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和对策

2016-04-29 15:35:55梁伟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6年1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区域化酿酒

梁伟

[摘 要] 河西走廊具有酿酒葡萄种植发展的优势,但存在酿酒葡萄易遭受凍害、种植规模化程度低、品种区域化特征不明显、技术标准滞后等问题,所以要加强酿酒葡萄埋土越冬、预防霜冻、品种区域化和酒种区域化、栽培技术体系、原产地地域保护以及葡萄酒分级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关 键 词] 酿酒葡萄;生态条件;技术;河西走廊

[中图分类号] S6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3-0178-02

中国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结构调整、产品优化的稳定发展时期。通过近20多年的发展,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已形成武威、张掖、嘉峪关三大产区,约占全国酿酒葡萄总面积的13.8%。但河西走廊在品种区域化的实施和栽培措施等多方面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导致葡萄品种与酒种单一,缺乏典型性,生态条件优势及优良酿酒葡萄品种的潜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葡萄酒的知名度不高,企业效益低下。因此,正确引导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区域化和集约化种植,对发挥区位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河西走廊种植酿酒葡萄的优势

(一)自然生态因子适宜种植酿酒葡萄

河西走廊位于北纬38°左右,年太阳总辐射5500~6400 MJ/m2,年日照时数在3000 h左右,年平均气温5.0℃~9.5℃,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蒸发量1623~2653 mm,能满足多种酿酒葡萄品种栽培的热量条件;沙砾结合性质土质,土壤结构疏松、孔隙度大、透气性极佳以及热交换快,葡萄成熟的7、8月份昼夜温差达12.6℃~14.5℃,有利于浆果的着色和成熟,适于优质酿酒葡萄的栽培。

(二)水土资源为发展酿酒葡萄种植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河西走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之一,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气候垂直地带性十分明显,农业气候资源复杂而丰富。北部为荒漠土,南部属灰钙土,东南部则近似栗钙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集中连片,可供开发种植的沙荒地、戈壁滩和荒山较多,可为酿酒葡萄的种植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终年依靠富含矿物质的祁连山径流灌溉,且病虫害和工业污染较少,符合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具有大面积发展优质葡萄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三)葡萄酒企业为酿酒葡萄种植业提供了发展动力

研究证明,葡萄酒中含有2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全球市场需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内葡萄酒的消费量也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长,河西走廊葡萄酒年产能达10×104t,较大规模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主要有莫高、祁连、紫轩、甘肃威龙、国风、皇台等,甘肃武威荣获首个由国家命名的“中国葡萄酒城”美称,河西走廊知名葡萄酒企业的壮大为酿酒葡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市场动力。

(四)长远发展规划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甘肃省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葡萄酒”的产业导向,并出台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其中河西走廊就是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把葡萄酒产业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使甘肃省成为全国优质、高端葡萄酒的核心产区。

二、河西走廊酿洒葡萄种植的瓶颈

(一)酿酒葡萄易遭受冻害和晚霜危害

河西走廊冬季气温低,葡萄均需埋土越冬。霜冻对酿酒葡萄造成的危害极大,其发生的时间、强度、次数与葡萄产量、品质有直接的关系。晚霜冻发生时可造成芽体冻伤、新生枝叶萎蔫,花序受冻干枯,影响单株果穗数和穗粒数。河西走廊正常年份晚霜在4月28日左右,而一般葡萄出土时间在4月16日前后,当地栽培的大部分酿酒葡萄品种均易遭受晚霜危害。

(二)酿酒葡萄种植规模化程度低

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种植以农户为主,基地规模种植为辅,种植农户受观念陈旧等因素的影响,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应用不到位。据调查,葡萄种植到挂果,需用三年时间,前三年每亩需投入约6000多元。第三年开始挂果,第五年才进入盛果期,第六年才能逐步收回投资。投资回收期长也影响了种植的规模化。

(三)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特征不明显

酿酒葡萄品质取决于果实着色期、全生育期和7~8月份的降水量和水热系数。近年来在引种过程中,由于各地生态气候条件不一致,酿酒葡萄各生育期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区差异和品种差异。受利益驱使,许多地方不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生物学特性,随意扩大种植区域,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导致果实成熟度差、品质差、纯度低、品种混杂。

(四)酿酒葡萄种植和葡萄酒分级技术标准滞后

原料生产的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众多酿酒葡萄产区都已经或正在着手建立与产地自然生态条件相配套的标准体系。河西走廊缺乏与现代葡萄酒生产要求和自然生态条件相配套的标准化栽培技术,技术创新水平低,科研工作落后于生产需求,抵御冻害、霜害、风害、高温等农业气候灾害的科技水平较低。

