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作用

2016-04-29 00:00:00伍玲
课外语文·上 2016年6期

【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展识字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教学,有效提升小学生们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效率,我们必须要了解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特征,从而立足于教学方法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本文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对识字教学中的主体参与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主体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之中,有如下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策略中,主体性是一个最为基本的特征,所谓主体性,主要就是指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发展和主体地位,在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应当处于核心地位,所有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进行,从而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具有十足的自主性,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能够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

(二)参与性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中,参与性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只有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活动中来,他们才能够有效提升语文知识水平,进而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学生们是否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是学生们能够成为主体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因此,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们一定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只有把握好这两点,识字教学才能够保证效果。

(三)互动性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中,互动性是一个十分核心的因素,要想保持课堂的高效率,教师和学生们之间就必须要进行教学方面的互动,这涉及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和任务交流等等,只有做好互动工作,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参与作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个性,与学生们平等交流、和蔼交流,共同完成识字教学任务,教学活动可以划归为一种社会性的交往活动,这个活动有两个方面的参与者,一是教师,二是学生,两者之间需要进行紧密的合作和交流,才能够构建高效的互动。

二、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

(一)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活动高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这是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关系,涉及师生之间的活动、情感和评价等等。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助力作用,这不但能够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深厚友谊,让学生们信任老师,能够敞开心扉与老师们进行交流,这就更加有利于老师们开展识字教学。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们并不关注学生们的情感,只是单纯地认为在课堂上教知识就足够了,不需要与学生们进行过多的感情交流,这是一种十分片面,而且是十分落后的教育思想,这种教学思想影响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必然不会达到效率的提升,教师们必须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与学生们平等对话,构建起一种自由、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小学语文中有一篇课文为《我们爱老师》,课文中对于“祖国”这个词汇有相关的教学要求,我们就可以立足于“祖国”这个词汇构建一种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掌握抽象的“祖国”一词,老师可以向学生们进行提问:祖国是什么意思呢?祖国就是北京,对吗?祖国就是指世界上的一个国家,对吗?然后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一系列关于“祖国”一词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们会进行思维上的碰撞,讨论祖国是否是指一个城市,还是只一个地方,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进行引导:祖国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亲戚朋友生活的地方,然后他们会逐渐了解到祖国并不是一个城市,也不是世界上的一个国家,而是指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国家,我们的祖国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到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亲人,从而创设出了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体会到一种融入感,也就更容易地了解到“祖国”一词的含义了。

(二)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一件事物建立起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具体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培养学生们的识字兴趣,我们可以为学生们讲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让学生们了解到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从仓颉造字讲起,然后是甲骨文等等,一直到后来的文言文,近代的白话文,这些文字的进化过程是丰富多彩而且十分有趣的,我们可以寓教于乐,为学生们详细介绍有趣的奇闻逸事,培养他们对于文字的兴趣,从而有效开展识字教学。

例如,在介绍“禾”这个字的时候,教师们可以为学生们进行有意思的解释,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禾”的甲骨文,让他们观察这个文字的形象特点,为了帮助学生们加深对于这个字的理解,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发挥主体性作用,积极对这个字展开形象的思考,并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最后,教师再进行相关的解释: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是把水稻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他们为水稻造了一个字,也就是“禾”字,我们可以看到,“禾”字就像是一颗成熟的庄稼,最上面的一撇就是稻穗,中间的一横就是叶子,一竖就是茎干,两边的一撇一捺就是水稻的根。这样一来,就让汉字变得形象化了,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的学习。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要加深对于这方面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总结,为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彪.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2]李泽蕊.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行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安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5(27).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