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学 且做 且行 且思

2016-04-29 00:00:00朱萍
课外语文·上 2016年6期

【摘要】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教材具有直观性、情感丰富性。小学语文学习阶段是基础阶段,一个个字、一句句话、—篇篇文章,一种种情,创设生动的情境,它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年龄特征。本文笔者结合低年级学生及教材的特点,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设计。

【关键词】情境;识字;阅读;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低年级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都离不开相关的情境,教材中包含的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情境给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因素,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实物形象,它们为语文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下我是从语文课堂教学的三个方面来探讨情境的创设。

一、识字教学,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

(一)独体字的教学

独体字虽然少,但通常都是常见字,而且往往是合体字的偏旁部首,因此教好独体字,对以后识字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接触生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独体字虽简单,但是教师如果只让学生记住笔顺,教会怎么写,对于逻辑抽象思维都还弱的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相似的字,容易混淆。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中“上”和“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黑板上画一座独木桥即表示一横,独木桥上面插上一面小旗,下面长出一根带有一片树叶的树枝,问学生小旗和树枝分别在独木桥哪个方位,学生显而易见,教师趁势按照图形描绘出“上”“下”两个独体字。相信学生对此会非常感兴趣,印象也会颇深。当然,图画、动画、简笔画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独体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愉悦学习。

(二)合体字的教学

合体字占汉字大部分,根据不同的合体字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情境进行教学。

1.巧用创设字谜的方式识字。比如教学二年级《沉香救母》中的“孝”这个字,可编成字谜:“老人还未老,子女来支撑,老人不会倒”这个谜语不仅提示了字形,还提了字音、字义,而且还结合了课文中沉香“孝顺”的品质,学生很快就掌握这个字,也理解了课文人物的形象,真是一举多得啊。

2.利用肢体形态的方式识字。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时,教学出错率比较高的两个字 ——“坐,座”,教师和另一名学生一起 “坐下”,让其他学生观察我们刚才的动作,学生们一下子就能猜到,理解了“坐”上的两个人,顺势问我们坐在哪里呢?学生可能说椅子,不否定他们的回答,也可以说座位,观察我们坐下的椅子(找有靠背的),此时老师还可以做出能往后靠一靠的动作,学生理解到“座位”的“广”是一样事物,当然,更应该让学生明白,“座”是我们坐的地方,比如现在大家共同坐的座位,共同坐在教室里,我们坐在其中。学生理解了“坐”和“座 ”的意思,以后也不会用错了。

3.运用物体观察的方式识字。对于较复杂的字可采取分类教学,如:如食物类多“饣”,走兽类多“犭”(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的《识字6》),植物类多用“木”。鉴于学生的知识面不广,对饮食,动物生活中认识不多,教师可带他们走近实物,带一些饼干、馅饼、饮料,观察这些字,一目了然,加深学生的理解。也可以用虚拟的世界教学,比如带入媒体中的动物园观察动物并进行汉字的教学,走进视频中的植物园进行教学。这让学生边看实物边记忆,加深学生的理解,边欣赏边记忆。

二、阅读教学,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一)初读——创设情境抓全局,激发学习动机

在阅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初读是第一步。如《奶奶的白发》是关于写人的课文,通过导入时的情境创设,学生会主动课文中的主人公奶奶的形象——满头的银发作为出发点;又如《春到梅花山》是关于写景的文章,接触课文时通过教师出示满山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梅花,孩子们一睹了梅花的风采,为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做好了铺垫;再如《春笋》《蚕姑娘》是关于状物(生活中常见的)类的文章,上课伊始,出示实物学生就会对课文中的要描写的物体有具体的认识,继而升华到品格的领悟也不是难点了。

(二)精读——凸显情境抓重点,理解关键句段

课文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段,最能本质的反应全文内容。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教师在教学时,抓住的是课题中的 “蝴蝶”。教材中明确写出了“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迷人的原因来自于蝴蝶,抓住这句话,教师把学生带入教材中的教学情境中,出示关于蝴蝶谷的图片或者视频都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句,比如“五彩缤纷”“金光灿灿”“十分壮观”等,字眼、句段的凸显,对学生理解课文效果甚佳。

三、写话教学,构建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

低年级的孩子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他们经常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接触事物,而观察一定的情境,训练写话符合了学生思维的特点: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在观察情境中,让他们首先走入现实生活,通过观察,周围世界那些鲜明的形象、色彩、声音,像一幅幅画印在低年级孩子的脑子里。

例如,教材中每一练习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的内容,我们就应该充分的利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组织语言说一说,演一演,写就变得水到渠成了。比如《教你玩游戏》这一内容,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从学生自身熟悉的游戏入手,可以是老师教,学生来玩,也可以是学生来教,学生来玩。孩子们在情境体验中感受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体会写话的乐趣。

李吉林老师谈情境教学,于涟老师也谈情境教学,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低年级的学生在饶有情趣的教学环境中与教师互动,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其主体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婧.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究[J].新课程(上),2013(6).

[2]李学晶.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之我见[J].教师,2011(2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