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6-04-29 00:00:00兰家淑
课外语文·上 2016年6期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钻研教材特点,掌握语文教学要领,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模式,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语言之美,更好地掌握语文这门学科。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情感教育指教育工作者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借助各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变化,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新课标中把情感教育提升了新的高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尤为重要。

一、设计合理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其中,导语的合理运用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语文课要想吸引学生,设计巧妙的导语必不可少。生动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设计的情感入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渲染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面前几句写的具象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等几种事物,这几种事物想表达的意境是什么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在黄昏的时候,归巢的乌鸦在枝头盘旋,小桥旁的人家,都是团聚的景象。而在暮色苍苍里,奔波的游子不知去向何方。这样一幅悲凉的画面,寄托了游子的孤寂心境。学生们通过情景的想象,会不知不觉进入诗人的意境中,理解诗人写此诗的意图。

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情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朗读,可以品味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融入作品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激发学习的乐趣。

首先,教师的朗读要声情并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让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朗读过程中,体会语言的优美,通过老师的表情传达,明白文章的基调,把握自己的情感。

其次,指导学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听老师朗读,只是基本明白了文章的基调,没有真正领会文章的内涵。要想更进一步理解文章,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朗读。朗读需要技巧,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注重情感,让自己的情感在朗读中随着文章的内容不断变化,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才能理解作品的真正意义。例如,在有感情朗读《最后一课》时,文章结尾:“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这一部分语速要稍快,力度要增强。此刻韩麦尔先生的情感很复杂,对自己的祖国即将遭遇的灾难感到很痛心,不能像平常一样来写字,用尽全身的力量,其实也隐含了他坚信祖国必将走向胜利的心情。朗读“用手向我们表示: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时的语速要轻缓,要细声轻读,把韩麦尔先生不忍心结束这节课的手势含义表达出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借助作文写作,培养学生的情感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写作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渠道培养、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读与写有机结合,在延伸训练中培养情感

写作不仅是朗读教学的延伸,又可以检验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能力。只有很好的理解语言,掌握语言,才能写出完整的作文。语文教材里面的范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选出来的,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语文教学中,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读写有机结合,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能以情感人。例如在学习了《背影》一文后,学生们明白了父亲的爱,常常父爱被我们忽视了。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点滴事例,写写我的爸爸,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感受父爱的伟大。加深他们对父爱的理解,理解如山的父爱。

(二)在作文指导中培养学生情感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语言的运用准确外,还要融入写作者的情感在里面。这样的作文读起来才真实,才能打动人。老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积极的情感,指导学生用积极健康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要多观察社会上的积极面,正确的看待他人和社会。作文写作的时候,指导学生要注意把语言和自己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是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积累大量的素材,才不至于在写作的时候感到没有内容可写。另外要培养学生养成平常积累材料的习惯,生活中的随笔,自己情感的抒发等等一些文字的内容要学会整理。可以鼓励学生多写写日记,增强对文字的运用能力,也为作文写作提供素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模式之一。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借助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情感就会潜滋暗长。情感是联系师生之间的纽带,是教与学的催化剂,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情感的、艺术的教师,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爱华.试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1(15).

[2]刘健美,杨茂林.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

[3]李凤珍.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J].现代语文(中旬),2010(2).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