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2016-04-29 08:32金少凡
牡丹 2016年16期
关键词:金波小金家村

·上·

春天提前来到了。究其原因,是冬天一直都不很冷。我们小金家村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十分快乐。整个冬季都不用穿棉衣。薄薄的紧身衣服裹着,把他们的屁股、腰和胸都勾勒得很好看,很诱人。而老人们却依旧保守,不仅厚厚的棉衣穿在身上,并且还对这样的天气十分担忧。他们时不时地朝天上望望,盼着能有些雪降下来。然而,一冬天都没有,哪怕是零零星星的小雪渣儿都没有。老人们没见过这样的冬天,他们总说不正常,而不正常就意味着要出事。

果然,这一天狂风呼啸,雷声大作,暴雨骤降,我们小金家村顷刻就成了泽国。遍地的水,冒着泡儿打着旋儿,不住地上涨,眨眼间就要漫进屋子里来了。于是,家家户户便忙于疏通水沟。没有水沟的便把大门用土坯或砖头堵起来,拼命地朝外掏水。而老人们则拿起了菜刀使劲儿地把它抛到街道上,双目紧闭,双手合十,念着古老的咒语,欲以止住那倾盆的暴雨,同时避免灾难的发生。乒乒乓乓的菜刀落水声和着此起彼伏的雷声,不绝于耳。

“谁见过这样的春天?”

“怕是真要出事!”

“不是好兆头!”

此刻,我们小金家村几乎所有的人,心里都揣满了担忧。

雷咔嚓一下,在我大哥金波家的房顶上炸响了。整个房子震得跳了起来。床上躺着的老人抽搐了一下。他感觉飘乎乎的不知道身在何处。撕裂了天空的那道闪电让他惊悚异常。他的双手在空中乱抓乱挠了起来。金波见状忙跑近他。他立即死命地拽住金波的胳膊,惶恐地张了半天嘴没发出声音来。金波心里有些慌,忙问他:“怎么了?哪里不痛快?”

老人喘了口气,含混地说了句:“我要走了!”

倏地,金波的头皮麻了一下。他赶紧把老人的手抓牢。老人的手冰凉且僵硬。没有一丝体温。

“有件事,60多年了……”老人用极其微弱的声音,颤颤巍巍地说:“在我心里……是个秘密,我,告诉,你……”

说实话,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刻着小时候我们小金家村的旧时模样。我闭上眼睛总能很清晰地回忆起几十年前它的容貌和格局。每一条狭窄弯曲的街道,每一片夹杂在街道和房屋间的田地,每一户用柴门和低矮木篱笆圈起来的人家。以及早上迎着日出和晚上映着落日的那一缕缕在低矮破旧的房顶上漂浮着的炊烟。我们小金家村不大,百十号人。那时候全村就只有一条能走牛车的土路,凹凸不平,从东到西,贯穿整个村庄。唯一有别于其他村庄的是村西路口的一块石头。被称作了“得求”。“得求”很大。黑褐色。正方形。顶部有无数个洞。内部罅隙联通。这块石头在我们平原地带显得十分特别。至于为什么把它称作“得求”, “得求”为何意,它是哪朝哪代被安放在这里的,作何之用,在没有任何起重设备的年代,它是如何被运抵小金家村的,谁也弄不清。我作为好事者,曾经就此事请教过一位因聪明绝顶而从本村走出去的,在京城教书的先生。可是先生却只告诉我,“得求”的普通话正确发音应为“碓臼”,古时舂米之用,至于其他的问题,他摇头称不得而知。无据可考,不可妄加揣测。

现在,这位先生就躺在了金波的家里。金波把最好的房子最好的床让给了他。

他残喘着,感觉自己的生命之火即将燃尽,因此,他要跟金波说一件在心里藏了60余年的,秘密的事情。

金波管老人叫了声“爸”。

被称作爸的,在北京市户籍登记簿,东城区胡萝卜胡同33号户主一栏上登记为刘广涛的老人闭上眼睛点了下头。他的眼角渐渐地开始发亮,终于聚集成了一滴泪,顺着皱纹滚了下来。

“你,你,你小时候,我……”

刘广涛是前不久被金波从首都北京接到自己家里来的。村里人都说是落叶归根。

这里应该提一笔的是,在他到来之后,好多人都相当诧异地问过我和金波之间的事情。也就是我们俩的关系。他们十分想把我俩搞清楚。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小的村子里。很乏味单调的生活常常会因为一些元素的加入,让人倍感好奇。

我不止一次地跟人们解释过,金波其实不是我亲大哥。现在,村子里特别是镇子上的许多人之所以认为他是我亲大哥,是因为他们被他的名字给混淆了。他金波的金和我金少凡的金让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们是兄弟,是亲兄弟,一奶同胞。其实他金波的“金”和我的“金”本不是一回事。毫不相干。

尽管这么解释,但还是有人不解。他们说:“我们可是一直听他管你妈叫妈的。”

我知道,他们礼貌性的隐晦了刘广涛的名字,隐晦了刘这个姓氏。他们最想知道的是金和刘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奥秘。现今的人,对隐私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无限的想象力。

我该怎么解释呢?

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60多年前,一个小脚儿老太太,手里托着一个猫崽般大小,奄奄一息的婴儿,到处寻找奶妈的那些事情了。岁月,把那些故事封存在了一层一层的尘埃下面。尘埃,年轮似的,越积越深,越积越厚,甚至把村子周边的那几条终日奔腾流淌的河还有偌大的、烟波浩渺的水库都填平了。上面盖起了楼房,铺就了马路,建立了市场。正所谓沧海桑田。因此,好些事情,如果不是刻意地去搅动,翻寻,就永远不会从很深的地方显露出来。

刘广涛准备开始翻寻了。他的思维目前正常。他的意识清醒着。他说:“你,你,你小时候,我……”恰在此时,咔嚓嚓地又炸响了一个霹雳。刘广涛哆嗦了一下,倏地松开了金波的手。

金波也哆嗦了一下。

他姓刘。

都知道金其实并不是金波的姓。他的金和我的金完全不是一回事了之后,当然大家也就知道了我和金波之间到底是怎么档子事了。

他是吃我妈奶水儿长大的。是我妈的干儿子。

“吃奶水儿长大的,当然就不一样了。”大家都那么说,很自然很自豪的样子,就好像当初贡献奶水儿的是他们自己。

金波当然也是这么说。他爸来了之后,他常这么说。尤其是喝醉了之后,他更会这么说。一边哭着,一边说。鼻涕眼泪横流着说。如果我妈适逢正在他的旁边,他还会把头扎到我妈的怀里哭着说:“我生下来只有一块白薯那么大。皮包着骨头。眼睛睁不开。嘬奶的劲儿都没有。要是没我妈,没我妈一下一下的用手指头把奶水儿抹到我嘴里,这么一口一口地喂我,我金波就是有十条命也早就让阎王爷给收走了。”

我妈听到这儿,就会也在眼里涌出泪来,很怜惜地用手胡噜他的脑袋,给他擦眼泪,说:“金波生下来时本来就不足月儿,偏偏他妈还没奶,孩子饿的呀,饿的呀,唉,别提了,连点儿哭的劲儿都没了。他奶奶扭着小脚儿,用巴掌托着他来到我跟前的时候,他只有出气儿没有进气儿。当时见着他的人都觉得他活不下来了。”

我妈每当讲到这里时都会胡噜着我大哥金波的脑袋,都会不住地给他抹眼泪,然后给自己抹眼泪。抹完了,再把他从怀里扶起来。

当然,金波吃我妈奶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在他吃我妈奶之前,我妈曾经生了我的亲大哥,这个大哥只在这个世界上待了四天。金波的奶奶,就是在我妈生产之后的第六天,扭着一双小脚儿找到的我奶奶的,她央告我奶奶能不能让我妈给金波点儿奶吃——当然了,那时候他还没有金波这个名字呢——他奶奶说她知道这个时候提这个事儿伤我妈的心,可是金波的妈几天了一点奶都不下,眼瞅着金波就不行了。他奶奶说:“怎么着这也是条小生命儿啊,可怜可怜吧!”

