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2016-04-29 00:00:00刘欢
今日财富 2016年2期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在1970年前后,逐渐从依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向依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转变。与此同时,韩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不论是总额上还是竞争力上,韩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都相对滞后。本文的第一部分在整体上对韩国的服务贸易进行概述,第二部分利用三个测度国际竞争力的常用指标进行总量和结构上的进一步研究,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对于竞争力提高的路径选择给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字: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RCA指数;TC指数;IMS指数

一、韩国服务贸易概况

在1980年以前,韩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制造业,而直到90年代,韩国的服务业才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近十年来,韩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猛,然而从总量上看,韩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依旧较低,整体竞争力不足;从进出口差额上看,韩国服务贸易长期保持逆差,直到2012开始才开始轻微顺差。

(一)服务贸易规模

韩国的服务贸易在1980之后开始发展起来,而货物贸易的发展相对更早。而由于韩国的政策等原因,服务贸易相比货物贸易发展一直比较滞后。根据UNCTAD可知,在2014年,韩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为2218.74亿美元,略高于2013年,其中进口额为1150.18亿美元,比2013年增加3.00%,出口额为1068.55亿美元,比2013年增加4.34%,韩国的服务贸易顺差为81.63亿美元。

表一为韩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与世界的占比,由表可知韩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比值是相对较低的,在2008年之前一直都是低于2%的,2008年之后有所提高,但整体也基本维持在2%左右。从表中发达国家的总体占比也可知,韩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足的情况。

(二)服务贸易结构

韩国服务贸易结构相对集中在运输、其他商业服务、旅游和建筑。这四大部门的出口占服务总出口的绝大比例,虽然运输、旅游的比重相对逐步下滑,但仍是主要的出口部门。近些年来,韩国的新兴服务业增长速度较快,比重不断提高,表明韩国服务贸易目前存在向这类技术资本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发展的倾向。

韩国的服务贸易行业中出口最多的依次为运输(33.05%),其他商业服务(19.31%),旅游(16.98%),建筑(16.01%),这四个部分占了韩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85.35%,由此可见韩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部门是非常集中的,出口占比最低的部门保险以及个人文化娱乐服务。

二、韩国服务贸易整体和结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一)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标进行分析

由表二可知,2005年至2014年,韩国服务贸易RCA一直没有超过1,且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说明竞争力的不足。

(二)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进行分析

就韩国整体服务贸易出口而言,与其他的国家相比,尤其一些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而言,其在国际市场的占比以及由此反映出的竞争力都是相对较差的。

从整体上看,近十年来,韩国服务贸易的IMS维持在2.18%,占比较低。分不同的部门来看,传统的运输部门占比约为4.32%,超过整体占比,但整体国际市场占有率在近10年里是不断下降的;另外一个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部门是建筑,IMS指数为13%,远远超过其他部门和整体服务贸易,说明韩国的建筑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IMS最低的部门是保险、通讯和计算机信息服务等,表明韩国的出口结构是需要进一步向新兴服务业完善的。

(三)用净出口(TC)指标进行分析

从服务贸易整体上来看,韩国2012年之前一直是服务贸易逆差国,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可以看出其服务贸易逆差有不断缩小趋势。直至2012年,韩国服务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且TC指数基本保持上升态势,说明韩国的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是不断增强的。

分不同部门来看,四个主要的部门中只有建筑和运输贸易处于顺差,具备较好的竞争力。其中运输是传统的优势部门,也是出口结构中比重最大的部门;其他商业服务和旅游都是逆差,但从这两个部门的整体趋势来看,整体数值越来越接近0,说明其他商业服务和旅游这两个部门贸易竞争力是在不断提升的。

三、提升其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整体和结构的研究,得出以下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总量和整体来看,韩国服务贸易总量少,竞争力也相对于同等发展程度的发达国家不足;从贸易结构上看,也集中出口的是一些劳动、自然资源导向型的部门,而知识技术资本导向型的现代服务部门并不具备比较优势。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方面,政府主导不断推进服务贸易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部门转移,并着力培养这些行业的高素质人才。建立完备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体系,有力解决人才外流的问题,为这些部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储备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税收优惠和产业倾斜政策,促进国家的资源、人才等向保险、金融和信息服务等部门的转移,同时继续保持相对而言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比如建筑,强化这些部门的优势,加大其对外贸易,并不断挖掘创新和突破,进而达到提高韩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虹,章国荣.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10,10:13-23.

[2]宋加强,王强. 现代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J]. 国际贸易问题,2014,02:96-104.

[3]朴慧琳. 中韩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4]李仙正. 韩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D].复旦大学,2011.

[5]周启良,湛柏明. 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 亚太经济,2013,03:50-54+70.

[6]卫旭东,胡君茹.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J]. 国际商务研究,2011,03:22-28.

[7]周雪梅. 中韩服务贸易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8]庄芮,方领. 基于国际竞争力比较的中日韩服务贸易谈判问题探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13,09:74-81.

[9]Jaeho Lee.Effe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Innovation inthe Service Industry:Evidence from Korea[J].Journal of East 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Vol. 18, No. 4 (December 2014) 33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