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由于高校扩招,生源相对减少,加之学生就业途径不畅,造成部分中职学校招生困难。针对此情况,提高办学效益成为燃眉之急,在本文中,我以临沂市体育运动学校为例,从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学生素质、联合办学等方面做初步探讨,以期提升中职学生的竞争力,进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经济效益。
中职学校是我國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由于高校扩招,生源相对减少,加之学生就业途径不畅,造成部分中职学校招生困难,针对此情况,我校从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学生素质、联合办学等方面深化改革,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中职学生的竞争力,进而提升学校的经济效益。
临沂市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于1985年4月,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在校学生总数近400人,开设田径、射击、篮球、乒乓球、摔跤、柔道、跆拳道、散打、拳击、举重、自行车、皮划艇、足球、网球等运动项目,是临沂市竞技体育的龙头,肩负着临沂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省运会上争金夺银的重任。
由于近几年中职办学受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就业出口不畅等因素制约,造成中职学校招生难,社会认可度不高。我校针对此情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提高了招生选材的质量,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采用联合办学、高校升学等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出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改进招生模式,提高生源质量
认真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遵循以训练成绩、文化学习两条腿并行的办学方针,我校在人才培养上,能够正确处理向高一级训练队输送人才与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狠抓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主动适应校社会的发展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扩大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社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招生上,我校一方面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中等职业学生招生,通过广泛宣传,力争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另一方面,由于我校是体育院校,学生肩负市运会、省运会争金夺银任务,学校从运动员选拔实际要求出发,拓宽招生年龄段,在我校附设初中班级,选拔部分优秀初中阶段学生,奠定我校的生源基础。
二、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1、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素质是立校之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学校充分认识到了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通过引进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既专又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同时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培养,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制定了长远规划,带动广大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和交流,提高修养,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努力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继续深造,近三年先后有16位中青年教师到高校进行专业进修。对于打造质量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2009年校园网建成,覆盖学校各部门并实现与国家管理系统网络沟通,在学校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初步建立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应用有一定的成效。且已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健全,专职人员监管,确保校园网能够顺利、通畅地运行。
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各个学科的专业资源门类多、信息量大,能够充分满足日常教学和科研学习与交流的需要。教学已基本能够实现平台信息化,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三、提高学生素质,拓宽学生出口
我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方针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制定的“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针对当前社会对体育类中专毕业生的需求,学校把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确定为当前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我校在人才培养上,能够正确处理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狠抓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积极适应社会需求,拓宽学生就业门路,近三年来,毕业生190人,初次就业177人,就业率达到93%,使学校形成了“招得进,学得专、出得去、用得上”的良好局面,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针对当前社会对体育类中专毕业生的需求,学校把培养体育专业技能型人才确定为当前的培养目标,狠抓每一位学生的专业水平,让每一位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学有所长、学有专长。在我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严格要求之下,我校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具有很硬的专业素养,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达到92%,真正做到了用“学有所长”促进“学有所用”。
四、加强联合办学,服务社会发展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为了更好的落实职教集团联合办学,我校积极探索联合办学的新途径,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分别与北京体育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教学联盟,发挥各自拥有的教育资源的优势,本着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了长期合作办学协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联合办学中我校积极参加职教集团中的各项活动,主动完成办学集团的任务,在各成员单位中赢得了广泛地好评。
2、学生实习情况
为了更好的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应用技能型人才,认真落实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工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我校与临沂市新星乒乓球俱乐部、平邑体校、临沂市足球信息学校、临沂市网球俱乐部、兰陵体育中心、临沂一中、沂南体育中心合作,发挥各自拥有的教育资源的优势,本着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将其作为我校学生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供我校各专业学生实践与学习。与实习基地共同制定实习、实践计划,共同组织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了产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办学思路。
这些举措借助了社会优势,加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踏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