我奶奶当时有点不知所措。她不知道应该怎么跟我妈说。她只说怕是我妈的奶已经回去了。金波的奶奶就说:“这可怎么办呢?”她急得直搓手,直在我奶奶家转磨磨儿。

他们的对话,我妈听见了。那时,她的奶真的已经回去了。她已经感觉到了。可是,她还是偷偷地把奶使劲儿挤了一下,该着金波的命大,这一挤还就真挤出来了点奶水儿,于是,我妈赶紧朝我奶奶和金波的奶奶喊,让他们快把孩子抱来。从金波奶奶手里接过金波之后,我妈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淌了出来,开了闸似的, 怎么关也关不住。我奶奶知道她是想自己的孩子了,赶紧胡噜我妈的后背,劝她别难过,年轻轻儿的,过年儿还能得一个大胖小子。金波的奶奶也赶紧给我妈擦眼泪,说:“别想那些不痛快的事儿了,不要惊着了,连这点儿奶也回去了。今天这孩子吃你一口奶,他往后,就是你的儿子了。”我妈顾不得满面的泪水,抽泣着就赶紧把奶递到了金波嘴里。可是当时他弱得厉害,给他奶头儿,他却叼不住,反复试了几次,都不成。我妈寻思了一下,就连忙把奶挤出来,沾在手指头上,送进他的嘴里。第一下,金波一点反应也没有。我妈就又沾了一滴,送进他的嘴里。他还是没反应。舌头没动,嘴也没咂。我妈就屏住了呼吸,再沾给了他第三下。在我妈,我奶奶,金波奶奶的急切注视下,金波的嘴唇终于抖动了一下。之后,他用舌头裹了我妈的手指一下,再之后,他的喉咙开始上下滚动。从血液里渗透出来的乳汁,悄然地将生命的信息输送到了他的体内,那扇生死之门渐渐打开。不一会儿,他的肚子里便有了轻微的响动,一阵咕噜咕噜声。我妈止住了抽泣,给他沾了第四下、第五下、第六下。忽然,金波停止了舌头的蠕动,一皱眉一蹙鼻,狠命地嚎哭了起来。这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声啼哭。这哭声,牵着我妈。撕扯着我妈。我妈也忽然嚎哭了起来。刚才好不容易抑制下去了的抽泣,又卷土重来。我妈把金波的脸贴在自己的脸上,失声地喊了声——“儿啊!”

雷声滚过去了。渐行渐远。闪电也显出了疲惫的样子。一下和一下之间的间隔越发长了。

刘广涛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他以为金波仍在他的身边。

他说:“你妈,你妈她……她,没奶……是,是因为……”

金波在屋外没听清他说的是什么,是因为什么。他快速地跑到了屋里,想听他爸继续说。可是他爸已经睡着了。用手试了试,鼻子里气息很平稳。

刚才说的金波吃我妈奶的事情,只是我妈把他喂养大的故事中的一部分,核心的一部分。其他的,诸如金波的奶奶见他孙子砸吧嘴儿吃奶了,并且还嚎哭了,便一头给我奶奶跪下了,磕头如捣蒜,说:“活菩萨啊活菩萨!救命之恩,我们老刘家永世不忘啊!”诸如金波的奶奶跟我奶奶商量,每月给我妈多少奶水钱合适,被我妈听见了,拒绝了。诸如我妈把金波带到一岁多的时候,他忽然病了,瞧了一个多月才瞧好,俩月才好利落了。这么一折腾,金波一下子瘦了不少,小脸蛋儿由圆的变成了长的,我妈心疼得哭了好几天等等,在这儿都没法细说,如果真的细说了,那就成了电视连续剧了。

不能细说是不能细说,可是故事却没有完。

我是说金波的故事。

我是在似懂事不懂事的那个年龄段问我妈那个问题的。

我觉得那个问题不属于什么保密的问题。应该很好回答。可是我妈却跟我变了脸,甚至还伸手扇了我后脑勺一下子。

我忽然觉得有个事情很奇怪,就问我妈:“我大哥一家子是城里人。北京人。他哥,他姐还有他弟,都是城里人,都是北京人。他妈生他们的时候,都是在北京。可是为什么生我大哥时,却在咱们村子里?怎么不在城里?”

我妈听了,就停止了手中的活计,瞪了我一下,说:“大人的事,小孩儿少打听。”

我不服气,又问:“为啥少打听?这不符合逻辑!——我那时刚学了这么个词儿,就臭拽上了——明摆着城里的条件好,乡下的条件差。不选好的地方生,非选差的地方生,还差点要了我大哥的命,为什么?”

我妈就一步迈到了我跟前,伸手扇了我一下,说:“让你别打听就是别打听!打听多了是是非。”

我妈最后又强调了一遍——“以后不许再提这件事了,记住了?”

记住是记住了,可是我始终觉得这不大符合逻辑,是个谜。

金波坐在他爸身边。

他在等他醒来。他答应告诉他60年前的一个秘密。

他本能地觉得,这个秘密一定会跟他本人有关。但是,除了他小时候降生在了小金家村,除了他降生之后他妈没奶喂他,除了他爸一怒之下,把他的户口从北京迁移到了我们小金家村,从而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他想象不出来究竟还有什么事情他不知道。秘密?真的有吗?就是他常常揣测的那件事了?他问着自己。并且试图得到最合理的解释。风吹进屋里来了,窗户的缝隙很大,他开始周身发冷。

刘广涛的身子骤然又抖动了起来。

他一定又是飘乎乎地不知置身于何时何地了。很奇怪,他的手在那一刻为什么会拥有那么大的力量。

“我打死你!打死你!打死你——”他声嘶力竭地喊着,用尽了浑身的力气朝金波的身上打去。

金波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一把攥住了他爸的手:“我问你,我到底是不是你的儿子?你为什么从小就对我那么狠,从小就那么打我?”他也声嘶力竭地朝他喊。

“你不是!”刘广涛咆哮着。那样子,他不像是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人。

“不是?我不是?!”泪水涌出了闸门。金波不愿意让他爸看到。他丢开了他爸的手,转身跑出去了。

村西口,被雨冲刷着的“得求”很光,很亮,愈发的乌黑。金波很快就跑到了那个地方。他默默地掏出一支烟来,靠在“得求”上, 打火机引不出火苗,烟迅速湿透了。他把烟捏碎扔在地上。雨,很快就湿透了他那件已经看不出本色的破旧棉衣。

“得求”上,有许多关于他的记忆。

当然,也有我的。

那个时候,我妈牵着我,时常会站在那上面。踮着脚尖儿,用手在额头上搭着凉棚,努力地把视线从围绕着我们小金家村的芦苇上方越过去,注视着视野尽头的那列墨绿色的火车。我们试图从飞驰着的车身上辨别出车窗,辨别出窗户后面坐着的人,辨别出金波。可是我们什么也看不到。无论是窗户还是人。火车响着汽笛,喷着乳白色的浓烟,瞬间消失了。我妈把我的手愈攥愈紧,手指头都攥红了。可是我们谁也没有意识到。

“回去之后嘴甜着点。记住了?”

“得求”每次都是我妈和金波的分别地点。

我妈给他的口袋里装上五块钱,按一按,之后整理一番他的衣裤,第一百遍地嘱咐:“回家见了爸妈赶紧叫,使大劲儿,叫出声儿来,说我错啦,我跑我干妈那儿去让您们操心了。说我往后再不敢了。”

他奶奶给他的口袋里塞进去几块白薯干,按一按,之后整理一番他的衣裤,第一百零一遍地嘱咐:“往后不管大人说什么,不能拧着来,心眼儿活泛着点儿,你爸要是再打你,你就赶紧求饶,说好话,跟你兄弟学学,会说话儿,会哄大人,说我再不敢了,说我改。千万别等着挨死打,记住了?”

