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常在行者不孤

2016-04-29 00:44许籍尹陈奇
党的生活·青海 2016年11期
关键词:草场牧民

许籍尹 陈奇

尖措1968年出生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托叶玛乡副乡长、党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优干宁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团主席,县委常委、统战部长。2015年12月4日,尖措同志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死,倒在了倾心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尖措同志是新时期全省党员干部队伍中涌现出的优秀分子,是广大统战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优秀楷模,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先进典范,他用对党的事业的执着与追求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生命赞歌,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尖措书记的心永远贴着牧民!”

尖措,1991年参加工作就来到了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他凭借精通藏汉双语的优势,保持了与群众一种天然联系。在乡镇工作期间,经常骑马下乡,有时甚至步行深入牧业点,与牧民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牧民干活,真正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

朱忠万是尖措部长的司机,在小朱的印象中,尖措话不多,但却为人随和,对待下属照顾有加。可一工作起来,常常加班加点,从来没有一丝抱怨。“以前在镇上,下乡是常事。牧区村与村之间距离远,村民住得很分散,别说路不好走,不少村子都不通路,这种情况下,他只能骑摩托车,很多时候,也骑马。后来到了县上,工作更忙了,没有准时下班的时候,下乡、开会、调研,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2005年,尖措来到河南县优干宁镇任党委书记。为摸清镇上的实际情况,他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走遍了全镇10个村。“这是很不容易的。牧区不但村落分散,村民住地也极其分散。有时候走个40多公里,连一个村都没走出去。”河南县统战部副部长公保杰说,当年他也在优干宁镇工作,陪尖措下乡进村是家常便饭。那个时候,牧区的很多村子不通公路。路况稍好的就骑摩托车,但更多时候是在马背上。“去有的村,光骑马就得一整天。”公保杰说,到村里,他住在村民家,一住就是好几天,挨个家访。“全镇没有不认识尖措书记的。尖措对每个村、每户人家的情况都了然于胸。”

“那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调研。”尖措曾说,因为在调研中真正发现了问题,比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有待提高,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不好;比如,牧民多是住在土坯房,70%的村子没通电,离县城远的多特村、吉仁村等没有通公路。还有一些村,村民没水吃,生活极其艰苦。

接下来的日子里,尖措亲自带队,在各个村子宣传政策、讲党课;马不停蹄地跑项目、做协调、搞对接。优干宁镇的村子悄悄发生着变化。南旗村党支部等被接连评为先进党支部;镇上残破的土坯房被结实的红砖瓦房取代;公路通到了村口;电灯亮起来了;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啦啦流淌……

河南县共有4座寺庙,470多名僧人。担任统战部长的9年里,尖措深入牧户、企业、寺庙蹲点调研,关心僧人生活,切切实实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拉卡寺距离县城2公里,有170多名僧人。僧舍基本上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土坯房,多已成危房。尖措实地走访调研后,于2009年启动了拉卡寺僧人住房改造工程。

如今,宽敞明亮的砖木结构僧舍里,卧室、经堂、储物间一应俱全。“尖措部长是走进我们心底的朋友,是亲友和家人。”僧人加央尼玛感慨地说。

在尖措的努力下,河南县的拉卡寺、达参寺、香扎寺、曲格寺医保和社保均达到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僧侣的生活、学习和居住条件,增强了僧俗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2012年,拉卡寺荣获“全国第二届和谐寺院”称号,曲格寺获得全省藏传佛教和谐寺院创建先进集体称号,统战民宗系统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领导班子。

“群众的事儿,才是真正的大事”

从1995年年底,尖措开始了在托叶玛乡的工作生涯。文群村是托叶玛乡最大的村子,人畜饮水问题困扰着全村一代又一代人。在当时已经担任村支部书记近30年的三木旦看来,要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全村人民的生活负担就减轻了一半。

三木旦说,当年,村民取水地都是泽曲河,牧民家离河近还好,离得远来回一趟得有十五六公里,没有两个小时都回不来,牧民家里人口多,用水量也大,一天至少需要背两趟水,等背完水了,再把牲畜赶到河边饮水,一天的时间都耽误了。

“尖措来我们村里的次数很多,知道牧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水。他一趟趟往县上跑,为我们争取项目和资金,1997年,县上出了规划,那时候哪有什么挖掘机啊,三公里长的路,乡政府的民兵和村上自愿参加的六七十个村民一起干了整整一年。通水那天,尖措站在人群中,比谁都高兴!”直到现在,在三木旦心里,尖措还是以前跟他一起骑马下乡、挥锹刨地时的模样。1998年,一条三公里长的管道从山沟里一直通到了人口最集中、牲畜最多的二社文群村。当一股清泉顺着管道缓缓流出时,二社的牧民们沸腾了!

