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凡
会上瘾的,除了喝酒就是演戏了
被误解为过于认真严肃的廖凡,似乎一直被定型成银幕硬汉。其实他早就玩儿腻了硬汉形象,但也不公开作出反驳,而是认真地在《命中注定》里尝试起好玩儿的“渣男”角色。他觉得电影中靠谱成熟的幽默男子形象更加贴近他真实的性格。不过,廖凡在生活中并不想太突出自我,希望显得没有个性—些。
◆你的角色里有哪些部分是真实的你呢?
廖凡:就拿师父来说,我们都活好,颜值高(很认真地开玩笑)。我跟帅父一样,部有一些自己坚持的东西。这些角色里都有我的任性,那就是由着自己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
◆你这是一种比较理智的浪漫主义。
廖凡:该理智的时候理智,该释放的时候释放。
◆尝试过在不该释放的时候释放吗?
廖凡:有的时候会。以前大家老觉得我是一个看起来倍儿认真严肃的人,所以我就会去演《命中注定》里面那个很多地方跟我很接近的角色,那是我不太常暴露出来的一面。
◆你更像《命中注定》的不靠谱男,还是《功夫》里义气的师父?
廖凡:那个喜剧里我演的其实是个挺靠谱的战熟男性,感觉更接近我本人。当然,每个角色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我自己的特质,但也似是而非。像我,却又不是我。
◆那么多人演过咏春宗师,你会怕老被别人拿来比较吗?
廖凡:宗师都只能跟自己比,他们的特点就是不会跟别人比。
◆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说过“所有的女演员都不只是女人,所有的男演员都算不上男人”,作为—名男演员,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廖凡:我觉得你要让一个观众去改变你在他们心目当中既定的一个形象,然后去创造一个新的他们不接受的形象,其实那是一个新的挑战,会很有意思。就是你打破以往的东西,然后去让他们看一个新的东西。卡波特不是还说过一句,“梦想能够持久就能变战现实”吗?我记得是在小说《冷血》里面读到的。
◆《冷血》这种冷酷的纪实类小说是你平时爱看的书?
廖凡:犯罪类小说、黑色电影我都看得挺多的,我发现似乎在那种境地下,人的所有性格才能够暴露得更全面一些。你会觉得一个坏人不单单是一个纯粹的坏人,他可能也有好的一面。也没有永远的好人,他多少都会有一些灰色的东西。今天出门前刚刚看了一个罗曼·波兰斯基拍的老电影,两个人演的独角戏,我觉得太有深度了。
◆你平时还有什么别的癖好吗?
廖凡:我特别喜欢收藏手表,特别是旧的手表,我喜欢那种你每天都要去上弦的手表,就像在照顾它一样。
◆有手表就够了?
廖凡:其实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就是眼镜。虽然我现在不戴眼镜,但我觉得等到岁数大了,配几副不同的眼镜作为标配也挺好。
◆你喜欢黑框的,还是金丝边的?
廖凡:那就要搭配了,因为那个东西就是随身的,除了功能性以外,它当然也有美化性、装饰性。它就是会很体现你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你觉得苹果手表算是手表吗?
廖凡:我还没试过。听说可以接电话?不过感觉有点儿费劲啊。
◆虽然你这样的“硬汉”应该不屑于这些,但你平时会注重穿着吗?
廖凡:还是会的,但不管是私底下还是给你们拍时尚大片,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就是你不能随着这个衣服走,你要驾驭得了,因为服装其实是个道具,道具只是用来提气的而已。别人看了半天还是看穿衣服的那个人。
◆你会怕自己打扮得不够亮眼吗?
廖凡:如果要穿着出挑,那还不如一直戴着个防毒面具好了,有两个大型过滤器的那种,但这就是可以突出自己,也让别人看着感觉很糟糕。我觉得其实如果带上一把很帅的伞,假装提点儿气也是很棒的。
◆北方不怎么下雨,没什么机会带伞怎么办?
廖凡:不下雨我老带把伞就太突出我自己了。
◆你在《命中注定》里说,“姑娘还是新的好”,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廖凡:我还没成家,所以不知道应该怎么想。我成家以后一定会回答你这个问题。
◆那在工作方面呢,你怎么去找平衡?
廖凡:我的工作是去表达一个人的悄绪,因此很容易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生活中来。但我觉得这就像喝酒一样,工作是喝威士忌,它会给你更多心动,有一种释放的感觉。生活就必须是喝红酒,需要慢慢地去品味,会有点儿微醺,是一种平静地享受。但你不能把威士忌跟红酒混着喝,否则就太容易醉了。
◆你刚才喝了一杯才想到这么恰当的类比吗?