金波不住地点头。点头。再点头。噙着眼泪。

分别的时候到了。

他松开了我妈。我妈也松开了他。朝他挥挥手,示意他走吧,去火车站。金波倒退着走了几步,之后半转过去身子又走了几步,见我妈不住地朝他挥手,让他快些走,就把身子完全地转了过去。可是忽然间,他停住了。他哭着跑回来,说:“妈,我不想走。你就让我留下来,跟你在一起行吗!”他说:“妈,我求你了!”我妈赶紧上前抱住他,把他搂在怀里,我妈说:“波儿啊,不是妈不要你,妈也知道你在北京受委屈,妈也心疼你,你一走妈就跟摘了心摘了肺似的不好受,只是咱们农村不出息人,在咱们农村待着没前途,干一天活儿还混不上一碗饱饭吃。”金波就说:“没出息,吃不饱饭我自己乐意。没出息吃不饱饭我也不愿意回北京。”他奶奶听了,忙扭着小脚儿走过来,胡噜他的脑袋说:“波儿啊,去吧。那儿是你亲爹亲妈,你在这儿,情理上说也不通。波儿,要懂事儿。你在北京好生上学,上出学来,你才会有出息。跟你爸似的。你爸就是上出学来,从咱们小金家村走出去的。你在咱们家能有个什么好儿啊,一身土一身粪,一脑袋高粱花儿,赶明儿连个媳妇都说不上。你干妈和我都是为你好。你回去忍着,等长大了,你爸就不能再打你了,他也打不动你了。到那个时候,你就熬出来了。赶明儿,自己成个家,好生过日子。”说着,他奶奶就开始哭了,她一面哭一面把脸朝向了北京的方向,骂道:“那几个小王八羔子,尤其是那个最小个儿的,不是东西,整天合起伙来整治我们波儿,他爸下班一回来就上去编排我们波儿,说他这不好那不好,他爸一听就来气,来了气就打我们波儿。”说到这儿,他奶奶就再说不下去了。

雨,打在“得求”上溅起了一片片水滴。一颗水滴打进了金波的眼睛里,他眨了眨,抬起手来擦一擦。其实,他的眼睛里此时此刻,并不止这一颗水滴。

“得求”上,记忆着他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许多事情。包括他的那次走向死亡前的诀别。

其实,金波那时候时常挨打,是我许久都想不明白原因的一件事情。

我问过我妈多少次:“我大哥的爸,为什么老是打他?”

我妈说:“跟你说过了,闲事小孩儿少打听。”

我说:“这不是闲事。是我大哥的事。”

我妈就停住了手里的活计,瞪着我,问:“谁家小孩儿不挨打?你不挨打吗?你爸不也是老打你吗?那天还要拿棍子打你呢。”

我一时无话可说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就又问:“他爸为什么不打其他的孩子?单打他?他到底是不是他爸亲生的?”

我妈立即就严肃了,一巴掌扇在了我的后脑勺儿上,说:“别瞎猜,别胡说。小心惹是非!”

啥是非呢?我不懂。

金波上中学之后,开始频繁地往我家跑。只要一挨打,就从家里跑出来,跑到我家。

他第一次跑回来,闯进我家门时,我和我妈谁也没认出他来。以为是个“花子”。我们小金家村把要饭的称作“花子”。打发“花子”的办法是绝不能让他们进屋,一是怕他们进屋耍无赖,二是怕带来晦气。因此,见一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孩子钻了进来,我妈就赶紧起身拿了一块棒子面烙饼塞给他,然后把他往外轰。他不走,叫了声妈。我妈板着脸,问:“哪儿来的这么个孩子?饭也给了,怎么还不走,跟我叫什么妈?叫妈,叫奶奶也就这么一块棒子面烙饼,多了没有,我们还没得吃呢,快走,不然我找棍子了!”金波咕咚一声就跪下了。他说:“妈,是我!金波!”我妈听了,先是一愣,之后忙用手把他脸上的污垢胡噜一把,终于认出了他。

“儿啊,你怎么成这样子了?”

“妈,我又挨打了!我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出来找你!”

我妈和金波迅速地抱在了一起。两个人都痛哭流涕。

我妈撩开金波的衣裳,看见他身上一条子一道子的血印儿,就咬着牙说:“怎么那么狠呢?怎么能下得去手呢?往后跟着妈吧,不回去了!”

金波舔着脸上的泪,说:“嗯,妈!”

俩人哭了一阵子,我妈让我赶紧给金波去烧洗澡水,她忙着给他去做饭,洗衣服。

因为没衣服可换,金波洗完澡,就躺在炕上披着被子。

我妈在炕下面烧火,问他:“波儿,这么老远,你是怎么跑回来的?”

金波从被窝儿里伸出脑袋来,说:“一路扒火车。”

“要是被人发现了呢?”

“就轰我下车。”

“轰下来怎么办?”

“我再找机会扒。”

“走了几天?”

“两天。”

“不担心迷路?”

“不担心,顺着铁道线走,迷不了路。”金波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在炕上坐直了,又说:“我老远的就看见咱村西口上的大‘得求了。看见它,我心里就踏实了。就知道到家了!”

听着金波的叙述,我妈忘了往灶膛里添火,红红的火苗儿窜了出来,舔着灶台,把我妈和金波的脸映得通红。

后来,我长大了,学会了看地图,我拿尺子量了一下,又按比例尺进行了换算才知道,从北京市东城区胡萝卜胡同33号,到我们河北省忻城县张八屯公社小金家村大队,直线距离是288公里。我们小金家村到忻城县火车站是10公里。金波从家里跑出来时,身上没有一分钱。这段路程,想必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历尽了艰辛。

金波第一次从北京跑回来的当天,他爸给公社打去了电话。之后,他爸便赶回来,把他接回了北京。怕他回去挨打,他奶奶也跟了回去。把我大哥送走之后,我妈心里一直空落落的,浑身软塌塌的,好几天打不起精神。到后来他再跑回来,他爸便再不来电话,再没来接,都是他奶奶扭着小脚儿到我家来,催着金波赶紧回去,说这是他爸说的,必须回去上学。后来,金波对跑回来的这条路更为熟悉了,于是,跑回来的频率就更高了。一挨打,他就往我家跑。一来二去,他爸烦了,一赌气,干脆就把他的户口给迁到了我们小金家村,迁到了他奶奶家。

在公社办迁移手续时,他爸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 “你不是觉得这儿好吗?那你就在这儿呆一辈子吧!”他爸把手续办好之后,走出公社的大门时,做了一个要扇金波嘴巴的手势之后,指着金波的鼻子这样咬牙切齿地朝金波喊道。

当时围观的人很多。在我们小金家村乃至全张八屯公社,乃至全中国,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谁乐意把城里的户口迁到农村来的,还从来没听说过有谁不乐意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愿意到农村来当农民,受苦受难的。因此,大家早早的就堵在了公社门口看新鲜,就像现今人们围追堵截地看影星和歌星。

金波他爸的那句话大家都听见了。在好长时间里,我们小金家村的人,乃至全公社的人,都把这句话当做了流行语挂在了嘴边上。人们不住地学着金波他爸当时的神态和北京的京腔儿。村子里,跟我这般大的孩子们,更是得到了卖弄的机会,轮番站到大“得求”上,模仿金波他爸进行很夸张的表演。

