,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矿难的发生,但更重要的是,此举形成了国有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导致“国进民退”,使市场竞争缺乏活力。

三、机遇分析

(一)政府政策的支持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的获批,大同市作为先行先试的试点城市,以及同煤作为转型试点企业,可以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和技术上的帮助。

(二)国家级转型规划出台

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针对资源型城市发展实际,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提出了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并明确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高屋建瓴地为大同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发展任务。

(三)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的辐射带动

大同市作为面向环渤海经济圈的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大同市畅快的交通枢纽进一步加强了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联系;再者,大同市能源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与环渤海经济圈内产业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互补性,一方面可以作为资源供应地,另一方面完善的工业体系可以承接区域内的产业转移。所以大同市应当把握机遇,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参与产业分工和合作。

(四)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大同作为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必然促使大同市乃至山西省成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投资区域,并将进一步带动大同市大同市能源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所以大同市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搭乘国家战略的快车。

四、挑战分析

(一)优质煤炭资源面临枯竭

由于多年高强度的开发,粗放式的经营,使大同市侏罗纪优质煤炭资源不断面临枯竭的危险,如若寻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同市甚至会出现“矿竭城衰”,其后果不堪设想。

(二)煤炭市场供求失衡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世界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低碳发展的需要,煤炭市场价格不断受到冲击,下滑严重,而煤炭产能又严重过剩,这导致煤企成本上升,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进一步加大了大同市经济增长的压力。

(三)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引用外资较困难

山西省由于经济和地域上的封闭性,导致人们思想较为保守,不能正确认知外资的重要作用,排斥心理严重。再者,受自身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态环境恶劣、投资保护环境差和相关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进一步加大了引用外资的难度。

五、结语

大同市产业转型优势与劣势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面对新形势下的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必须突出优势,抓住机遇,采取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和寻找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和特色农业等多元化替代产业相结合的转型模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陶 凤. 大同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2.

[2]:刘 嘉.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山西:山西财经大学.

[3].彭 超. 资源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甘肃: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 温学文(1991-),女,山西省吕梁市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张悦(1992-),女,山西省吕梁市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