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网络教育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

2016-04-29 00:00:00刘义军
今日财富 2016年20期

本文论述了我国网络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我国网络教育技术应用走持续、稳定及健康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定的见解。

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一般理解为“网校”的教育形式;在高等教育领域理解为与“网络教育学院”有关,指现代远程教育;更广义的理解则为“e-Learning”。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其最终目标是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二、对我国网络教育技术应用的分析与认识

经过多年来的网络教学,已经探索出一套网络教学基本规律。目前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发展趋势还是缓慢的。其师资力量还比较单薄,技术人员也缺少,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教学发展。

a)、人员现状

由于網络教学大量的工作需要计算机操作,教学中的课件都是靠网络技术实现的,因此教学人员特别需要网络方面的知识。现在大多数教师是只懂计算机简单操作,上网看看新闻还可以,制作PPT课件也行,制作CAI大型课件就比较困难了。其主要原因就是对网络技术了解的不那么深,缺乏网络技术知识。

b)、硬件现状

自从中央搞了“远程开放教育试点中期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网络中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各学校分别建立了网络计算机室、多媒体视听室、网络直播课堂等硬件设施,即有利地支撑了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教学。但是现在计算机硬件更新速度相当快,三年以上机器不更新就陈旧,大多数学校计算机硬件更新跟不上软件发展的速度,从而不同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约束。

c)、软件现状

计算机软件这几年虽然开发了很多,但用于网络教学的软件却很少,特别是制作课件的软件更是缺少,从而制约了网络教学的发展。很多教师只会简单的PPT课件制作,想找一个更好的课件制作软件就很难,即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得不到最大地发挥。

d)、教师现状

大多数教师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不够,特别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了解的更是比较浅薄,出外培训机会也很少。其只是经过简单校内培训,而大部分则靠自学。其只能简单地应对日益发展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工作,即创新性不够。

e)、学生现状

现在学生基础知识普遍比较低,接受能力相对差,特别是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学起来比较困难。现在大部分学习都在网上,这就需要学生对网络知识有更高的地要求。其只有掌握了网络技术,学习起来才能应用自如。远程教育中的网络教学虽然搞了好几年,也建立了很好的网络环境,诸如可以上网的网络计算机室、利用卫星的IP课件接收系统、远程开放教学平台等。

三、依靠技术进步,以促进我国网络教育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1、网络教育技术发展中的技术需求

a)、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网络平台的支持

网络教育是建立在各种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特大系统。其需要综合应用各种传输方式。其中网络安全、传输质量和运行成本对未来网络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其要大规模地发展网络教育必须深入研究密钥管理、VPN、网络组播、QoS、网络安全保障等相关技术,即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应用,而且在某些方面形成自己的产品。

b)、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教学系统的支持

目前,其主要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或广播卫星进行单向的灌输授课方式,很少发生课堂中的师生交互行为;在答疑方面,主要采用E-Mail方式来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网络教育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数量是传统教育中的好几倍,因此无法有效、及时地对学生用E-Mail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可以说,授课、答疑、互动等学习支持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地影响了网络教育的效果。因此,研究交互授课、网络答疑、虚拟实验、课件制作等关键技术,开发相关产品,对大规模网络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c)、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管理系统的支持

网络教育是一个分布在很大区域上的开放的大系统。其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其要对所有的传输网络、硬件设备、软件系统进行监控;要对所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还要了解网上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行为;要有一套有效的维护手段,保障网络教育正常运行等。

d)、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教学资源的支持

目前,网络教育中采用的网络课件(课程)有很多是电子教材,就是把书本中的内容电子化一下,而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交互性不强,吸引力不够,同时缺少规范的整体化框架设计以及标准化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机制,从而造成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随着我国的网络教育蓬勃发展,急需开发大量的适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网络课程。

e)、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教学工具的支持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周期长、工作量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工具来就加速制作过程,同时要提高制作质量。但是目前的制作工具主要依赖进口,这些引进的制作工具必须汉化,才能大规模地应用;还有一些工具不大符合我国的国情,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因此很有必要开发具有我国特色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工具。

2、教育资源的描述、组织和管理及其关键技术

目前,国际上网络教育发展的趋势向双模式的方向发展,即采用虚拟校园和实际学校相结合的方式。其在技术上以增强网络学习的交互性为主,诸如网络授课、虚拟实验、网络课程制作、教育代理工具等;在学习中突出协作学习、团队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等;在管理上体现出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智能的网络课程管理等。针对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的具体需求,遵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C)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基于XML和MPEG-7标准设计体系结构开放、可扩展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在技术上重点突破网络教育资源的组织与描述、存储与检索、注册与发现等关键技术,开发建立结构完整的资源库管理和检索系统,实现数字图书馆与网络教育系统的无缝连接和资源共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满足现代网络教育所需的教育资源组织管理技术及支撑软件。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研究教育资源内容形式标准化、教育资源知识点的描述技术、教育资源的元数据描述模型等。

2)、研究基于知识点的资源组织构建技术以及教学资源中的题库、案例库、课件库的信息组织的应用背景;研究开发一种基于XML语言的报文信息通信交换平台,包括资源库、元数据库、信息转换器、专用报文应用服务器等,实现异构应用系统以标准的信息格

式在不同教育资源库之间的进行交流和通信。

3)、研究教育資源库分布式管理系统。考虑国家级系统用户量较大的特点,注意硬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性能设计;考虑国家级系统的权威性的特点,注意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

可靠性设计;采用分布式数据库体系结构,从功能上包括资源服务、资源管理、客户管理三个大的方面。

4)、构建名师课堂和名校博物馆,开发精品课件及特色资源库。将某个教师在某个学科专业中的某门课程的上课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完整地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下来,存储在特定的教育资源库当中,作为在该课程的教学经典示范。其功能要求:支持属性检索功能、在线浏览功能、严格的用户管理机制、安全控制机制、信息访问的远程控制。

5)、数字博物馆是当前计算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基本目标是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提供对分布式存储的藏品信息的知识化组织、智能化访问和服务。其重点研究:数字对象的组织结构、高效的内容搜索机制等。

3、网络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a)、信息技术必给教育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信息平台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后,教育理论中原有的概念、原理、方法等都会发生变化,诸如,在学校里,写字是基本功,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随着计算机普遍取代了笔和纸,教师越来越多的要求学生用计算机输入。再如,数学运算的能力是我们对学生的又一项基本要求,为了加强运算能力,我们的学生有许多这方面的训练。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学生要比我们的学生轻松得多。虽然他们笔头的运算能力一般不如中国学生,但是,这不影响他们运用数学表述他们的思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可以比我们的学生更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各国的国情不同,外国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对的。但这一争,确实应促使对其进行认真的重新认识和把握。

b)、计算机网络运用于教学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怎样设计教师的课堂活动,使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怎样利用网络的优势,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体”。这又是一个很重要、很实际的问题。其应该重新认识和把握。

综上所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教学正在起步。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对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四、结束语

毫无疑问,网络教育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技术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网络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但现在世界上还没有网络教育的完满解决方案。因此,发展网络教育迫切需要对相关的新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