这种表演从金波回到我们小金家村之后就成了保留节目。因为金波也是一口京腔,好长时间之后都改不过来,都学不会我们小金家村人的语音语调和语言。比方,我们村里人拖着长声儿,很抑扬顿挫地说“刚能儿”,他非说“刚才”,没有一点点韵律。我们村里人很婉转迂回地说“得个竟儿地”,他非说“故意的”,没有一点点曲折。我们村里人祖祖辈辈都习惯了说“豆是”,他非说“就是”,舌头打不了弯儿似的,非常另类,非常可笑。不仅如此,他还会经常制造些笑料出来,让大家想不笑,想不学他都很难。比如,他刚回来时,跟着大家一起出工,看到所有的牲口嘴上都带着笼头很新奇,于是张口便问:“怎么这驴还戴口罩儿啊?”比如,他看见牲口的尾巴下面挂着粪兜儿,慌忙跑到生产队长跟前去汇报,说:“队长同志,阶级斗争新动向,有坏分子搞破坏,把驴的围嘴儿挂到屁股上去了!”再比如金波新婚之夜,他媳妇的那句话——“别碰我,我有了!”都很值得让人们站到大“得求”上去模仿,去表演,而每每这样的模仿和表演都会让在场的村民笑翻了,直至笑到肚子痛,乃至呕吐为止。然而,这样的模仿和表演,现在细细地回想起来,却让人很心酸。虽然从总体上说,我们小金家村的人都很爱热闹,也都很爱制造热闹,模仿和表演金波的一些笑料是善意的,可是大家都忽略了金波当时的感受。特别是那句“别碰我,我有了”很伤人。金波缺乏农村生活的常识,不懂给牲口戴笼头,是为了防止它干活儿时偷吃庄稼,因此把笼头说成了口罩;给牲口戴粪兜儿,是为了收集它的粪便,种庄稼,因此把粪兜儿说成了围嘴儿,这些固然好笑,可是那句“别碰我,我有了!”却是一把杀人的刀子,直捅进他的心窝儿。

那句话,那件事情,抑或说那样的模仿和表演,或许就为后来金波选择了告别人生舞台这条道路,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那句话,那件事,自然跟金波婚姻有关。

金波的婚姻过程的艰难,让所有的人都没想到。

他奶奶没想到。我妈也没想到。

我自然更会想不到。因为按照常规来说,金波的条件当时在我们小金家村应该是最好的。即便不是最好的,也是相当好的。当时我们农村的大姑娘找对象首选是在外面当工人的(我们小金家村管在外面工作,无论是工人,干部,教师,军人都通称之为工人),再次,就是父母在外面当工人的。无疑,金波是属于家里面有人在外面当工人的优裕户。况且,他奶奶在我们小金家村所拥有的是一所相当大的宅子,前后两个院落。

在这里还要顺便说一句的是,我们小金家村人结婚都要早于婚姻法规定的年龄。全国各地的农村大概也都是这样。因此,中学时期回到了我们村子的两三年之后,金波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并且,这个年龄,不容错过。一旦到了18岁还找不上对象,那么他就有可能打一辈子光棍儿了。

金波恋上的第一个人,是个知青,叫佟岚,也是北京人。比金波大三岁。在我们小金家村,并不忌讳女人比自己大两三岁,因为我们这里素有“女大二抱金棍儿,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可是两个人没好多久,便被女知青的爸给拆散了。她爸特意从北京跑到我们小金家村来了一趟,在我家跟金波谈了半天。女知青的爸走了之后,金波就主动地跟女知青拉开了距离。半年之后,女知青被他爸运作回了北京。临走时,两个人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那次抱头痛哭之后,听说他们有了一个孩子,但事实具体是不是这样,没人考证。金波也缄口不言。即便是后来他老婆拿着农药威逼他,他也没吐漏过一个字。

这之后,我妈又帮着金波介绍了第二个人。是她娘家村子的。起初姑娘听了金波的条件很高兴,马上和金波见了面,之后又换了手绢儿。我们小金家村的规矩是男女恋爱,在结婚前一共见三次面。第一次,相亲。相中了之后见第二次,换手绢。换过手绢便视为订婚了,然后再商议见第三次,这次为买嫁妆。金波在和姑娘第三次见面时,就把她带到了到北京。可是来到他家后,他的哥,姐和弟没有任何表示,他父母也没给一分的嫁妆钱。只说明了他们已经脱离了父子关系。原指望着嫁给父母在外面当工人的男人的姑娘及其失望。再细细一想,金波在城里长大,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农活儿什么都不会干,他奶奶家成分还很高,是地主,将来不会有好日子过,因此,从北京回来之后姑娘就退还了金波的手绢。

姑娘退手绢的事很快就在我们小金家村传开了。大“得求”上的表演会把事情添枝加叶地传播得很远。很广泛。

这事之后,金波的条件便一落千丈,降到了全村的最低点。

他的婚事便成了一个老大难。

后来金波能找到老婆,还多亏我妈的足智多谋。另加一副他奶奶的松木寿材板子。

金波奶奶的出身,他爹妈不认他这个儿子还有他自幼长在北京,这些都是无法改变了的。他没有体力干大田里的活计,也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可是我妈考虑他上过学,有知识有文化,做些用脑子有技术的活计,应该比别人来的快些,灵便些。就好比我们现在常说的田忌赛马。于是,我妈便让金波拜师学了种菜。拜师时,我妈杀了我家一头未成年的猪,猪肉除了留出一部分来请师父吃饭之外,其余的都卖了钱,给师傅买了礼品。心痛的我奶奶胸口疼了好几天,气短胸闷喘气不匀。好在后来金波没有辜负我妈。他种菜的技术学得很快。不过,在经年累月侍弄菜,浇水施肥的劳作中,他被太阳烤得又黑又瘦,俩手布满了老茧,完全跟我们小金家村的人没任何区别了。在娶妻生子多少年之后,我听我妈问过他这么一句话:“波儿,后悔不?”金波低着头,两只已经变得相当粗糙的手相互搓着,不说话,但是表情却很复杂。于是,我妈就没再问。兑了盆温水,开始帮助他泡手。很仔细地用洋胰子把他指甲缝儿里的污垢洗净,然后再帮他搽上雪花膏。我妈给他洗手,铰指甲,搽雪花膏时,他始终不说话,但表情依旧很复杂。我凭直觉知道他肯定特后悔,不仅我这么认为,我们整个小金家村的人也都这么认为。他后来出了那次卖猪的事情,之后,他选择了死亡,应该就是最好的佐证。

金波卖猪的事情说起来属于偶然,可是导致的结果却又实属必然。

还记得人们在我们村西口大“得求”上表演时学的那句“别碰我,我有了”的话吧?那句话是金波新婚之夜,跟我一般大的那帮孩子们躲在新房窗户底下听窗根儿时偷听来的。那句话被传出去之后,给金波的打击很大,让他在我们小金家村一下子没了尊严。男人没了尊严,就像一头被劁了的猪,从此便没了底气,是一件及其可怕的事情。后来,他终于知道了那个人。歪子。他们两个人之所以没能走到一起,是因为歪子家的条件全村最差。兄弟五人,只有两间茅草房。而她的爸正在重病之中。金波的奶奶为了让金波娶到老婆,只得把给自己百年之后预备的松木寿材给卖了,给她爹治了病。

金波其实知道了歪子之后,也并没有做出怎么样的事情来。跟老婆还照常过日子,在外人的眼里,一切正常。但是,他的心里却总是有阴影。尽管暗自跟歪子较着劲儿,可是事事处处他总觉得自己矮他三分。还没争斗,就已经败了阵脚。秋收的时候,牲口不够使唤了,就要人来拉车。金波本来身子骨儿就单薄,歪子却偏要金波驾辕。金波明知道他是在欺负自己,可为了争面子,就答应了。金波抄起大车车把之后,歪子就开始使劲儿往下一把车屁股,大车失去了重心,猛地一下子就把头挑了起来,金波坐了火箭,被抛到了空中,然后摔在了地上。事后大队扣了歪子的工分儿,给金波补贴了营养费,算是给金波挽回了点颜面。可是这次卖猪,却让金波感觉,歪子不仅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并且还把他发烫的脸,装进了他的裤裆。更重要的是,也让他奶奶的愿望泡了汤。

