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04-29 00:00:00黄春云
课外语文·上 2016年6期

【摘要】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作文的教学是训练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但是作文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难题,如何教授及怎样使学生写作达到最优化一直困扰着初中语文老师。本文对于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境进行分析,研究并寻找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字词优美意境深远的作文较为优秀,还是朴实无华清新自然的作文更具吸引力,初中的作文学习阶段就是培养学生的优秀作文鉴赏力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是对学生小学阶段所学的语文知识的检验,也是为高中的语文写作能力做铺垫。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困境,如何解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语文作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兴趣点指数较低的一个学习环节,但是同时也是初中生不可逃避的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语文是一门分数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差距不会太大的学科,因此会给学生一种造成错觉,语文的学习与否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对于语文学习的忽视会导致直接影响作文的学习也会忽视。基于此,语文作文教学中在教学层面就存在很多问题。

(一)作文教学模式固定化

虽然国家在大力倡导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但作文的教学看似容易却在实际的教学中困难重重,教师无法教授。作文归根结底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写,教师不能去代替学生去写作,老师在作文的教授中只是个旁观者,对于不合理之处进行指导。所以老师就沿袭古老的作文教学方法,选出优秀的例文在课堂上读给学生听,将文中的优美之处进行讲解。例如,一般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会给学生一段材料或者一个题目规定学生写作的范围,留给学生一堂课的时间去发挥去写作。写完之后,老师评选出优秀的作文,请优秀的写作者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完之后请学生起来分享自己的感受。最后总结作文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完结作文教学课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作文的教学重点一般偏向理论教学,学生的实践效果不是很好,初中的作文教学样式一般是为了迎合中考的作文模板,从而使得学生对于作文的题材了解不够。

(二)作文教学缺乏创新性

学生写的作文之中缺乏自己的创新,老师常常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之中找到雷同的事件相似的情节。例如上学迟到的理由也不约而同的都是因为早上起来身体突然有点不舒服;为社会做贡献也只是停留在扶老人过马路,公交上让座的层面。老师在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写作当作一件特殊的事,过分强调写作内容的框架,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受限,在写作时无法逃脱出框架,没有任何新意。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想象来激发,学生失去想象的空间就好比鱼儿失去生存的鱼塘。想象对于学生来说,是智力正常发展的必需品,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会使得学生的作品枯燥无味。

(三)作文写作中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但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有出息的作家要积极到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的最丰富的源泉之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可以进入创作之中。离开了生活的作品就如同离了故乡的游子,为了应对考试,学生的生活中严重缺乏实践,学生没有生活中的体验经验,也没有实际的生活感悟,很难从生活中提炼出写作素材,因此学生认为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困难重重。

(四)作文抄袭现象严重

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自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没有养成独立写作的习惯;二是初中生的任务繁忙学生没有时间去写作。小学阶段的写作要求不高,学生没有想法时会寻找书籍随便抄一点儿来完成作业或者老师布置作业时就允许学生抄袭来完成作业。长久下去,学生没有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在进行写作时总要看看参考资料。初中生学习的课程较多,作业繁多,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写作业,作业较多的时候会选择抄袭来节省时间。

二、语文作文写作困境的对策研究

(一)关注生活,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就是作家从自身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出发,在脑海中对生活进行加工处理,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丰富的艺术形象供读者阅读。人的生活经历会成为写作时很好的资源库,莫言在高密乡长大,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化,感受了母亲的伟大,这些经历最后都用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柳青,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近几十年历次重大历史时期农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其代表作《创业史》就是以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为素材展开的。柳青经历了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各个阶段,几次深入群众之中采访积累素材,为了深入农民之中,他把自己装扮成普通的民众与群众零距离接触。

生活对于写作很重要,老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对于生活中的事物,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作品中成功人物的塑造都归功于作家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各色人物,学生要学会通过语言行为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多读书籍,扩大知识储存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最好的礼物。有专家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会形成语文能力。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多读书对于我们的语文知识修养,对于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丰富的知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可以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在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20年代文学界大量引进了外国文学作品,现当代作家在众多的作品影响下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文学风格,茅盾开创了“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老舍开创了“京味小说”的源头,鲁迅开创了“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习近平主席也在大力提倡学生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三)改进作文教学方法

在作文教学课堂上,语文老师不能只是讲解写作技巧,老师要从学生的写作认知心理需求出发,运用富有特色的幽默语言对写作范文进行深入讲解,找出文章的闪光点并对闪光点进行仔细研究,引申出相关的闪光词句及例子。老师要积极地革新作文的教授方法,充分引进情境教学,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激发出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兴趣方面解决学生不善于写作的困境。

在语文课标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学生进行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所以老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观念和习惯。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老师要组织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作文。老师在学生修改的时候,有必要将修改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自我修改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文章整体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

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导。初中生相对小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语文功底,对于语言的表达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情况做出了解,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有侧重点,有针对性,这样能很快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拓展思维,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

学生写作时的心理状态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语文老师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者和指引者,承担着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职责。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之时,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写作思路,给出自己的意见和相关建议,不能对写作的主题内容设置太多的框架,让学生自己自由发挥,充分调动其想象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断鼓励学生,指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再告诉学生改进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愉悦的写作氛围,良好的写作环境,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学生写作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多体验生活,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不需要过分修饰,不要太过夸张,贴近现实来表达自己。

三、结语

文章通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研究出几点解决之策,从而达到改善学生的写作环境,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环节,它是连接小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桥梁,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充分了解作文教学的缺陷,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让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尽早走出困境。利用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尽最大努力提高初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胜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

[2]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3).

[3]吴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9).

[4]章娟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5(10).

(编辑: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