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羊传染性疾病防治技巧

2016-04-29 00:44:03
农村科学实验 2016年8期
关键词:炭疽气肿结膜炎

夏季最易发生的羊传染病有羊气肿疽、羊坏死杆菌病、羊炭疽杆菌、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等疾病。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基层多年畜牧兽医人员,现将掌握的症状及积累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羊气肿疽

该病是由气肿梭菌引起的羊非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山谷等低湿的牧场,以组织坏死和水肿为主要特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热痛肿胀、精神沉郁、泡沫状流涎、跛行或步态僵硬、体温升高到41-42℃、淋巴结肿胀、肿胀部皮肤发黑且有捻发音。

该病发病急、病程短,一旦发现病羊应立即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病初期,可在肿胀部位四围、皮下或肌肉分点注射0.1%甲醛溶液或1-2%高锰酸钾溶液。同时静脉注射四环素或庆大霉素葡萄糖溶液,每日1次,连用3天;后期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强心补液,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如5%碳酸氢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安钠咖注射液+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注射,直至病情缓解。羊春季免疫接种气肿梭菌甲醛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该病在夏季发生。

2.羊坏死杆菌病

该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羊慢性传染病。因患病部位和组织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腐蹄病初为跛行,多为一肢患病且红肿、熱痛,而后溃烂,挤压肿烂部有发臭的脓样液体流出。随后波及到腱、韧带和关节,甚至蹄匣脱落。肝坏死杆菌病表现为肝脏质地坚硬,有均匀散布坏死病灶且颜色灰白。羔羊发生坏死性口炎又称“白喉”,表现为齿龈、颊、硬腭、舌及咽喉发生肿胀。

预防该病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圈舍的干燥卫生,防止过度拥挤和发生外伤。治疗时首先清除坏死组织,再用消毒药物清洗,最后用抗生素软膏或硫磺软膏涂抹。当发生转移性病灶时,应进行全身治疗,以注射磺胺嘧啶或土霉素、氟苯尼考的效果最好,同时配合强心药物,可促进康复,提高治愈率。

3.羊炭疽病

羊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点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血液凝固不良,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健康羊采食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通过皮肤损伤感染炭疽杆菌,或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均可发病。

临床症状表现为羊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42℃。从眼、口腔、鼻及肛门等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暗红色或黑色血液,且血凝不良、尸僵不全。该病是人畜共患病,疑似病羊严禁剥皮吃肉或剖检,否则炭疽杆菌形成芽孢,污染土壤、水源和牧地。经常发生炭疽及受威胁地区的易感羊,全群每年接种羊2号炭疽芽胞苗。有炭疽病例发生时应及时隔离病羊,对污染的羊舍、用具及地面要彻底消毒,受威胁的羊全群用抗菌药3天。炭疽杆菌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剂量每千克体重1.5万单位,每8小时肌肉注射1次。口服土霉素,每次0.5-1克,每隔4小时1次,直至完全康复。

4.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多病原性疾病,主要由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俗称“红眼病”。主要发生在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该病传播途径为同群羊头部相互摩擦或其他密切接触,或通过咳嗽、打喷嚏而传染,蝇类或飞蛾可机械性传播该病。通过被病羊眼泪或鼻分泌物污染的饲料也可传播该病,该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多呈地方性流行。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初期流泪,眼睑肿胀,疼痛,角膜周围血管充血,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形成角膜瘢痕及角膜翳。病程一般为20-30天。病畜一般无全身症状,但眼球化脓时往往伴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症状。当发现病羊时,应立即隔离,进行早期治疗。病畜可用2-4%硼酸水洗眼,拭干后再用3-5%弱蛋白溶液滴眼,每日2-3次。

猜你喜欢
炭疽气肿结膜炎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畜牧业环境(2021年4期)2021-12-06 00:23:02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2005-2018年中卫市炭疽流行因素分析
如何区分角膜炎和结膜炎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春季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战略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4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木霉菌的分离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