卖猪是我们小金家村每家每户的一项顶尖大事,也是对一个男人综合能力和水平的考验,把它比喻成当今的高考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农户们在自己都吃不饱的状态下,养一口猪不容易,同时它也是农户一年当中的所有或是仅有收入。所以在卖猪时,人要精明,要能说会道,要会见机行事,要会讨价还价,必要时还得死皮赖脸。因为一级标准的猪和二级标准的猪在收购价格上是相差很大的。卖好了,二级的猪,卖上了一级价格,卖不好,一级的猪,只能卖上二级的价格。并且,在卖猪时,还得掌握好一项技术——出发前,让猪尽可能地多喝水,排队卖猪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让猪把喝进去的水尿出来。

金波家的猪看个头儿,应该有一百八十多斤了。金波的奶奶就商量着让金波把猪给卖了,再给自己买一副松木寿材。金波的奶奶早在心里算好了,他家的猪一百八十多斤,再喝上水凑足二百斤的整数儿,按一级价格卖出,正好能换回那副寿材。

金波去卖猪,碰巧赶上了歪子也去。两个人前后脚儿。歪子在前,金波在后。原本要是两个人各卖个的,也相安无事,可是歪子却偏要生出是非来,在金波不停地用小棍儿敲着猪的生殖器,以防它憋不住,把喝到肚子里的水给尿出来时,歪子却在金波的猪旁边猛地跺了下脚,把那猪吓得打了个激灵,这一抖,它便再憋不住了,把喝到肚子里的水,哗啦哗啦地跟浇地似的,都尿了出来。脱了水的猪不仅损失了分量,同时因为肚子扁了,露出了肋骨,公社收猪站的人斜眼一看便定为了二级。

金波奶奶的寿材没换回来!

金波觉得自己没能耐,无颜面回家面对奶奶。

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永远都要败在歪子的手下,无翻身之日。

他知道猪尿尿的事情,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编排成故事,在大“得求”上被尽情表演。

他把卖猪的钱压在了自家的窗台下面,悄然地朝着村外的水库走去。

路经村西口的大“得求”时,他朝它看了一眼。

·下·

天气依然很怪。让人琢磨不透。

雨停了之后太阳出来了,可是晴着天,却咔嚓嚓地又有好几阵子霹雳在头顶上炸开,大有要把我们小金家村当头劈裂了的势头。整个村子都被雷声震撼了,老人们赶紧关门闭户,禁止在屋里憋了许久、跃跃欲试准备上街疯跑的孩子们出门。他们深信,这样怪的天气,不是好兆头。

霹雳震响的时候,金波的爸又浑身抖动了起来。他瞪着眼睛,俩手在空中乱抓。金波以为他又要打自己,忙地躲了。可是他爸却没有那么做。乱抓了一阵子,开始大喊——“混蛋,你们都是混蛋,一群混蛋!”

他这是在骂他其他的孩子。金波知道。他们把他的心伤透了。他们对他置之不理。每天无论谁值班,都只是在他的床头上放一块面包、一杯水几粒药就再不露面了。但是,这是自己所管不了的事。在他们的眼里他根本就不是这个家里的人,没有说话的份儿,因此,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他爸接到自己家里来护理。他们自然很高兴。一个大包袱终于甩脱了。那天他让我开车接他爸回来时,他们破天荒地跟他说了许多感激的话,并且还佯装着要请我们吃饭。几个人伸手指着不同的方向,说去饭馆去饭馆,可是谁也不挪动身子。

刘广涛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很快,又昏昏睡去了。

金波惦记着院子里的菜,忙给他爸把被子盖好,走到了院子里。在这个大开发大改革的年代,为了GDP,为了把“县”字改成“市”字,忻城县政府把县城周边十五公里范围之内的土地都征用了,用作了房地产的开发。由于位于北京的周边,房子每平方米已经卖到了七八千块钱,并且仍有上升的空间。农民没了土地,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村子里的老人们则整日无所事事。金波很感激他奶奶给他留下来的这个大院子,两亩地的面积,种种菜,种种瓜,再养养鸡鸭,他觉得自己很充实。农民有土地自然就很踏实。

菜已经被大雨冲得不像样子了。西红柿、黄瓜、茄子都被洗劫了,倒在了泥里。佟岚那块地里的菜要稍好一些。她种的都是矮棵的蔬菜。菠菜、青蒜,还有韭菜。

佟岚是前些年的时候,跟随一批当年的知青回到我们小金家村的。算是旅游,算是寻梦,也算是看望以及慰问。她先来到了我家,看了我妈。我知道,她其实特想见我大哥金波,特想知道他的情况。于是,少时停顿,我便把她带到了金波家。

路过村西大“得求”时,她很惊讶,说:“这东西还在呢?几十年了,咱们小金家村,就是它没有任何变化。”

去金波家的一路上,佟岚看着村里一幢幢各式各样的楼房都很兴奋,她不住地问着金波的近况——盖楼房了吗?几个孩子?靠什么生活?可是见到两鬓斑白,满脸皱褶,被太阳经久暴晒抽去了水分干瘦黧黑的金波的一刹那,我看见她的眼睛里立即就湿润了起来。

佟岚这次回村没多久,镇里来了从上面下发的红头文件,金波被落实了政策,享受知青待遇,享受医保,享受退休金,退休金从他55岁开始补发。金波拿到了这个文件,激动得不能自已。他闭着双眼流了半天的眼泪。眼泪流完了,他把它擦了,就去看望了我妈。之后,我们俩又去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奶奶。金波跪在坟前,眼睛里又涌出了泪水,他对着墓碑,跟不识字的奶奶说:“奶奶,你看看这文件,看看!”他说:“奶奶,我补发的钱,足够给你买一副上好的松木寿材了!”

转过了年的春天,佟岚和家人又来到了我们小金家村。儿子开车。那天,他们直接把车开到了金波家。金波起初见到佟岚的丈夫和儿子时,慌乱异常。他赶紧给我打电话,语无伦次,说:“少凡,你赶紧过来!佟岚回来了。咱们吃饭。你去订饭店。”

我听电话里传来了佟岚和她丈夫的声音。俩人忙阻拦,说:“不吃饭店,吃自己家种的菜最好。新鲜,绿色,无污染。”

佟岚还说就喜欢吃我妈做的疙瘩汤,还有贴饼子。

那天中午,我们就吃从金波地里摘下来的鲜菜,吃我妈做的疙瘩汤和贴饼子。

吃饭的时候,金波依然很拘束,很紧张。他的眼神儿老是躲躲闪闪的,不敢看佟岚的丈夫,更不敢看她的儿子。于是我只好举起了酒杯,跟佟岚的丈夫碰了一下,说:“孙局,非常感谢,要是没有您,我大哥的知青政策永远都落实不了。”

佟岚的丈夫很有风度地笑了笑,指着桌上的小葱拌豆腐说:“小菜一碟,不值一提。”

我说:“您给我大哥办这件事,一定花费了不少,这花费我大哥说应该他出。”说着,我便从金波手里接过一个很厚的信封,递给佟岚的丈夫。

佟岚的丈夫忙挡住了我的手,说:“还是那句话,小菜一碟,不值一提。这事咱不提。不提。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说。”

席间,佟岚挽着我妈的手,带着儿子出去了一趟,佟岚的丈夫就借这个机会跟金波说:“佟岚跟我说了你们那段很青涩的经历。怎么说呢,我非常敬重和感谢你。我敬你。我要说的话全在酒里,都是男人,你懂!”说完,就跟金波使劲儿地撞了下酒杯。

那次回来,佟岚决定在忻城县的开发区买一套房子,并要在金波的院子里挑一块地种。她说地种什么她做主,日常管理归金波。她每月给金波工钱。金波摇手不要。说:“地你喜欢哪块,随便挑。”于是佟岚就挑了靠墙根儿的那块。

那里,是她当年临回北京之前,和金波抱头痛哭的地方。

院子外面乱哄哄的。先是汽车的声音,后又有不少人在说话。在吵闹。随后,大铁门被拍得山响。

“开门!”

