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再出发

2016-04-29 00:44许籍尹陈奇
党的生活·青海 2016年10期
关键词:青海

许籍尹 陈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青海的建设发展,他曾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描绘出一个“青海形象”。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不顾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深入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市、西宁市等地调研考察,就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访了农村牧区、企业、环保科研单位,与各级干部、企业员工、农牧民群众亲切交流、体察民情、共话发展。总书记来青海成为全省各行各业群众热议的话题,“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提出,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推动青海未来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更是对各族干部群众的巨大鼓舞与激励鞭策。

本期昆仑讲堂·面对面栏目,刊发几位不同战线上的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重要讲话精神后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敬请关注。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发展新动力形成增长新优势

陈志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期间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的要求,为青海工业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解决好思路和方向问题,着力从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满足现有产品和服务需求、创造新供给和新的需求三个层面狠下功夫,最终实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有效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根本方法路径和最终目标成效,言简意赅、统揽全局,是全省工业和国资系统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培育发展新动力、形成增长新优势的行动指南;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根本遵循;更是青海立足特殊的区位、资源禀赋,一以贯之“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来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着眼青海工业未来发展,要结合落实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着力在补齐优势产业短板、科技创新短板上再发力、再突破,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相关产业流程、技术、工艺创新,以创新发展补齐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技术短板,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实现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升级、产业链延伸、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等措施,全面提高盐湖化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特色轻工、建筑材料等传统产业的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促使传统产业提升发展水平,推动传统产业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积极发展特色新兴产业。从区位特点和资源特色出发,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环境友好型特色新兴产业,全力打造锂电、新材料、光伏光热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4个千亿产业。特别要以加快构建锂电、金属合金、光电、新型化工、光伏制造及电子信息五大板块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体系,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强化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提高学习认识强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强创新,实施重大工程强创新,落实制造强国强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强创新,优化政策服务强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创新发展的症结问题,推动创新驱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作者系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再出发实现高质量民生

闫光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的要求,特别是“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我省人社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需要我们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抓好学习贯彻,着力推动人社领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收入分配、劳动关系、人社扶贫等6个方面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广大农牧民群众能有更多“获得感”。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深入推进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市场在促进就业创业中的作用;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对象等群体的帮扶力度,确保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保持我省就业局势的持续稳定。今年力争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坚持全民覆盖、适度保障、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互助共济、统筹协调的原则,实现基本制度逐步定型、体制机制更加完备、法定人群全面覆盖。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到2018年底建成全面、完整、准确的社会保险参保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实现各种制度内和跨制度转移衔接顺畅便捷。巩固提高全民医保成果,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成城乡一体化经办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同时,建立正常可持续的待遇调整机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职工收入增长相适应的正常可持续的待遇标准调整机制。

深入推进人事人才制度改革,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扎根高原和基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体系,探索公务员分级分类录用考试,继续健全完善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录用政策,改革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推进公务员录用考试信息化建设。二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聘用合同、考核培训、奖励处分、人事监管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配套法规体系。三是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认真组织“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选拔推荐工作。修订和完善青海省优秀专家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办法,逐步建立完善全省多层次、多渠道的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工资指导线、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完善最低工资保障确定和调整机制,规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程序,建立政府、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三方协商最低工资标准的机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正常增长调整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转移性收入,大力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转移数量和收入水平。突出生态保护、精准扶贫和城镇化建设,实施藏区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技能扶贫、新市民培训等项目,将城乡未就业人员全部纳入培训扶持范围,提高城乡居民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劳动关系协调长效机制,逐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不断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依法处理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大人社扶贫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全面落实省委“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实施“转移就业脱贫行动计划”和“医疗保障救助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到2019年,政府提供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面覆盖到每个有就业创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水平明显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教育全面覆盖到贫困家庭每个有求学愿望的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70%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面覆盖,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

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我们全力再出发。

(作者单位:青海省人社厅)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旦正项欠

学而后方知,知而后必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期间的围绕青海工作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着力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95年来管党治党经验的理论升华,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其中最重要的是围绕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等重点内容,集中解决好突出问题。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激浊扬清,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以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为小切口,推动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变局,党内政治生活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就党组织而言,有的抓学习教育失之于虚不扎实,失之于松不紧张,失之于宽不严格;有的在单位重要问题上的民主决策流于形式,搞“一言堂”;有的内容单一、方式老套,没有创新,缺乏吸引力、凝聚力。就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有的党员意识淡化、素质低、党性观念弱化,认为党内政治生活可过可不过;有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素质低,搞一团和气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给党的建设带来严峻挑战。

为此,各级党组织要切实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牢牢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上,稳稳扛在肩上,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坚决维护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查处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行为,坚决纠正党内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平庸化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不按时或不认真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严格追究执行制度不力或监督不到位的党组织责任。

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扎扎实实强本领,兢兢业业干实事,使领导干部履好职尽好责,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坚强的政治保证。

(作者单位:海南州委党校)

筑牢检疫防疫“防火墙”保护青海生态安全

李翰明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青海生态环境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全国生态环境的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连线三江源干部群众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这三句话,不仅指出了我省经济发展特点,更提出生态保护对我省经济、民生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期间,围绕青海工作提出“四个扎扎实实”,其中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我们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因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重点是监督指导全省养殖业和屠宰业健康绿色发展,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促进全省养殖业和屠宰业健康绿色发展,加强对它的监督指导,构筑动物检疫防疫“防火墙”,对保护环境资源、建设生态家园,确保全省养殖业安全,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由于养殖业自身特点,以及养殖从业人员环保意识普遍不强等原因,养殖场总给人一种脏、乱印象,这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牲畜健康也存在着一定隐患。我们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间,大家在深入基层指导工作时,总要到养殖场去看看,亲自进入圈棚中,查看动物饲养情况,检查粪便、污水处理情况。对污水污物处理不当的,根据每个地区、每个养殖场的具体条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对于靠近水源地和居民区的,帮助争取项目支持,另选地址重建。

近些年,在我们的大力宣传和整治下,养殖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进入养殖區域,过去刺鼻的气味没有了,成堆的粪便也不见了,养殖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已逐渐下降。自接管屠宰职能后,我们深知,私屠乱宰点不清理,卫生条件差的屠宰场不整改,屠宰行业在大力提倡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根本无法生存,屠宰行业清理整顿势在必行。经历了一系列的整改行动,私屠乱宰点不见了,屠宰场的地面也还原了本来的颜色,绝大部分屠宰场污水污物处理得当,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准确到位,无论是在市中还是城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全省奋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活动的当下,我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全面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当好全省养殖屠宰行业的环保卫士,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出把力。

(作者单位:青海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猜你喜欢
青海
青海草业
大美青海
青海:多措并举抓防治 探索创新促发展
青海:畅享冰清世界新“年味”
大美青海,仲夏之行
青海颂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青海蓝
推动“青海节奏”向“青海示范”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