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12部最佳英文小说

2016-04-29 00:00:00简·恰巴塔里
译林 2016年4期

这充满躁动的新世纪开始以来,有哪些优秀小说值得我们阅读呢?BBC文化栏目的撰稿人简·恰巴塔里对几十位颇有声望的书评家做了调查,请他们列出21世纪头15年里的最佳英文小说。书评家们共列出156部小说,基于投票票数,我们呈上前12部作品。

NO.12:《中性》(Middlesex,杰弗里·尤金尼德斯,2002年)

“我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作为一个女婴, 1960年1月出生于底特律市,那一天底特律没有雾霾笼罩,是个难得的好天;第二次是1974年8月在密歇根州佩托斯基市附近的一间急诊室里,这次我是个少年。”尤金尼德斯在小说的开场白中写道。卡莉奥佩·斯特凡尼季斯发现自己患有罕见的隐性突变,这使她成了双性人。因为相信自己的大脑是“男性”的,她选择变性,成了卡尔。尤金尼德斯在小说中将意志与命运斗争的问题铺写开来,交织在卡尔的成年故事及其父母(他们也有着自己的基因秘密)在工业社会的奋斗经历中。最后,卡尔的与众不同使他拥有了神奇的天赋——“透视不同性别的视角,以不同性别角色交流,而不是以单性别的视角看问题”。《中性》不仅赢得了普利策小说奖,而且也获得了上百万册销售量的商业成功。

NO.11:《白牙》(White Teeth,查蒂·史密斯,2000年)

23岁的史密斯以处女作《白牙》震惊了文坛,小说显示了作者无与伦比的天分和视野,获得了惠特布莱德奖和《卫报》首作奖。故事的背景设在伦敦,在二战中相识的两位朋友,阿奇·琼斯和萨马尔·伊克巴尔各自安顿下来,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在小说的一开场,阿奇刚刚和第二任妻子离了婚,“在烟雾弥漫的旅行车里,他趴在方向盘上”,选择了在1975年新年的那天自杀。因为车泊在了一个清真肉铺的外面,他被肉铺老板救了下来。小说以各种生动的场景和人物角色描述了后殖民时代多元文化的伦敦,“孩子们的名字里可以看到大迁徙,拥挤的船只和飞机,寒风中抵达,医疗检查等”。

NO.10:《半轮黄日》(Half of a Yellow Sun,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2006年)

在她充满大胆想象的第二部小说中,阿迪奇埃汲取了祖先的历史作为写作素材,描述了1967年东尼日利亚的伊博人退出尼日利亚联邦后,给国家和家庭带来极大创伤的持续三年的比夫拉战争(她的祖父在战争中死于难民营)。小说以双胞胎姐妹奥兰娜和凯内内、13岁的家童以及英国侨民理查德的视角展开。奥兰娜的男友赞成伊博族独立,也是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阿迪奇埃描述了后殖民势力的挣扎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书评家沃尔顿·穆永巴评价道:“阿迪奇埃的这部小说充满了艺术和智慧,是一部精心之作。同时又是一部严肃的政治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战时爱情。”

NO.9:《赎罪》(Atonement,伊恩·麦克尤恩,2001年)

麦克尤恩这部幽情回荡、构思精巧的小说开场于1935年的一个夏日,13岁的布里奥妮正在给母亲看自己写的一部剧本,准备第二天晚上和三个表姐妹一起演出。“布里奥妮还不知道,恐怕此时已经是这部作品的最高成就了。”麦克尤恩写道,“这已经是最大的满足,剩下的都是梦想和挫败。”那天晚上,布里奥妮目睹15岁的表姐洛拉在树林中被强暴。她的指证使得女仆的儿子,也就是姐姐塞西莉亚在剑桥大学的男朋友罗比身陷囹圄。在小说的第二部分,麦克尤恩对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进行了全景描述,罗比得救。在小说的第三部分,布里奥妮意识到自己毁掉了塞西莉亚和罗比的生活,渴望赎罪的她在闪电战期间成为一名护士。在麦克尤恩的笔下,这些人物的生活跨越了60年,布里奥妮的救赎之旅也演化为对艺术力量的沉思。