2004年7月,尖措到优干宁镇担任书记一职。上任没多久,便了解到一个历史难题——草场纠纷。作为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最大的一个镇,优干宁镇西临泽库县泽曲镇、恰科日社区(原恰科日乡),因为边界划分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优干宁镇和邻近周边牧民的草山纠纷长达17年之久。

“尖措来镇任职之前,一到夏天,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阿木乎村党支部书记玛多多说。原来,在河南县优干宁镇阿木乎村、南旗村与泽库县恰科日乡之间有一片夏季草场,共牵扯到两乡镇、5个村,由于草场边界不明晰,经常发生矛盾纠纷,甚至群体械斗。2005年的夏天,纠纷再起,眼瞅着一场打斗难以避免。正在开会的尖措得到消息后,立刻骑着摩托车赶赴现场。在尖措的协调下,冲突总算是暂时平息了。但尖措心里清楚得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后的一个多月,他骑马进村,挨家挨户调查情况,寻找解决方案。“他走遍了这里的每座草山,在界限不清的地段,找熟悉草场的老牧民、老党员一起丈量距离,有理有据地提出解决办法,最终让每户牧民都心服口服。”当时和尖措一起共事的原优干宁镇镇长公保杰回忆说。在他的努力下,5个村庄都同意了勘界、定桩、拉围栏,白纸黑字签了协议,自此双方争执十多年的草场边界问题彻底解决了。

事后,当得知多次来他家唠家常的男人竟然是河南县优干宁镇的书记后,泽库草原的牧民果勒敬佩不已:“尖措这样做都是为了两地群众的和谐安定,为了尖措的这份心,我们也应该坚持遵守协议,团结放牧,共同奔富路。”

果然,从第二年开始,双方不仅再也没有发生过冲突,两县蒙藏牧民还开始举办一些小型的赛马活动,互相来往……

优干宁镇书记公保才让欣慰地说,近十年来,他们的草场边界一直很安宁,两县的牧民群众和睦共处,草场保护的越来越好,多亏了牧民的恩人尖措!草场边界稳定后,尖措又着手推动草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通水、通电、通路,方便牧民群众。“尖措部长常说,群众的事儿,才是真正的大事。”河南县非公经济党工委书记塔哇本说。

“蒙旗赤子”,用平凡铸就伟大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干什么也不是。尖措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工作了24年。从深入基层调研到调解草山纠纷,从宣传政策法规到帮扶贫困群众,尖措为这片土地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即便病情恶化之后,他还是选择了坚守在工作岗位上。24年的坚守,24年的奉献,让我们见证了一位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他是可亲、可敬、可感、可学的身边典型,他是忠诚、干净、担当的鲜活标杆,他是值得我们礼赞和学习的楷模。

共事多年的县非公委书记嗒哇本对尖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忙”。即使在发现身体出现问题后,尖措也仅仅是简单做了检查,就立即回到了工作岗位。嗒哇本说:他上班的时候有时加班加到凌晨二三点,有时要过夜。没出事的前两个月,给我说过一次,大夫说血管不对,后面他去医院检查,去了三天不到就回来了。

河南县宁木特镇党委书记桑德合与尖措相识已有十几个年头。在他的记忆里,尖措工作上一直勤勤恳恳、踏实认真,与人交往中,坦诚相待、平易近人……如今,尖措的离开,让他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同事。

与尖措一起共事了6年的河南县统战部副部长公保杰说,在担任统战部长的9年时间里,尖措对当地的寺院管理,创新地提出了“三讲双比一构建”方式,为当地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多年来,尖措带领的河南县委统战部,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领导班子。

妻子尕藏卓玛说:“他是一个低调温和却特别有力量的人,平时大量阅读,爱思考问题。”尕藏卓玛还保留着尖措生前书房的样子:不到十平方米的空间里堆满了千余本宗教、文学、哲学、政治学等内容的著作和各种报纸、杂志,几十本读书笔记和工作笔记高高摞起。

“尖措不管在什么岗位,不搞特殊,专门挑选生活条件较差的牧户,与他们吃住在一起,谈心交朋友,争取扶贫帮困资金,为他们排忧解难。他从不唱高调,用一生诠释了一个党员的忠诚。”河南县县长阿琼说。

24年来,在这个高海拔的牧区县,无论身居何处,尖措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克己奉公、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

今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不断深入推进,全省上下凝神聚力、真抓实干,以确保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此时此刻,学习榜样,凝聚动力,增添信心,意义重大。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它不仅能照亮人心,更能汇集起磅礴的力量。他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人当党的好干部、做群众的贴心人。

向尖措同志学习,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真抓实干,进一步奋力追赶,立足“十三五”规划,立足完成好今年的目标任务,改革创新,埋头苦干,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草场牧民
牧民新生活
祁连草场
牧民的遗嘱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牧民歌唱冬奥会
天然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新草场有多远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雪峰下的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