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6-04-29 00:00:00李锦
课外语文·上 2016年6期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不但是顺利完成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进入更高阶段学习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提高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是贯穿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门最基本的课程,无论是从幼儿阶段开始的拼音教学还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都离不开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育既要承接幼儿教育阶段的拼音认读又要为大学语文教育打好基础,中小学语文教学还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施已有十几年,十几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然而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一线教育的经验发现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期初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中都包含类似于“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提升语文素养”等陈述,甚至有很多表述都是《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字句。这样的教学目标过于宽泛,并不符合每节课程的实际的教学目标。另外,笔者还发现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中“目标主体混淆”问题严重。例如,在教师的教学目标中不乏“教育……引导……培育……”等表述,这样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味强调教师的作用。最后,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还表现在“可操作性的缺乏”。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存在问题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并非自己所制定的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甚至存在一些实际教学与课程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每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但很多教师存在“教什么”的随意性。具体表现在: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课堂内容的随意性。课堂内容是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来进行一定知识的传授。对教师来说,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并非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具体“教什么”需要教师自己提前的归纳整合以及信息的提取,很多教师缺乏有效地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课堂内容的意识;课堂附加内容的随意性。语文课程的教学具有多元性特点,许多教师简单认为“多元性”意味着可以随意增减教学内容,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导致一节课下来,主次不分,详略不得当等现象。

(三)教学方法不得当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在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学方法不得当也是其改革的一大障碍。一方面部分教师墨守成规,不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典型代表就是“教师讲授,学生满堂听”。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课堂上教师不断的反复强调授课内容,要求学生背诵,课后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中小学生仍然处于对各个学科培养兴趣阶段,大量的背诵和作业容易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学。另一方面是语文教师对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过分依赖,完全摈弃传统教学方法的极端做法。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有些老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中声光电齐上,把语文课堂变成了表演课。例如,有些老师在讲解爱国题材的课文时,就会播放《我爱你中国》等歌曲,在讲到家乡时会给学生播放自己家乡的相关的视频资料。

三、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以最新的课程目标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结构以及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制定出完整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每学期初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根据本学习阶段的具体要求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符合现实教学要求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教师应该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以及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其次,要确立每个年级、每个单元以及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最后,语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适当关注三维教学目标。所谓“三维教学目标”,具体指将“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来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在结合“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本节课的具体的实际情况,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顺利实现三维目标教学。

(二)确定适量的教学内容

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前应该做到认真深刻的研究教学文本,对教学文本的认真研读才能保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类型来确定教学内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其在文字方面,相同的文章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也是造成许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时无所适从的原因之一,一篇文章的可教指点太多,容易给学生造成“教错了”的误解。为了避免“教错了”,教师应该先对要讲解课文按照文章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在确定其文学价值,最后确定“教什么”。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改进,一是要避免“满堂灌”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二是要避免对多媒体资源的过分依赖。教师应该做到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增加一些音频或视频资料,但这些音频或视频资料一定是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另外,课堂中可以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但切勿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造成课堂教学顾此失彼,缺乏教学重点等现象。

参考文献

[1]王旭明.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建设,2014(22).

[2]陈姝.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4(8).

作者简介:李锦,女,1982年生,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教师,任教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天王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