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析是一个企业亘古不变的主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各种分析方法也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制约成本的工作量、价格、时率和质量四项因素,提出了新的成本分析方法--“成本四元分析法”。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受各种因素影响,成本控制日益困难。近年来,各级管理者越来越重视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在运行过程中,在管理结构、方式和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与现行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容易造成成本投入結构不合理,给成本管理和原油生产带来不良影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尽快形成一种适合生产和成本投入特点的分析方法。在实际管理中发现,生产和成本的投入,总是受工作量、价格、时率和质量四项因素的制约,将这四项因素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后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思路。
一、目前成本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成本形势优劣的判断还仅停留在经验上;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判断方法。在判断生产经营状况时,往往只以自身经验作为依据,缺少科学合理的分析判断方法。如只注重表面报表数据忽略内在因素。
二是重静态分析轻动态控制。当前的成本管理往往只是单纯关注于某个问题点或关键点,属于静态的分析,忽略了整个面,整个过程影响因素的考虑。
三是重结果分析轻原因分析。主要表现在只重视成本投入多少产出多少,不重视成本投入的影响因素。
二、成本“四元分析法”概念
成本四元分析法简单说就是打开分析影响成本产生的主要因素,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投入产出分析,而是通过分析影响成本的要素,来确定成本构成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成本发生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投入。 “四元”指 工作量、价格、时率和质量。
通过长期经验积累分析发现,所有成本都是受工作量、价格、时率和质量四项因素制约的,要达到全面控制成本的目的,就需要把影响成本的每一个要素,都从工作量、价格、时间和质量四项因素进行分析,即将每个成本要素的单位成本,分解到工作量、价格、时间和质量四项分别独立的课题中去,并加以研究,找出影响成本的原因,从而实现对成本控制的目的。
这种成本分析和控制的方法,称为“成本四元分析法”。它是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每一环节进行分析的主要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三、成本“四元分析法”具体内容
1、工作量分析
工作量分为三类:
一是现存工作量,对于现有工作量,是否可通过优化方案、精简工序、强化运行来降低成本。
二是能预测工作量,是指成本还没有发生,但根据生产情况能够预测发生的工作量,如根据生产情况,提前预测出下一步的作业工作量,做好成本安排和协调。
三是突发性工作量。在生产过程中因意外原因造成的工作量,如设备故障或因施工不当造成停电、穿孔等。这种工作量不能提前预测,只能根据设备状况,提前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加强运行与管理,做好防范措施。
工作量分析的目的是如何通过减少工作量,或优化工作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价格分析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两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外部因素主要受市场物价变动、上级部门价格调整的影响,但市场价格变动对企业来说是不可控因素,所以又以上级部门价格调整为主因,近年来的大宗物资采购带来了一些价格优势,但是上级部门对二级企业的内部定价。
(2)内部因素主要是通过内部挖潜和有效的运行,不断丰富单位时间内工作量和减少价格构成因素,从客观上达到降低价格的目的。
3、时率时效分析
时率时效包括时间量的损耗、时机的损耗和措施执行期的损耗三种类型。时率时效分析就是要针对这三种损耗,进行改进和消减。
(1)时间损耗是指时率的损失,如1小时能完成的工作却花了2小时,增加了1小时的时率成本,又如,生产过程中工序与工序之间衔接性损耗。
应对措施:时率的损失可以采取优化作业措施方案,加强各单位和各工作环节之间的衔接以及采取价值工程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等方法。如,通过实时监控缩短停井开井时间等。
(2)时机的损耗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由于相应的配套工作没有跟上产生的工作等待时间。时机的损耗一方面可以造成作业时间延长,时间量损耗增大,另一方面,也往往使措施执行期延长。因此,实际上可以认为是时间量损耗和措施执行期损耗的总和。
应对措施:可以通过采取网络规划、平行施工等措施削减时机的损耗。如采取作业队整体搬家、作业误工考核等。
(3)措施执行期的损耗,措施制定后,由于没有及时执行而产生的损耗即为措施执行期的损耗。
应对措施:措施执行期的延长,可以采取优化决策方案的办法,使措施工作量尽量做到同期化和雁行化。
4、质量分析
质量是效益的保证,它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存在于工作、时间、价格当中。没有高质量的工作、是对成本的浪费;没有高质量的时间,就没有高效的工作;没有科学的劳务定价,可能会影响各单位的工作热情。因此任何一项工作必须从质量方面加以分析。主要包括:①决策质量,如施工设计的审核 ②施工工艺的优选③施工程序的设计 ④施工材料的选用,⑤施工质量的监督⑥作业成功率的提高等。
应对措施:措施执行期的延长,可以采取优化决策方案的办法,使措施工作量尽量做到同期化和雁行化。
四、“成本四元分析法”的特点
1、整体性与分系统的统一。
“成本四元分析法”是成本管理各环节都适用的方法,它运用的对象不仅是针对整个单位成本,而且也包括单项成本。工作量、价格、时率和质量问题无论在总成本还是分项成本中都会同时存在,不会存在只有工作量、没有时率、没有质量的问题。同样,在每个成本环节或每项成本中采用“四元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时都需要将这四项要素分项打开逐一分析后再相互融合。但每项成本管理的目标又都是围绕总成本目标服务的,从而达到分系统与整体性的统一。
2、自我组织性。各分项元素的分析都是单独运行的,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分析体系、分析方法和界定标准,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可以进行有目的的自我组织,根据成本所处的环节,参照不同阶段的预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向着总体目标努力,因此,各分项元素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3、相互制约性。四元分析法中的四项分析元素表面看是彼此独立的分析环节,相互没有任何直接影响,但是打开分析可以发现其相互之间具有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其中又以工作量和其他三个元素间的关系最密切。
4、具有韵律性。韵律性的好坏,体现出各系统成本管理的水平,若每个分析元素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经过建立每一分析元素可行的管理预案与措施,做到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后馈控制相结合,达到分系统的协调运行,促使成本的运行形成一种和谐、充满活力的气氛,进而激发出工作的动力。
五、油田企业实施“成本四元分析法”的意义
1、实现了成本的过程精细管理。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分析,针对不同状况制定不同的措施,实现了全过程的分析、管理。
2、实现了对成本形势的量化判断,提高了对成本形势的控制能力。对成本形式的把握不再以某个人主观判断为主,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来完成。
3、完善了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步入程序化、正规化、科学化。有利于优化成本投入结构,有利于实现油田高效良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