“开门!”

“金波!”

京腔。金波知道是谁来了。

“老头儿住哪屋儿?”把铁门打开,金波的哥,姐,弟一拥而入。“说啊!”他们异口同声地问金波:“老头儿在哪屋儿?”

金波知道他们是为了那个存折来的。

前几天先是他大姐给他打来了电话,问他知道不知道老头儿还有个存折。之后是他大哥,再之后是他弟,都是问同样的一个问题——老头儿身上有没有一个存折。裤子里或是上衣里。让他好好翻找一下。并且,千万不要告诉别人。金波一律回答:“没看见。不知道。”他们都表示不信。

金波的姐,在往刘广涛躺着的屋里走时,轻轻地拽了金波一下,示意他跟她走。她假意地大声问金波厕所在哪儿。金波指给了她。她要他带着去。跟着金波往厕所的方向走了几步,见两个弟弟已经走进了那间屋子,她赶紧拽住了金波。低声问:“你真的没见过一个存折?”

金波还是说:“没有。”

“你没找找?”

金波说:“没有。”

“老头儿也没说过?”

金波摇头,说了第三个没有。

他姐看了看他沟壑纵横没有表情的脸,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准备往那间屋里走时,他姐又站住了,很耐心地说:“实话跟你说,老头儿一定还有个存折。他在一个日记本里有记载。上面有八十万块钱。你呢,拿着这个存折一点用都没有。老头儿的身份证在我们手里。没有他的身份证,你取不出来钱。他的身份证锁在一个抽屉里。我们三个人锁了三把锁。必须三个人同时把锁打开,才能取出身份证。所以,你还是应该把存折给我。”

金波没再搭理她,他转身走向了菜地。

他姐迟疑了一下,跟了过来,蹲下身子,一面帮他扶倒在泥地里的菜一面说:“你把存折给我比给他们俩要好。我拿了存折,钱能花在老头儿身上。剩下的将来再分配也会分给你一份儿,如果他们俩拿到了,一分钱也不会给老头儿花,一分钱也不会给你。”

金波还是不说话。他懒得跟她说话。他之所以把他爸接到自己家里来,就是因为他懒得跟他们说话。

“存折一定在你手里。”他姐说:“你看这样好不好,你把存折给我,我保证把钱分给你三分之一。”

金波用手腕子抹了抹额头上的汗,问:“你不是说你们把爸的身份证锁在抽屉里,锁了三把锁,一个人是没法拿出身份证来的吗,那你怎么取出这笔钱来呢?”

金波的姐似乎是觉得金波此时已经动了心思,于是眼睛立时就亮了起来,她立即贴近了他的耳朵,悄声说:“我偷偷地配了他俩的钥匙!”

刘广涛躺着的屋子里传来了他两个儿子的喊声。

大儿子喊:“爸,老爸,你醒醒!醒醒!我来看你了!”

小儿子喊:“爸,你是不是还有个存折?你日记本上记着呢,编号是007701。”

刘广涛似乎是听明白了,金波和他姐听到了他爸的回答声:“是……是……”

金波的姐蓦地站起身来,朝屋子跑去。

金波继续扶倒在泥里的菜,在心里笑着他姐。

如他所料,他姐刚跑进那间屋子,他爸已经又昏昏睡了过去。他听到他们三个人在屋里不断地喊叫他爸的声音。

金波摇了下头,朝泥地里吐了口唾沫。

过了一会儿,金波的大哥从屋里走了出来,他问金波厕所在哪儿。金波抬手指给了他。他要求金波带他去。

两个人一起走进了厕所。他大哥尿着尿,跟他说:“我知道,存折肯定在你手里,这样,你把存折给我,我绝亏待不了你。咱们都是男人,站着撒尿,说话绝对算话。”

金波尿完了,走了出去,大哥赶紧也收住尿,抖了抖,拉着裤子的拉锁,跟了出来。他问:“她刚才是不是也问你存折的事了?”

金波说:“是。”

“千万不能给她。”大哥说:“她现在拼命地想得到这笔钱。她儿子欠赌债,好几百万,被追杀呢!她要钱保她儿子的命呢!”

大哥递给了金波一支烟,很讨好地给他点上。

金波没抽过那么好的烟,被烟呛了一下,他眯着眼睛看了看烟的过滤嘴儿,问:“你怎么才能拿出爸的身份证来呢?”

大哥给金波捶着后背,把嘴凑近了他的耳朵,悄声说:“我配了他俩的钥匙!”

“怎么能配呢?”金波故意装作不明白。

“这还不容易,现在修锁配钥匙的满大街都是。”他大哥告诉他。

到了傍晚,金波的弟来到了我家,他给了我一个礼包,稻香村的糕点和北京烤鸭以及京八件儿。看到这么些东西,我异常感激,忙用袖子擦了擦沙发,请他入座,并拿出了平时不舍得喝的好茶叶,准备去给他沏水。

金波的弟拦住了我,说:“待不住,只问你一件事情。”

我说:“啥事儿,你说。”

他问我:“金波跟你说没说过我爸有个存折的事情?”

我摇头说:“没。”

“真的没?”他表示不信。

我说:“真的没。”为了让他相信,我甚至摊开了双手。

“肯定没?”他再次确认。

我说:“肯定没。”我也再次确认。

他就说:“怪了。邪了门儿了。”临走时,他给我留了电话号码,说:“求你去问问金波,金波肯定能跟你说实话,有了结果,赶紧打电话告诉我。”最后又补充了一句:“我绝亏不了你!”

天黑了之后,我去金波家,想把他哥、姐、弟请到我家去吃饭。我妈把菜都炒好了,还做了疙瘩汤。在她的印象里,北京人似乎都爱吃那东西。

金波仍在地里。菜刚扶起来一半。他让我赶紧搭把手儿,不然明天日头一晒,地一干,没扶起来的菜就完蛋了。我说:“妈要请他们吃饭。”他头也没抬,说:“早走了!”

我只好跟他扶菜。我问他:“真有那么个存折吗?”

他不说话。

“在你手里?”

他刚要说什么,就听屋里他爸喊他的名字。我俩慌忙跑进了屋儿。

“波儿——”他爸张着大嘴,眼睛朝电灯泡直愣愣地瞪着。“那件事儿,60多年了,一直在我心里,是个……秘密……我,我告诉你……”

一阵拍门声咚咚咚地响了起来。金波的爸惊慌失措地开始乱喊。我以为是金波的哥姐弟们又回来了,忙跑去开门。却没想到,拍门的竟是歪子。

“金波在不?”他问我。

由于过去的那些事儿,我一直不爱搭理他。不爱看他那张脸。便很冷淡地问他:“有事儿吗?”

他赖皮赖脸地讪笑着,说:“走,叫上金波,上饭店,喝酒去!”

歪子想求金波为他办件事。

他说出那件事情的时候,我真想问他还要不要脸。可是,金波却用眼睛制止了我。

金波自从那次因为卖猪的事情跳水库自杀被救上来之后,就脱胎换骨般地变了一个人,变了一个活法。他忽然之间便豁达恬淡了起来。他不再和任何人计较任何一件事情。

他是在我妈搂着他冰凉的身子哭着喊着他的名字时,忽然睁开的眼睛。他叫了声妈,说:“我回来了,你老别着急了,我再不走了,再不干傻事儿了。”说着,就从水库边上站了起来,脱了衣裳,拧干了水,再穿上,跟着我妈就回了家。

喝着我妈给他煮的姜糖水,他抹着脑门子上浸出来的汗,说了他在水底下见到的事儿。他说,他见着阎王爷了,阎王爷一点也不可怕,特和善,慈眉善目的。

他问我:“叫什么?”

