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

2016-04-29 00:00:00李强
课外语文·上 2016年6期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伴随学生成长的一项重要课程,需要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为日后的语文学习积累条件。为了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应该转变语文教学方法,促进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明确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原因,提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语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促进了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求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

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语文的教学内容,来制定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与实际的教学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有一些教师不能明确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重难点问题不明确,导致教学内容没有重心,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迷茫。另外,教师的备课不充分,也是影响教学目标的重要原因,教师只是粗略地看课程内容,不能对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了解,教师备课的内容脱离实际,导致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造成教学效率下降。

(二)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对于课程上的内容也仅是采用照本念的形式,导致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课堂活动都是围绕教师开展的。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无法得到扩展,一切学习行为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并且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对知识点进行充分的吸收,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语文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高[1]。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教学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课后生活的丰富,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下降,对语文课程没有期待情绪。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多媒体教学方法应用的时间相对有限,导致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降低,不能充分理解课程中的内容,更无法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合理运用,导致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下降。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教师需要精心备课,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教师在备课之前,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按照课文中的大体框架,制定出教案,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难易程度相适宜的教案,以便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针对教案上的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点讲述一些生字和生词。其次,教师应该依据课程的内容,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明确教学的重点。再次,需要确保教案程序的完善性,突出新意,防止千篇一律现象的产生。需要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相对较难的内容要做好重点标记,明确教案上的重要知识点[2]。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将单一的师生互动转变为多向的师生互动,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使小学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应该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为学生营造讨论的机会。第二,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互动性学习方法的良好开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第三,需要确保互动式学习的多样化特点,教师需要对当前语文学习的现状和学习内容,制定出灵活的互动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互动学习能力,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三)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以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内容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到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发挥语文知识的功效。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需要通过语文课文来实现,应该在把握语文课文整体性的基础上,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总结和生化,将知识点落实到实际的学习中来。另外,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能够满足语文新课程的要求。需要给学生留有较多的讨论时间,强化学生的探索能力[3]。

三、结论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掌握合理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互动,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5).

[2]张永民.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探讨[J].课外语文,2016(1).

[3]刘述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探索[J].新课程学习(中),2015(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