NO.8:《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本·芳丹,2012年)

这部处女作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书评家史蒂文·凯勒曼认为,该作以其“纯粹、睿智的愉悦”而与众不同。美军的一支突击小分队与伊拉克军队交火,一名士兵牺牲,另有一名伤残,剩下的八个人意外地被福克斯新闻台冠以英雄的称号。他们回到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胜利巡游,最后以在达拉斯牛仔队比赛的中场亮相而结束。芳丹在小说中描写了得克萨斯州的过度开发、美式橄榄球、商业和战争,并以19岁的比利·林恩的口吻,对其内心的欲望、混乱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给予了淋漓尽致的表述。“因为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而受到嘉奖,这真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他对达拉斯牛仔队的啦啦队队长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NO.7:《恶棍来访》(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珍妮弗·伊根,2010年)

伊根对时间、声誉和音乐的普鲁斯特式思考为她赢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和普利策奖。谁是书名中的恶棍呢?“时间就是那鬼鬼祟祟的恶棍,你注意不到它是因为你正在忙于对付面前生活中的恶棍。”伊根这样解释道。伊根的故事围绕着本尼·萨拉查——曾经的朋克摇滚歌手、现在的音乐制作人,其有偷窃习惯的助手莎拉,还有一群效仿者、过气明星和逢迎者展开。《塔帕湾时报》的图书编辑科莱特·班克罗夫特将伊根的这部小说列为其首选,“不仅因为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写作尝试,更是因为21世纪正是其写作中心主题。伊根的作品中贯穿着永恒的文学主题,从青春到老年那不可阻挡的旅程,探索了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如何重塑着人类的体验。这部小说充满了预见力、惊奇和智慧,无疑给人带来极大的阅读享受。”

NO.6:《卡瓦列尔和克莱的神奇冒险》(The Amazing Adventures of Kavalier Clay,迈克尔·沙邦,2000年)

艺术家乔·卡瓦列尔1939年从纳粹控制的布拉格逃走,最后来到纽约。他和居住于布鲁克林区的表亲萨米·克莱一起创造了名为“逃脱侠”的超级英雄形象,开创了漫画书的黄金时代。畅销书榜单资深编辑唐娜·西曼将这部普利策奖获奖小说列为其首选,她评价道:“沙邦的作品气度宏大,层层推进,情节丰富,构思精巧,无论是在情感注入,还是历史背景,抑或道德寓意方面都有丰富的内涵。书中涉及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描写,而漫画书中超级英雄的诞生则体现了新兴技术浪潮所带来的一种大众神话创造的强大的新形式,它架起了20世纪和21世纪之间的桥梁。沙邦的小说极大地影响了21世纪其他杰出小说。但《卡瓦列尔和克莱的神奇冒险》又是对人类的仇恨和战争悲剧倾向的永恒考问,满足了我们对故事的无止境需求和对魔力及超越的持久向往。”

NO.5:《纠正》(The Corrections,乔纳森·弗兰岑,2001年)

弗兰岑这部尖锐的跨越数代的家世小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精准地捕捉了21世纪头十年的时代精神。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阿尔弗雷德和伊妮德·兰伯特及三个相距遥远的成年子女聚集在一起过本世纪“最后一个圣诞节”,此时,父亲的帕金森综合征病情在加重,而美国则处在经济崩溃的边缘。“当‘纠正’最终来临的时候,并不是气泡的突然破裂,而是一种更温柔的失望,是来自主要金融市场的长达一年之久的价值漏损。”弗兰岑如是写道。《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卡梅拉·恰拉鲁评论道:“这令人震惊的第三部小说——一部声音、人物和故事讲述的杰作——既像一部史诗,又给人一种亲切感。”《明尼阿波利斯星坛报》资深图书编辑劳里·赫茨尔认为,“弗兰岑为自己赢得了美国文学大家的地位。这本大部头小说触及了新千年早期一些最重要的主题——经济不稳定,父母与其渐行渐远的中年子女之间的冲突,以及老龄化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众多问题。他的故事娓娓动听,富有幽默感。”