在目前国产葡萄酒企业采用不同分级标准的状况下,因为缺乏统一的有权威性的标准,给消费者不能带来清晰的判断依据和消费指导。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亟须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分级标准。

三、关于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酿酒葡萄埋土越冬技术的研究

欧亚种酿酒葡萄根系在气温降至-5℃,枝芽在气温降至-18℃以下时即受冻。现阶段,河西走廊引入的酿酒葡萄品种多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埋土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葡萄越冬。品种不同,其覆土的时间、深度和具体推迟出土的时间也有所不同,目前,只有一些零碎的实践经验,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来指导,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加大酿酒葡萄预防霜冻技术的研究

葡萄霜冻分晚霜冻和早霜冻。酿酒葡萄大多在4月底萌芽,长势较快,新梢没有木质化,早霜冻发生比较普遍。根据实际,可采用提前在园内放烟或树体喷清水的办法和用棚膜或防霜膜覆盖的办法防冻。酿酒葡萄在沙壤土中生长较盐碱土快,为防治早霜危害,在加快改良盐碱的基础上,还应注意科学施肥、适时浇水、整形修剪、合理负载、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来提高树体抗寒能力。

(三)加强品种区域化和酒种区域化研究

葡萄酒的质量取决于酿酒葡萄的品质,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因素有气象条件、土壤、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等。起主导作用的气象条件是热量、降雨、光照和温差等。气候冷凉地区的主要限制因子是热量,有的年份热量不足,造成酿酒葡萄不能充分成熟,葡萄果实中糖分含量低,糖酸比偏低,出现年份酒。不同地区的限制因子不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适生种植区等级划分标准也不同。因而在确定标准时,要考虑到酿酒葡萄的生态气候因素、品种、栽培制度和主要生育期等。

(四)建立完善的酿酒葡萄苗木繁育和栽培技术研究体系

1.建立苗木繁育准入制度。加强良种引入驯化研究,实施苗木生产证许可制度,建立标准化的苗木生产繁育中心,特别是选择适合河西走廊气候条件的酿酒葡萄砧木,是实现品种区域化的基础。品种良种化、良种区域化,是品种区域化研究的主要任务。品种选育、脱毒苗的生产也是今后品种学研究中重视的问题。

2.完善栽培技术体系。将分散种植变为集中连片种植,可降低经营成本。在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春季覆盖地膜,可提高抗旱能力。夏秋不断摘心、整枝,可节约养分,提高座果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早熟增产。不断研究不同品种在不同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在优质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抗旱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实施品种的优化栽培,制定出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生产的系列标准。

(五)实施原产地地域保护和葡萄酒分级制度

1.开展葡萄酒原产地域保护制度的研究。河西走廊所产的葡萄与葡萄酒有着品质高、风味浓郁的地域特色,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需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让国内精品走向世界。为此,首先,规范酿酒葡萄的种植方法,生产出适宜酿造优质高端并独具产地风格的葡萄酒原料;其次,加大弘扬民族葡萄酒文化,规范葡萄酿造工艺;最后,按照国家有关法律,研究与安排好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

2.研究实施葡萄酒分级制。积极学习借鉴分级管理体系相对完备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发展经验,立足河西走廊实际,强调品种、产地、酿制方法和标签规格,制定出自己的葡萄酒分级制,以引领我国的葡萄酒分级制。

3.研究发展特色葡萄酒。充分利用不同的生态资源,发挥优良品种的遗传潜质,尤其是结合“酒庄酒”“小酒堡”的发展,在一些特殊的气候区域,发展一批有明显地方特色的酿酒葡萄品种,使葡萄酒生产进一步多样化、特色化。选择适合的葡萄种植园,严格按照“酒庄酒”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标准、特色制造工艺和额定产量生产特色葡萄酒。

参考文献:

[1]修德仁,周潤生,晁无疾,等.干红葡萄酒用品种气候区域化指标分析及基地选择[J].葡萄栽培与酿酒, 1997(3):22-26.

[2]李华,王华,房玉林,等.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J].科技导报,2007,25(18):63-68.

[3]王银川,汪泽鹏.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气候及品种区划与产地选择[J].宁夏农林科技,2000(2):24-26.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区域化酿酒
河西走廊的风
当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00:14:07
强化区域化管理 聚焦信息化建设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酿酒科技(2021年8期)2021-12-06 15:28:22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25 02:39:00
在河西走廊聆听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44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敦煌学辑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16
河西走廊戈壁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甘肃林业(2016年3期)2016-11-07 08:56:26
职工代表区域化协作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