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座城堡立此存照
画家宋培伦个性内敛不善言辞,直到34岁才经人介绍认识了贵州湄潭一中数学老师吴萍,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坠入了情网。
仲夏的一个周末,两人到郊外游玩,坐在郊外的山坡上,吴萍拉着手风琴,唱着深情绵长的苏联民歌《山楂树》,感染了正在画册上涂鸦的宋培伦,一向内敛的他也放开了歌喉。
天渐渐黑了,两人躺在草地上,听草中虫鸣,看着皎洁的月和满天的星。吴萍动情地说道:“我最向往的生活,就是在远离喧嚣的大自然中,有一座童话里的城堡,或者就是石头堆起来的房子,和自己最爱的人守在一起。”宋培伦默默地看着吴萍,仿佛看到了那桃花源般的生活里闪亮的幸福和甜蜜。
几天后,宋培伦将一张漫画递给了吴萍,认真地说道:“我不知道我这一生能不能给你一座真的城堡,我先画一座,立此存照,你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
吴萍展开素描纸,顿时呆了,自己随口一说,不料宋培伦竟当了真。那天,吴萍知道,面前的这个男人就是她一生的伴侣。
两人结婚一年后,女儿宋宇出生了。期间,宋培伦的漫画引起书画界关注,被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贵州大学艺术系任教。此后,宋培伦在贵阳,吴萍带着女儿在湄潭生活,异地生活让曾经的梦想遥不可及。
直到吴萍调入贵阳市花溪区科委,两人才结束了长达九年的异地生活,在花溪区城乡交界的碧云窝租房安下了家。然而一家人依然聚少离多,宋培伦很少在家,经常跑到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老村寨,画画、雕刻木雕、制作陶艺……
好不容易宋培伦回到家,夫妻俩也难得说上几句话,家里成了画家朋友们聚会的地方。渐渐地,这些画家都喜欢上了碧云窝,也租下村里最古老、最原始的房子开画室。没多久,贵阳市书画院、贵阳市艺术学院等单位也到小小的碧云窝租房子,组织人来这里作画。一时间,碧云窝画家村成了贵阳的名片,莫桑比克总统到贵阳访问时,还特地参观了碧云窝画家村,对宋培伦及画家们大加赞赏。
声名鹊起的宋培伦更加忙碌,经常受邀在全国各地间奔波。一次,宋培伦猛然发现,妻子已经有了白发,顿觉愧疚。结婚十八年,他跟妻子在一起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四年,妻子独自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任,韶华已逝,青春不在。
想到那个美妙浪漫的仲夏夜,想到当年那个爱的承诺,宋培伦五味杂陈。这么多年,自己走得太快,把灵魂丢在了后面,现在应该停下来等等它,不能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纸上城堡变成现实
宋培伦决定兑现对妻子许下的承诺。
他几经寻访,最终在花溪区洛平村偏僻的斗篷山里,看中了一个无名山谷。斗篷山是古夜郎国道府夜郎邑的辖地,古夜郎王的后裔金筑府所在地。宋培伦欣喜不已,当即找到洛平村村委会,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将这片山谷的三百亩地租了下来,取名为“花溪夜郎谷”。
吴萍永远忘不了第一次和宋培伦来夜郎谷时的情形,当时她并不知道租的山谷会这么偏远、荒芜,更不知道丈夫租山谷的用途。狭窄的山路,夫妻俩举步维艰地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走进了山谷,站在思丫河畔,宋培伦指着两岸的山坡,说道:“我要为你在这里建一座城堡,石头的,你一直珍藏的画上的样子。”
吴萍吃惊地看着宋培伦,宋培伦动情地说道:“这也是我的梦想!相信我,我要让这条山谷长出一座属于我们的城堡。”吴萍被深深地打动了。
此后,宋培伦辞去了大学教授的工作,拒绝了所有商业项目,他要用余生为妻子建造一座城堡。吴萍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交给宋培伦,“花溪夜郎谷”开工了,宋培伦带着四个工人住进了山里。
“花溪夜郎谷”属于喀斯特地貌,山上有许多山洞,刚进山时,宋培伦带着粮食和青菜,吃住在山洞里。
