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016-04-29 00:00:00罗雪莲
课外语文·上 2016年6期

【摘要】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的形成,充分体会学生的自我学习理念。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仍旧比较低下,依靠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提高课堂的效率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提出了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标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效率和质量,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评价教学实施和接受的重要指标,从而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重视,本文就如何提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述几点建议。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从而导致了教师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等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到位,仍然采取传统滞后的教学模式。第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相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容易涣散,学习兴趣不浓,参与课堂的意识不强,被动学习的情况过于严重都是小学生始终难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难以实现语文学习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一)重组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积极合理的师生关系会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促使学生对学习保持良好的习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普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在严肃的教学环境中被迫学习,学习效率不高。对于小学生而言,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对学习态度的影响十分重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打造新型教学模式将从根本上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开展师生合作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配合服务的教学模式。

(二)积极的思维参与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是新课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都是教师说教,学生记忆,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探索的学习欲求,成为学生效率低下,课堂有效性难以达标的重要归因之一[1]。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滞后性,开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法启发学生对知识形成建构式认知,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能力,将语文知识的外在形式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积极鼓励学生表达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三)有效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仍然高于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感性层面仍然超越理性层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规避抽象枯燥深奥的理论说教,要以直观感性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内在感受性,启迪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法,通过逼真的情境将学生的思绪引入透过文字所传达的美学圣境,使学生体会到文学之美、文学之真。情境教学法可以由老师组织学生通过模拟情境法或角色扮演法来实现,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境再现,从而深化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和认同。教师还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音、画、境相结合的动态影像使学生形成感官冲击力,从而自觉走入教学情境中来,获得内在领悟,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充分的学习准备

小学生在学习时普遍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到位,课下没有认真预习,课前没有充足准备,很多学生在教学开始很长时间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对于该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常常走马观花,基础知识遗漏,重难点混淆,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意志力稍弱,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完全养成。针对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准备工作。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为学生列出清晰的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预习工作[2]。其次,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精心准备教学资源,通过提问法或互动法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向学生一一介绍,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深化学生的记忆理解,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五)高效的集体协作

新课标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互动化合作式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法有助于转变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协作式教学,通过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模式来增强课堂活力,调动课堂积极性,和谐课堂气氛,从而实现课堂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灌输占主导的教学里面,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课堂问题,通过一系列提问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广阔空间。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小组讨论教学法,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将学生分成几大组或若干小组,为学生布置任务或提出问题,组内成员通过集体合作共同完成解决,最后教师通过提问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在此期间要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教学,同时维持课堂纪律。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小学课堂有效性的实现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接受能力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J].赤子(中旬),2013(8).

[2]马莹.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艺术[J].学理论,2013(2).

作者简介:罗雪莲,女,1964年生,湖南岳阳人,岳阳县鹿角镇洞天观学校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