廖凡:我杯子里是水。
◆除了喝酒,还有什么“瘾”呢?
廖凡:很多东西都是容易上瘾的。演戏也算是上瘾,一定要演得过瘾,而且瘾特别大。就是你会老在这儿想这事,你会觉得特过瘾。所以演员交流的时候都说演得过瘾吗?然后说这次演得特别过瘾,这就是一个。
8首好歌给你一个动次打次的Spring Break
撰文:张B
首先,你们的这个spring没有break。但是没有关系,希望3月的春光唤醒你沉睡的心灵,是时候扫掉积攒了好几个月的晦气,给自己来一个节奏满满的歌单了!
《Joyrides》
Mutemath
·这支新奥尔良的摇滚老团打算让复古的音乐元素唤醒你沉睡了一个冬季的耳朵,这首歌一秒钟带你回到80年代流光溢彩的Club,那欢乐的迪斯科旋律必定会让你立刻进入状态。
《I'm In Control》
Aluna GeorgePopcaan
·英国电声女歌手Aluna George与牙买加音乐人Popcaan合作的这首合成器舞曲充满了能够融化一切寒冷的雷鬼风情。播放之前,请先从你的椅子上站起来!
《FloatAway》
Grabbitz
·如果你想在这个春季放空一下,享受自我,那么洛杉矶年轻DJ Grabbitz这首颇有些清新的作品必定适合你。听着充满梦幻感的旋律和节奏潮起潮落,让温柔的男声助你抛开所有烦恼。
《Live Young Die Free》
Fletcher
·享受年轻,死而无憾,这才是Spring Break的真谛。选秀明星出身、年仅21岁的女音乐人Cari带来了这首激昂跃动的歌曲,仿佛一个热情的宣言,召唤我们去大胆尝试生活中的不可思议。
《WonkaBar》
Charley Marlev
·得州小哥Charlev这首雷鬼舞曲以《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的巧克力棒命名,旋律大胆欢悦,充满大胆不羁的奇思妙想,更是拥有超强的感染力,足以让你循环播放然后抖腿一整天。
《Where I Wanna Be》
ARIZONA
·亚利桑那州总是充满阳光,这支以其命名的电音团体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气息,《Where I Wanna Be》这首轻松的舞曲令人颇感惊艳。
《Hot Love》
Leisure
·听上去温暖又舒适的作品。一点儿放克,一点儿舞曲,一点儿流行,各种元素的编排恰如其分,回过神时已被迷倒。正如同单曲封面上夕阳的色调下单手持高脚杯的画面,看似无意却又分外醉人。
《Somewhere on a Beach》
Dierks Bentlev
·难道失恋就要黯然神伤?Dierks Bentlev告诉我们,失恋后大可以出发旅行,和新的妹子眉来眼去,躺在沙滩上享受人生。
在未来,VR可以让你变身为……
撰文:欧狄、范雅瑞
似乎如果不随时关注点儿什么,你可能真的要落后这个时代了,比如最近人们都一脸神秘地像暗语一般说起的VR。VR是VirL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简称,VR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系统为人类感官生成模拟环境。要知道,站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至于飞上天还是遁下地,要靠事实来说话。
虚拟现实电影演员
·福克斯创新工作室根据《火星救援》制作了VR电影《The Martian VR Experience》,片中观众将扮演Martian,在火星完成生存任务。他们甚至还可以体验太空零重力环境,在火星上驾驶探测车。
在国际空间站门口自拍发instagram的“虚拟游客”
·NASA发布了和Oculus合作的头盔,号称能带你“游览”国际空间站和肯尼迪发射塔。
超现实画家
·Oculus公司开发了一个名为Quill(羽毛)的画笔工具,体验者可以通过旋转手腕来选择不同的笔刷、颜色和透明度等,拿着笔刷在“眼前”绘画。环保!节能!虽然不是人人都能看到。
极具魔幻主义色彩的雕塑家
·同样是Oculus公司,他们去年还做过一个叫作Medium的雕塑工具,在眼前虚构了质感类似粘土的材料,从而让用户在虚拟场景中创作。这意味着我们对“盘子”的定义可能会发生变化:它从一样实用工具转变为仅承载“审美功能”的工具。
万人瞩目的歌手
·环球唱片找来了4位音乐人,曾在美国广播电台公司iHeartMedia的舞台上举办一系列的演唱会,并制作成虚拟现实内容分发到各个虚拟现实设备上。未来你也可以。
达利的梦中情人
·美国达利博物馆在他们的展览中制作了一期虚拟现实项目:达利的梦境之旅。参观者将进入1935年达利的画作“对米勒《晚祷》的考古学回忆”改编的景象当中。但是你可千万不能乱跑,会出大事的。
80岁的自己
·一家名为Applied Minds的公司推出了一套能体验“变老”感觉的体感服装——R70i年龄服。它由一个VR头盔和“外骨骼”构成,其中VR头盔呈现的视频会故意显出斑点、模糊,模拟白内障等老年人常见的视觉问题:“外骨骼”监控人手臂、腿部、臀部等处的八个关节动作,然后在外部施加机械阻力,就像是给人的肌肉加上刹车板一样:耳机里的背景噪音也会显得特别大,让你有种耳背的感觉。
既然是虚拟现实,那么现实不再是现实,你也不再是你,想想也是令人既期待又害怕。
为什么这一幅画值11亿人民币?
