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思考

2016-04-29 00:00:00周云
课外语文·上 2016年6期

【摘要】文字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如何加强汉语教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改革发展也在不断继续,本文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了简单地分析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的学习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汉语学习起到了启蒙作用,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识字教学过程。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汉语的魅力,提升他们对语言学习的能力,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讲述故事法

汉语的学习不同于英语或者其他语言,汉语学习的前提是先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才能进行后续的语言学习。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大量快速的识字来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将汉字根据构词规律进行分类,比如讲同音词归一类,形声字归一类等,再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于这一类字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所有的形近字、同音字都解释清楚,单纯进行分析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穿插一些趣味小故事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许多字的认识和理解。比如,教师在讲授“银行”这个词语时,可以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中国旅行的外国人对他的中国朋友感慨中国发展的如此迅速原来是因为中国的钞票上都印着“中国人民很行”这样的标语,中国朋友听后反应过来,他说的是钞票上印刷着“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很容易的区分“很”和“银”字,同时也让学生对于“行”这个词的两种发音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明白了什么时候读“hɑng”,什么时候读“xing”。这种方法既调动了课堂气氛,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分散识字法

分散识字法就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或者随课文识字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先进行阅读,从阅读中开展识字学习,强调了文字的语言环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分散识字法的重点是正确认识阅读和识字的关系,将识字过程与阅读过程融为一体,将陌生的词语放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识字教学过程不再那么枯燥无趣。但是分散式识字法的缺点就是缺乏汉字学习的系统性,从阅读中学习识字并不能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构词规律,限制了学生语言学习的速度。

(三)注音识字法

注音识字法又称拼音法,顾名思义拼音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注音识字法主要依靠语言发音进行识字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缓解了学生认识汉字与学习汉语之间的矛盾。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就是将拼音标注在汉字旁边辅助学生学习,而且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标注的拼音对这些字有了具体的认识,最终完成在阅读中识字的任务。注音识字法对于学生汉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这种方法不光帮助学生认识汉字,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也由于这种识字方法只依靠于拼音的帮助,忽略了学生对于汉字字形的认识和书写,容易出现“识音不识字”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联系起来,阻碍了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进度。

二、进行识字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将认识和写字有效分开

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将认识和写字两种不同目的的教学任务有效分开,学生汉字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要先学会识字才能进行写字。在这种背景下,认写分开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些字只要求认识,有些字不光要求认识还必须会写会读,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语言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从而自发进行学习,就可以将学习效果最大化,在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如猜谜题、做游戏、讲故事等方法,在调动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单纯让学生进行识字不如教会学生认识汉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尽管这个过程十分困难,但是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反而能更好进行汉字学习,学生的学习也将不再受限于课堂和书本,他们可以通过生活中方方面面进行积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识字工具,熟练掌握字典用法,引导学生从单纯的记忆性学习中发现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学生掌握自主识字的能力将会受益终生。

三、小结

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重视的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识字过程越来越不受到重视,但是新课改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教师在这种背景下应当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着重加强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J].求知导刊,2015(5).

[2] 王彩霞.新课标下改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1).

[3] 周彩霞.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2).

作者简介:周云,女,1975年生,江苏省睢宁县人,睢宁县高作镇八里小学任教。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