我回答说:“叫金波。”

他问我:“谁让你来的?”

我说:“不知道。”

于是他就让小鬼儿拿来了账目查看。找到我的名字之后,他说:“你不该来啊,还有一个老爹40年之后等着你伺候呢,你还有66年的阳寿呢,回去吧,你干娘在上面等着你呢,老人家都急坏了。以后遇事要想得开,这样,我给你一颗开心丸,你吃了它,世间万事你就都能看得开,想得明白了。”

金波被救上来的第二天便跟媳妇商量离婚的事,他说:“我知道你的心里一直有歪子,强扭的瓜不甜,不难为你了,你就去跟他过吧。”

金波媳妇非常感激,但是心里又觉得过意不去,就问她爹治病花的那些钱怎么办?

金波说:“没事。钱的事不提了。”

金波媳妇临走的前一夜,要从自己的屋子里搬来跟金波一起睡,她说如果不这样,觉得对不起金波。金波想了想说:“不了,一个人睡,习惯了。”

金波媳妇成了歪子媳妇之后,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本来就是他们俩的。跟金波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别碰我,我有了”这句话早已经传扬了出去,因此,这孩子的出生,没再引起我们小金家村人的任何议论。

歪子这回找金波帮忙,是想让他帮着把这孩子办成北京户口。他说出来的办法看似顺理成章——金波有了知青的身份,按照政策,知青的子女可以办回京城落户,而歪子这个儿子则完全有理由说成是金波的儿子。他说:“你儿子和我儿子一起办到北京,小哥儿俩将来还有个照应。”

我真想一口唾沫啐到他脸上!

“谁跟谁是哥俩啊!?”——我心里骂,这他妈的苍蝇见个缝儿就想着下蛆!

金波看出来我的脸色不太友好,便让我先回家吃饭。让我跟我妈说,他一会儿就到。随后就跟歪子说:“这倒真是一个好办法。不妨一试。不过办回北京得有户口的落脚地,我从小就被迁出来了,现在要让两个孩子回去,我不敢保证我哥我姐还有我弟他们同意不同意。再说,孩子不光是把户口办过去,往后还有住呢?你容我想想办法。”

金波想问问佟岚她那块地里补种点儿什么。可是电话打过去却一直没人接听。

他来我家吃饭时问我:“电话总没人接会不会是佟岚有什么事儿?”

我说:“你尽瞎操心,现在的人,换个手机号跟换件衣服似的那么随便,备不住她好几个手机,好几个手机号呢。”

他说:“也是。”

吃着饭,他说他想去趟北京,去帮着歪子办那件事儿。我乜了他一眼,没说话。他补充了一句:“还有我自己的儿子呢。一只羊是放,俩羊也是赶,多费不了什么事儿。”

这时候,金波的弟给我来了电话,他问我:“事情怎么样了?”

我一时想不起来他问的是什么事情,就问他:“什么事情来着?你给我提个醒儿。我这人记性拙。”

金波的弟显然是有些不太满意,就大声说:“存折,存折!”

我看了一眼身边的金波,说:“想起来了,你让我问金波你爸有没有个存折在他这儿对吧?正好金波就在我这儿,你直接问问他。”

金波很不情愿地把电话接了过去。他跟他弟说:“不知道存折的事。”

他弟说:“不可能,老头儿有记录,写在日记本上呢,编号007701,怎么会没有呢?”

金波说:“真的没有,即便是有,我拿着它也没用,也取不出钱来。身份证在你们手里。”

我在旁边插嘴,说:“既然知道有这么个存折,又知道编号,直接去银行挂失不就完了吗?”

我听他弟在电话里说:“去过了,几家银行都去过了,但是那个编号不是银行的编号,是老头儿自己的编号。”他说:“金波,存折就是在你手里,你甭装丫的!我早就看出来你小子居心不良了,要没有这张存折,你能把老头儿弄你那儿养着去吗?小时候他老是打你,还把户口给你迁走了,要是没这张存折,你会那么孝敬他?你恨他还来不及呢!跟你说,你要是敢把这八十万独吞了,小心我找人弄死你!我可是在大狱里待过的,黑道儿上的哥们儿有的是,他们整天闲得手心痒痒,正愁没地方出手呢!”

我听他在电话里越说越不像话了,就一把把手机抢了过来,我想跟他说金波之所以把你爸接过来,是因为你们几个不尽孝心,虐待老人,是因为金波自从那次投水自杀被救上来之后突然活明白了,心量放宽了,不再计较任何事情了。可是我对着电话张了张嘴,却没把说话说出来,因为我们小金家村有这么句老话儿,宁跟明白人打顿架,不跟糊涂人说句话,我忽然觉得,跟他说这些简直是对牛弹琴。他们这些人已经都被钱给折腾疯了,根本就听不懂人话了!

佟岚还是联系不上。手机已经停机。

金波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他说:“我必须去趟北京!”

我说:“你这纯属瞎捣乱!”

他问我:“怎么是瞎捣乱?”

我说:“佟岚他老公是局长,即便是佟岚有什么事儿,他都能给她办妥了,摆平了,你去干嘛?你一个老农民,能帮什么?不添乱就是好活!”

金波不听,说他必须去。他对佟岚不放心:“她怎么会电话停机呢?即便是她换了新手机,也应该跟我说一声啊。不打电话,最起码发个短信吧?”

我乜了他一眼,不屑地说:“人家处长换手机凭什么跟你说一声啊,你以为你是谁啊?”

金波还是不听,执意要去。临走时决定让他儿子跟他一起去。他说他顺便还要跟他哥,姐,弟商量一下歪子儿子和自己的儿子落实政策,办回北京的事。他说他还想去寻找一下郑奶奶。郑奶奶是他家的老邻居,她一定知道他爸说的那个秘密。

走的时候,他把整个菜地都交给了我,让我帮着他打理,并嘱咐我,要把刚从泥地上扶起来的菜管理好, 肥要立即跟上,佟岚地里的韭菜不能水大了,要不然容易烂根儿。其实,我对他说的后两件也事情表示了否定。原因是他哥,姐,弟仨人为了他爸的财产还打得昏天黑地的呢,他再把歪子的儿子和他自己的儿子办回去,明摆着有抢占房子,争夺财产的趋势,他们能答应吗?再说那个60年前的秘密,郑奶奶会知道吗?即便是知道,她的岁数比金波的爸还大呢,能跟他说得清楚吗?

金波走后,我有些气不过,就把歪子叫过来帮着金波管理菜地。我说我大哥是为你去北京的,你小子卖把子力气吧。歪子也还算是懂点儿人事儿,就给我买了烟,给我沏上茶,让我在房檐儿底下歇着,他光着膀子忙不停地给菜松土,施肥。他忙不过来了,就把他儿子叫了过来一起干。看着他从粪池里把粪汤子舀上来,端着粪桶,纵着鼻子,皱着眉头,忍着呕吐往菜地里施肥时,我的心里十分惬意。我甚至唱起了评戏刘巧儿——“我刘巧儿自幼儿许配赵家……”我有意地把那个家的拐弯儿唱得抑扬顿挫,拖得特长。

金波到底没见到佟岚。也没寻到她的任何消息。他回来说,他找到了她家,但是那所很豪华的大房子房门紧锁,无人应答。门前满都是灰尘,像是有半年没人居住过了。他说他也没能见到郑奶奶。老人家早就搬的不知去向了。问居委会,居委会说也闹不清楚她现在住哪儿。在歪子急切的追问下,金波才说出了两个孩子办回北京的事。他说:“这件事倒是落实了。”歪子听见这句话,倒头便给金波跪下作揖。看着他那副样子,我又好气又好笑,很想狠踹他一脚。

晚饭时,我问金波:“你哥,姐,弟怎么会那么痛快地答应他把两个孩子给办回北京呢?”