撰文:朱沛宗 执行:杜广琨
2015年11月9日,一位中国富人,前出租车司机,刘益谦豪砸108亿人民币,成为了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aliani)的著名画作《侧卧的裸女》(Nu Couche)的新主人。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交网络上漫天而至的疑问:为什么会有冤大头愿意为一幅画付这么多的钱呢?
当然,刘先生肯定是个机智的商人,不然他怎么能从白手起家到成为一位坐拥110亿元人民币的富豪呢?所以为什么这位中国顶级富豪会为一幅小小的画作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呢?莫非他知道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下面我们列举3个理由来告诉你为什么这幅11亿元的画作会是一笔明智的投资。
·购买优秀的艺术作品会是一笔很好的投资。杰出的艺术作品几乎总能支持这个观点。毕加索的《阿尔及尔的女人》在1997年被以31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然后在2014年被以1.79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等同于一笔年利率为9.55%的投资。另外一个例子则是,2007年,美国对冲基金界的巨鳄史蒂夫·科恩(SteveCohen)斥资1700万美元购买了安迪·沃霍尔的毛泽东画像,在8年后以4.75亿美元的价格售出,而这相当于一笔年利率近13%的投资。以这样的年利率计算,刘先生拍下的画作在15年后将价值64亿元人民币。
·购画的同时还购买了媒体的曝光度。
刘先生的这次豪购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全球媒体的头条新闻,成百上千家媒体都报道了此事。单单是《纽约时报》的报道就价值约650,000元人民币,而此事所创造的媒体总价值当然就要更高了,大约高达1500万人民币。
·刘先生将会有一年的时间来支付这笔巨款,也就是说相当于得到一笔价值约为3500万人民币的无息贷款。刘先生使用他的美国运通卡支付这笔款项,这意味着他将得到数不清的飞行里程(准确来说是137,500,000英里)。这意味着他这辈子将能够每月乘坐头等舱往返于北京和纽约之间。价值约为:1.62亿人民币。所以,即使从长远来看,刘先生斥巨资购买的艺术品没有升值的空间,他依然能在购买后的第一年得到2.12亿人民币的回报(19%的买价)。再者,大部分的对冲基金在2015年都处于亏损状态,这意味着,对于如何使用这笔巨款,其实刘先生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而且,这能轻松地帮助他增强在中国文化界方面的履历。与为造访他的两个博物馆而要忍受的交通拥堵和寻求无价的政治支持相比,斥巨资购买一幅名画反而轻松得多。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居然会有人花11亿人民币去买一幅画。答案应该是:这是一桩好买卖,至少对于一个前出租车司机来说,一笔很不赖的投资。
为穷人而设计的半边楼
撰文:独眼
1月13日,国际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公布.2016年的获奖人是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2004年.阿拉维纳与他所领导的ELEMANTAL公司设计了“无贷款动态住宅”——金塔蒙罗伊住宅。为了解决智利伊基克市中心贫民窟100户居民的居住问题,阿拉维纳提出了一个近乎疯狂的计划,他用政府计划提供的很少的一点儿钱,按当时的成本估算只能建造34户最低标准的小住宅——为100户建造了25m2的3层半成品单元,建筑框架合理,二层、三层的面宽只是一层的一半,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把另外一半盖起来。建筑师把这样的半成品房子围合起来,形成了有4个小广场的社区空间,一举改变了原有的杂乱状况,让低收入居民拥有了自己的财产,过上了中产阶级式的小区生活。这个设计极为成功,在随后的十几年里,阿拉维纳又在墨西哥和智利做了几个相似概念的社区。他提供的东西很简单,但救助不再是单同的施舍,而是让居住在那里的人在获得生活空间的同时,可以体面、有尊严地经营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