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回归本位。
【关键词】小学语文;回归本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学科的本位教学也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语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学科,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思想意识的媒介,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促进知识积累和提高学习能力并进的课堂,而语文教学就要立足于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优化各种教学手段,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抓住原点,深入挖掘教材
在语文学习中,教材永远是最重要的媒介。教师通过教材的范例作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本内容,以教材为基础,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篇文章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抓住长江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自然灾害的背景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人民子弟兵在危险面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初读课文,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文本的内容,对于文本中子弟兵为了保护普通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深深的敬意,这对于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教师没有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积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类文章的语言特色。经过大家的分析,认识到在这篇文章中语言严谨、简洁,而且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更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文本内容的典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从文本的角度出发感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感知文本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困难,而重点内容应该是教会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于文本的视角,挖掘文本中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前提下,感受文本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注重积累,提高语言素养
在语文学习中,语言学习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对语言的准确使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做到厚积薄发。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深入品味文本语言的基础上积累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莫高窟》这篇课文时,在这篇课文中向我们展示了莫高窟的悠久历史及灿烂辉煌的文化。这篇文本一共分为三个方面:彩塑、壁画以及藏经洞。这篇文章整体来看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特色,并且注重指导学生对语言进行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感悟文本的语言特色,也就是体会文本的语言精妙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朗读,进一步体会语言。当学生获得自己的感悟之后,教师出示了关于彩塑以及壁画的相关图片,然后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为大家讲解这几幅图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中的优美语言有了深刻的认识,印象也更加深刻,同时学会了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感知语言,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而且还注重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样让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加丰富。我们知道,“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有了丰富的积累,学生才能顺利的表达,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积累的指导,在这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回归本位,提升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不能只是在传授知识,而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感知文本语言和理解文本内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感知语言的桥梁,实现学生对语感的充分感知,并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
小学阶段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教学区别很大,因为高年级学生马上就要进入初中学习,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材中,偏重于一些说理文的安排,例如《学与问》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感知文本中心论点和两个事例的基础上,并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深入解读。为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采用了怎样的方法?作者所举的两个事例之间有什么样的紧密联系?”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们认识到这两个事例中都使用了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不同的是第一个“先叙后议”,而第二个则与之相反。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在表达的时候我们要注重方法的多样化,这样才能让文本富于变化。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方式的桎梏,强化学生的认知,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体会文本创作的智慧,同时将学习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是基础,应该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作为语文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文本语言的深入体会上,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
刊,2011(9).
[2]张洪洪.追寻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2(36).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