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改变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虽然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却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的令人遗憾的状况,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练笔、多自己评改等,以此促进学生写出烙上情感个性印记、涂上独特心灵色彩的好文章。
【关键词】激发兴趣;积累素材;勤于练笔;改革评改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教学是对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选材构思、思维逻辑等的综合训练,所以,它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正因为如此,写作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着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虽然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却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收获学生写作成功的成果呢?
一、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作的原驱动力。学生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才会爱上写作并勤于写作,写作水平才会因此迅速提高。反之,学生即便绞尽脑汁,东拼西凑,勉强拼出一篇文章,也会文不对题。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下列途径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一)以图激趣
指导学生写作《美丽的家乡》等作文时,我充分利用风景图片或者风光视频等创设写作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观察景物,鼓励学生积极发表个人见解。如此,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空间,其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想象的翅膀得以张开,乐于表达的天性得以展露,写作的强烈欲望便不知不觉地产生了。
(二)以说激趣
每次写作前,我总是先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写作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口语表达中来。指导学生写作《献给母亲的歌》时,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向母亲献歌?向母亲献上怎样的歌最合适?最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口语表达因为形式灵活而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的积极性便因此非常容易调动,学生们发言也显得非常踊跃。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写,并由此产生极大的写作兴趣。
二、积累写作素材
(一)广泛阅读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在学生写作中的重要性。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课文以及课外书籍《繁星》《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绿野仙踪》等名篇佳作,不仅可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确与巧妙,体味到蕴含于作品中的情感,还可以在阅读中吸其精华,汲取养分,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将作品中的素材转化为自己的素材,将作品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吸收、改进作品的行文思路,借鉴到自己的习作中。所以,我们必须在引导学生熟读深思教材中的经典范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以此积累写作素材,培养构思文章结构的能力。
(二)观察生活
小学生由于理性认知能力不强,对日常生活的细节缺少仔细的观察,而无法在写作时细致生动地描写不同事物的独特个性。对此,我要求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并教会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积极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声色味等。并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观察一种新的事物,每天将观察到的各项内容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或者列表格填写。记录或者填写的内容越细致越好。这样训练,学生写作时,文笔就会显得非常细致与生动,内容也会显得非常充实。
三、勤于写作训练
有了强烈的写作欲望,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还必须勤于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选择运用或者整理所积累的零乱无序的写作素材,撰写成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中心明确、风格独特的文章。
(一)仿写
教学完朱自清的《匆匆》这篇经典美文后,指导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下列句子,可以迅速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水平:(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教学完《各具特色的民居》后,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并列式结构写一篇题为《各具特色的春节民俗》,学生会由此学到根据写作素材如何布局谋篇的技能。如此,从仿写一句话开始逐渐过渡到仿写几句话或者仿写一段话,再到仿写一篇完整的课文,学生的写作能力会迅速得到提高。
(二)补白
教学完《伯牙绝弦》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在“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处进行补白。补写的内容为:伯牙听到子期死亡的消息后惊讶抑或痛苦抑或惋惜的神情、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补写伯牙“破琴绝弦”时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
(三)续写
教学完《晏子使楚》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与主题的前提下,顺着作者的思路续写这个故事。续写的故事内容为在此后的两国交往中,楚王是怎样尊重与礼遇晏子的。
四、改革评改机制
(一)学生自我修改
学生完成作文后,要求学生细细品读,从标点的运用到词语的锤炼,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到文章的立意与结构等方面反复修改,在自读作文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作文。
(二)学生互评
学生交换作文互相评改,既可以让学生发现其他同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学会修改作文的技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小到标点的运用,大到文章的布局谋篇等都要细致而认真的设定,并写成心得体会。教师选取修改较好的与较差的典型作品在全班展示,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够看到自己与同学的作文中具有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又能够迅速提高写作水平与修改技能。
(三)教师当面批改
在批阅完全班学生的作文后,我们要选出在内容或者结构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作文进行面批面改,在个别辅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批改学生的作文,及时反馈批改信息,指导学生及时修正错误,引导学生不断修改,力求学生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总之,只有让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练笔、多自己评改等,学生才会写出烙上情感个性印记、涂上独特心灵色彩的好文章。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