金波苦笑了一声,说:“哪儿会痛快。要不是我二叔出面,他们才不会答应呢。”

原来,金波回家后,刚一张嘴跟他哥,姐,弟说这件事儿,他们当即表示反对。不仅如此,还继续追问他存折的下落。说:“你先把存折交出来,然后咱们再商量孩子的事儿。”

僵持不下时,他二叔知道了,拎着一条棍子来到了他家,见东西就砸,见人就打,说:“你们这群混账王八蛋,反了你们了!你爸你们不敬不孝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由着你们胡来了,这回孩子回京的事,我是必须要管了,不管天理难容了!这孩子是咱们老刘家的一条根儿,一条血脉,他必须回来!你们要是还有点良心,你们要也是为人父母,就应该让他回来!你们今天谁要是敢在我面前说一个不字,我就打碎谁的脑袋。试试!”

金波说到这儿,就流下了眼泪。他擦了两把,说:“为了孩子的事,我也让了步,保证孩子办回北京后,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不给家里添麻烦,并且不住家里的房子。”

我一听他这话,立即就急了,说:“你糊涂哇,怎么能做这样的让步?你知道北京的房子有多贵?东城区胡萝卜胡同,那是市中心,撒泡尿占的地方就是几十万块!”

我妈瞥了我一眼说:“得了,别尽显你能耐了,你大哥人家怎么会不知道这些?”

从北京回来后金波一直郁郁不乐。因为佟岚一直也没有消息,手机依然停机。

他爸醒过来之后,又有几次提到了那个秘密。可每次都没把话说连贯,说明白。

我于是就劝他:“不知道那个秘密又怎么了?60多年了,你不是也好好的在咱们小金家村活着吗?”

他叹了口气,说:“有些事情你不懂。你理解不了。”

我知道,他一直总疑惑他是不是他爸亲生的。我开导他说:“你别总是瞎猜瞎想,我从小还总是挨打呢,我爸打我你也是看到了的,急了还用棍子。老话儿说了,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那代人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我给他递了一支烟,又说:“其实,你现在要是真把那件事情查清楚了,也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金波让烟熏得眯缝着眼睛问我:“这跟好事坏事有什么关系?”

我弹弹烟灰,说:“你傻啊?假比说,你要是真弄清楚了,你爸跟你没父子关系,你哥,姐,弟要是知道了,将来分财产时,还会给你一份儿吗?”见他不言语,我继续说:“刚才不是说了你们东城区胡萝卜胡同的房价了吗?那可是一笔巨额财产!”

金波夹着的烟快烧到手指了,他没有察觉,说:“我没想过那些财产。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见他不开窍,我急得直冒汗,说:“哥,我的傻大哥,你现在没钱当然想不出来将来有钱了做什么。你将来有钱了,能做许多事情,吃喝玩乐,想干什么干什么,想要什么要什么!

烟终于把他的手烧疼了,他抖了抖手,扔了,说:“我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不想要。我只想种菜,只想要我的菜地!”

大“得求”忽然爆炸了!

村子里人心惶惶,议论纷纷,惊奇不已。

大家都说似乎是听见了一声闷响。有人更具体地说,天蒙蒙亮时,看见了一缕青烟袅袅上升,青烟里裹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女子长发,峨眉,杏眼,朱唇,肌肤凝露,体态婀娜,飘然欲仙。青烟裹着年轻女子升至半空,大“得求”砰地一声炸开了。更有个胆子大的说,大“得求”炸开之后,他忙跑过去查看,只见地上血迹遍布,空中亦弥漫着一股血腥之气。顺着血水再看,碎石头上正汩汩地往外冒血浆,涌泉一般。他顿感惊愕,浑身发抖,跌倒在地。金波说,大“得求”爆炸之前,他爸正清醒着,拽着他要给他说那个秘密。他爸正说到这个秘密得从他跟他妈相识的时候说起:“那时候,你妈她……”恰在此时,地就抖动了一下。大“得求”炸了。他爸大喊了一声:“我不去,你松开我!”喊罢,就昏死了过去。

真出事了!村里的人终于感觉到了。终于得到了结果,要不然天气绝不会那样的异常。

还会不会再出事?大家相互打探,心里惶恐不已。

我想在网上看看外界还有没有其他的奇怪惊悚的事儿,和我们村子大“得求”爆炸以及今年这般的怪天气相关联,相对应,构成因果,以找到更合理的更科学的解释。可是打开网页之后,我不禁惊讶了起来。

“真的出事了!”我跟我妈说。

“真的出事了!”我赶紧跑到金波家,跟金波说。

半夜,门外忽然传来了十分惊悚的声音。“嘟——嘟——嘟——”声音在寂静当中异常尖锐刺耳,直刺得我心里发毛,手忙脚乱。我慌忙问:“谁?”

没有应答。然而“嘟嘟嘟”的响声还在继续。

“谁,谁啊!”我壮起胆子披衣下地,手里抄起一把铁锹。“谁,再不说,我要砍了!”

“呜——呜——”一股更怪异的声音又从门缝儿里钻了进来。我浑身的汗毛孔立时大开,额头上刷地就冒出了一层虚汗来,腿随即便也软了。我妈也听到了这声音。我听她的房门响了一声,开了,紧接着便是“咕咚”的一声闷响,随之那“呜呜”之声便更大了。

“佟岚!”

把门打开时,我见她正跪在我妈的面前。头发散乱,衣服不整。

“怎么是你——”我相当吃惊地叫了一声。

我说:“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那条新闻。孙局长被双规了。贪污千万。可我,我妈和金波都不相信。那天我给他钱,他都不要,愣退了回来,怎么会有那样的事呢?”我妈没说话,紧紧搂着佟岚,不住地给她擦眼泪。金波也没说话,我看他很想攥攥她的手,试了几次,没敢。

在我妈的安慰下,佟岚渐渐地止住了眼泪。抽泣声也慢慢地平息了。她转身看向了金波,说:“不想回去了。”金波终于鼓起了勇气,攥住了她的手。他说:“好,这儿就是你家。我俩,就是你弟,我俩的妈,就是你妈。”佟岚转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妈,哆嗦着嘴唇,轻轻地叫了一声弟,叫了一声妈。她说:“老孙的事,让我提心吊胆许多年了。吃不好睡不好,常做噩梦,常梦见他被送上了断头台。钱,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如你金波整天面对一畦一畦的菜地。简单。干净。踏实。”

第二天早上起来,金波的爸说要洗澡。金波说早起天凉,到中午再洗。他爸不干,非要马上就洗。洗完澡,正穿着衣裳,他爸忽然朝天上望去,说你妈来了,正招呼我呢,说完,就闭上了眼睛。不多时,浑身就冰凉了。

金波的爸走了。

真的又出事情了!

我们小金家村再度陷入了震惊之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接受不了刘广涛突然走了的事实。因为他是我们小金家村的骄傲,从小聪明绝顶,老人们说,他能躺在地上数清天上的星星。我和村民们,帮着金波把他爸的骨灰安放在了我们小金家村的公墓里,身边是金波的爷爷奶奶。墓碑上写着“刘广涛安寝于斯”,是他自己用毛笔生前拟就的。

安葬仪式进行完了之后,乡亲们都陆续地走了,歪子,我和佟岚最后也走了。

空荡荡的公墓里,就只剩下了金波兄弟几人。

金波守在墓碑前,垂手而立。他觉得,他爸并没有走远,他马上就会回来,跟他说那个秘密。

而他哥,姐和弟则在他身后等着他,他们一定要弄清那个存折的下落。

责任编辑 王小朋

猜你喜欢
金波小金家村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小金橘树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欢迎曲
爱“喧哗”的我
小小的希望
袁家村的致富密码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