宋培伦把艺术构思完全融合进大自然,他就地取材,寻找和收集一块块最粗犷的喀斯特岩石,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垒建。当工人们用尖嘴锤修理石头上的梭角时,宋培伦阻止了,他要保持每一块石头原生态的样子,不进行任何修饰,只是根据它们各自的形状,进行艺术地排列组合。
山谷里通电之前,生活非常不方便,夜晚照明全靠蜡烛,水要用水桶从河里挑。吴萍看着丈夫清瘦黝黑的脸颊和满是老茧的双手,心疼得要来山谷照顾他。宋培伦阻止了,妻子心脏不好,颈椎、腰椎都有毛病,为了不让妻子担心,宋培伦每天都爬上最高的山岗,大喊着与妻子通话,分享城堡的进展。
2008年冬天,南方经历了罕见的冰冻灾害,贵阳市大面积停水、停电,夜郎谷也被冰雪覆盖了。由于不能施工,工人们都放假回家了,宋培伦却舍不得离开夜郎谷。那一两个月,他每天自己生火做饭,吃过饭就安静地看书,困了就随意躺下睡觉,睡够了就到冰雪的山谷里闲走,听雪块从树枝上跌落的声音,寻找动物留下的足迹,这样的生活让宋培伦的心和人都通体透亮了。
不知疲倦的高强度劳作,宋培伦的身体终于出现了问题。70岁的宋培伦患上了带状泡疹,连续几天发低烧,身体乏力,还伴随着持续性灼痛。吴萍要带他出山看医生,宋培伦极力装出没事的样子,安慰妻子道:“我的身体我知道,很快就会好的。”其实,宋培伦是怕万一去医院查出什么大病,他就再也回不到山谷里了。
泡疹病毒引发的神经痛具有认时性,此后,连续一个月,每天深夜,如刀割般的刺痛都如期而至,折磨得宋培伦痛苦不堪。为了避免妻子担心,面对妻子的询问,宋培伦都极力露出轻松的笑容。一个月后,他终于不治而愈了。
日子如水般流过,渐渐地,城堡初具规模,石块垒成的雕塑出现了,圆柱形人面图腾出现了……
梦幻城堡中携妻终老
随着最后一个拱形城门建造完成,宋培伦终于将城堡从画纸上搬进了现实。
沿着茂密松林中的小路走进夜郎谷,就如同走进了奇妙原始而又卡通的世界,仿佛穿越回到古夜郎国。城堡的前后左右有数百个用石头砌成的石柱,上面是具有贵州傩文化元素的人物头像,这些人形面具圆柱非常卡通,圆眼方嘴,有的还有獠牙,却那么童真,充满情趣。
青石堆就的城门在阳光下散发出冷静的光芒,青藤爬满其上,犹如在时空里画下一个大大的句号;城门内树木层层叠叠,与青天白云浑然一体,分不清是天空染亮了这片绿色,还是苍林染碧了青天。一间间石头搭成的房屋,粗狂质朴,纯净舒适。
“老伴,这是我们终老的地方。”宋培伦深情地看着妻子,“只是,让你等得有点久。”
面对这夺人心魄的城堡,吴萍早已热泪盈眶,看着面容清瘦、眼神清亮的丈夫,她激动地调侃道:“我的夜郎谷主,还有足够的余生,让我们在这里弹琴唱歌,泼墨作画,感受幸福。”
夫妻俩带着吴萍年近90岁高龄的老母亲,住进了石头城堡。
一年夏天,夫妻俩正在城堡里拉着手风琴,唱着年轻时最爱的歌,一名年轻的背包客徒步经过,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惊喜地停下了脚步。那天,夫妻俩为年轻人提供了住宿。此后,不断有背包客前来,“花溪夜郎谷”的名声越来越大。
渐渐地,不断有文化机构要求到夜郎谷里进行民俗展出和表演。这让宋培伦纠结不已,城堡是他送给妻子的礼物,是夫妻俩终老的地方,他不愿被世俗惊扰。
“等我们百年之后,这个城堡也会像英格兰石林、柬埔寨吴哥窟那样留在世上,我们为何要拒人千里之外?”吴萍劝道。
宋培伦终于同意了。此后几年,“花溪夜郎谷”里举办过贵州腊染、造纸、刺绣等非物质文化展览。
夜郎谷里的事务越来越多,为了帮父母打理杂事,已经结婚生女的女儿宋宇辞掉了工作,一家三口也住进了城堡。
2016年6月20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园林系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的四十多名师生在“花溪夜郎谷”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景观设计建造营活动。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两国师生在宋培伦划出的地块上,自行设计,自己动手,和水泥,垒石块,共建成了十个雕塑、一座城堡和一个树屋。两国师生给这个景观取名为“国王的后花园”。
现今,宋培伦和吴萍如同一对神仙眷侣,在青山绿水的童话城堡里携手生活。(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视为侵权!)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