NO.4:《基列家书》(Gilead,玛里琳·罗宾逊,2004年)

约翰·艾姆斯是爱荷华州一个小镇上的传教士,他以极富抒情感的语言向儿子讲述了自己的生活和为废奴运动所做的努力。这是罗宾逊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分别是《家》和《莱拉》)。“我想不出还有哪位在世的小说家能够比他更严肃更深刻地探讨宗教信仰了,因为这在当代文学中几乎已经成了一个禁忌话题。”书评家兼作家道恩·拉斐尔将《基列家书》列为他的首选,他认为,“罗宾逊既是一位有思想的作家,又是语言优美的文体家。她探讨了家庭和群体亲密空间内的种种重大问题。她也是极具天赋的故事家。”《克利夫兰平原商报》前图书编辑、安斯菲尔德·沃尔夫图书奖现任负责人凯伦·朗称赞道:“这个跨越了不同代际的故事体现了一种对超越的渴望,为21世纪的精神生活树立了榜样——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基列家书》会流芳百世。”

NO.3:《狼厅》(Wolf Hall,希拉里·曼特尔,2009年)

曼特尔以托马斯·克伦威尔的视角对16世纪的欧洲传奇故事做了大胆的重新想象,亨利八世在书中是配角。该书获得了布克奖和美国国家书评奖,不仅被搬上舞台,而且被BBC拍成电视迷你剧。书评家凯伦·朗赞道:“曼特尔通过托马斯·克伦威尔的崛起对权力做了深刻剖析,充分显示了其旧事新说的功力。”《西雅图时报》图书编辑和电视栏目《好好读书》主持人玛丽·安·格温承认:“我以前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完全深入一个角色的灵魂,以其之心体味世界,更不用提这个角色来自很久以前的遥远国度。”

NO.2:《已知的世界》(The Known World,爱德华·琼斯,2003年)

故事的背景设在1855年的一个种植园。生为奴隶的主人公亨利·汤森,现在已经成了奴隶主,正面临着死亡的临近。他在思考着其面积达50英亩的弗吉尼亚种植园及奴隶们的未来。他对待这些奴隶的方式正如他曾经的主人也是他现在的人生导师教导的那样。《已知的世界》是一部移情的经典之作,使读者沉浸于复杂的道德时代,而不是做出简单的判断。“在我看来,《已知的世界》是21世纪出版的美国最佳小说——这部惊艳之作生动描述了人类是如何经历美国奴隶制并存活下来的。”书评家沃尔顿·穆永巴如是称赞。在线杂志“百万”的创始人和编辑马克斯·麦基写道:“琼斯的小说有种史诗般的宏伟壮阔,以坚定不移的视角对美国那段不堪的历史做了引人入胜的描述。”

NO.1:《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The Brief Wondrous Life of Oscar Wao,朱诺·迪亚斯,2007年)

BBC文化栏目书评家投票结果的最终获胜作品为朱诺·迪亚斯的处女作《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小说讲述了在新泽西州贫民窟长大的书呆子奥斯卡,梦想着能够成为美籍多米尼加人中的托尔金,并且找到真爱。本书被多数书评家列为第一选择。《芝加哥论坛报》的文学编辑伊丽莎白·泰勒评价道:“对我来说,爱上一本充满科幻、想象和睾丸激素的小说极不容易。”书评家及作家里戈伯特·冈萨雷斯认为:“这是拉丁美洲作家第二次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瓦奥再次证实了拉裔美国人与其祖先文化、语言和历史的深厚联系,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这些问题:美国人到底是谁?美国经历又是怎样的?”书评家、剧作家格雷格·巴里奥斯赞赏道:“迪亚斯绝妙地将多米尼加历史、漫画、科幻、魔幻现实主义和脚注糅合在一起。书呆子奥斯卡和书中充满男子汉气概的叙述者尤尼奥尔,与罗斯笔下的波特诺伊、厄普代克笔下的兔子、贝娄笔下的奥吉以及图尔笔下的伊格内修斯会产生真正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