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微博、微信,展现了最近十余年来最火网络社交平台渐次演变的脉络,重庆市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融入e时代,利用现代技术,网络沟通工具,征民意、汇民智,描绘出代表履职新的时代风貌。
博客时代
(2006年—2008年)
人物一:刘放
2006年,博客之风正盛。在重庆市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刘放等3名市人大代表不约而同地公布了自己的博客,把每天的工作都发布在博客上,与市民一起分享网上两会,探讨共同关注的问题。
从博客上可以看到,1月13日,刘放等代表到学校食堂和餐馆查看粮食浪费情况,令人触目惊心。1月14日,刘放到渝中区某人才市场进行察访,多项正当要求遭到拒绝。
人物二:程贻举
2006年2月27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程贻举开通博客,希望在当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与网民即时沟通,共同探讨,形成良性的互动。
人物三:韩德云
2008年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在人民网开通强国博客。他将第四次提出关于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议案、关于尽快制定和完善虐待儿童罪立法议案的想法在网上公布,获得网民力挺。
微博时代
(2009年—2011年)
用微博在两会互动
1985年4月出生的市人大代表李敏,和很多80后一样喜欢上网,聊微信,刷微博,在2013年参加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时公布了自己的腾讯微博:“lmtj20090729”。她表示希望通过微博互动,将更多的百姓声音带到两会。
作为社区的民政干部,李敏经常碰到一些居民突然患上大病需要紧急救助时,却发现他们的收入水平在政策规定的低收入之外,无法获得救助。因此,她准备提出建议,完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也希望市民在微博上互动提出建议。
微信时代(2012年—至今)
2015年市四屆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利用会议间隙时间,在微信上传递动态、报告消息……
故事一:1月18日下午,市长黄奇帆参加沙坪坝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代表袁小彬审议说,“未来几年,随着入驻重庆的世界500强数量增加,外籍居住人口将呈几何级增长,必将面临就医和子女教育等困难”。
“这个好,非常重要!”黄奇帆当场表示,要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去,积极吸引境外医疗机构开设外资诊所,为外籍人士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袁小彬的这条微信点赞剧增。
故事二:1月22日上午大会闭幕后,市人大代表严琦说,开会这5天,微信朋友圈收到企业家好友、员工好友、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好友点赞上千个。“不少餐饮界的好友还通过微信发来信息,希望我将他们的一些建议形成代表建议提交大会。”
会议表决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最终版本,将“餐饮住宿业止滑回升”的表述,改为“餐饮住宿业扭转了下滑态势”。
编辑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