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炜
【开篇】
人与树有不解之缘。有树的地方可以没有人,但有人的地方一定有树。人和树之间渊源已久。
类人猿在热带雨林繁衍生息。当冰期来临、热带雨林消失后,类人猿不得不从树上下来,用脚走路,腾出双手使用武器,与凶猛的野兽搏斗,完成类人猿向人的转变,迈出了进化路上最关键的一步。人类的发展与树息息相关。
人与树相依相伴也相互依存。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树吸进,经光合作用后,又吐出氧气。“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这气,正是树的馈赠啊——人与树真可谓名副其实的“息息相通”。人类的生存与树紧密相连。
树,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环境、防风御沙,实属功臣。它对于人类,对于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实在是功莫大焉!树的生长状态是环境变化的指示器,风调雨顺则枝叶繁茂,环境污染则叶落根枯。如今,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沙漠化,根源就在于全球森林面积的大规模减少,干旱少雨和人类破坏是沙漠化的主因。
下面,我们来读一读以“树”为话题的文章,再次审视“人与树”的关系,思考我们与自然万物共同发展的路。
【选文一】
松
松,大树也。叶状如针。性耐冷。虽至冬日,其色常青。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
(选自《商务国语课本》)
【领悟】
反复诵读,可以知道,这段小古文说的是——
松树,是一种高大的树种。松树的叶子形状如同一根根针;松树生来就很耐寒,就是到了寒冬腊月、白雪飘飘、冰天雪地,松树的颜色也是一如平常、青翠欲滴。松树的干大多是高大的、直直的,而且很粗壮,生活中,人们可以用它来造桥,也可以用它造房子。
再读,细细地读,我们发现,这篇小古文区区40个字,写得很耐品——比如:文章先总说一下树种,再说叶子形状、树的生活习性、树干特征及实际用途。你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看出并记住松树的类别、形状、颜色、状貌、用途几个方面的特点吗?
【选文二】
说树
文/吴冠中
“夏木阴浓”,这是三十年代我投考江苏省立常州高中时的作文试题。当时感到这题目太深奥,很难发挥。因之我每见到浓阴的树木,总会联系到那试题,想从中悟出点什么道理来。一直到学习艺术后,才深深体会到树木之美,其浓阴之迷人,但并未思索其哲学含蕴。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们谁也不予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阴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柳,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阴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他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已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
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娑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两只手攀着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树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选自吴冠中著《短笛无腔》)
【领悟】
从“夏木阴浓”的作文试题说起,不言而喻,作者对树的“精灵”的探寻,已历半个多世纪,逐步加深又水到渠成。童年的记忆,特别是树,是艺术家创作的瑰宝。树和童年、和故乡连在一起,成了故乡的象征,全文字里行间渗透的是对故乡、大树的拳拳之心与殷殷之情。
文中第四段,作者历数了自己所寻访过的树,仿佛用语言画着速写,寥寥数笔便勾勒出各种树的风采与神韵,为人透视出那棵棵奇树不同凡响的“精灵”。文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将人、树和艺术“扭”在一起,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老树寄托着我们对家乡故旧亲朋的思念。老树是一部历史卷轴,是我们的莫逆之交,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同时,老树更是艺术长青的象征。
【选文三】
杏树
文/彤金
①离我家不远的地方生长着一棵杏树,据传有上千年的树龄。若要看它的树冠须仰望才行。最舒心的是秋季,树叶一派金黄,折射着灿烂的阳光。稍有轻风拂过,熟透的果子像阵雨洒落。
②这杏树原是寺庙里两棵树中的一棵。寺庙曾远近闻名,香火鼎盛,是地方上祈福消灾的会聚地。一直到了“文革”,它才不见了繁荣和热闹。破除迷信的人们把寺庙夷为平地。“文革”一结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地方上传起了杏树能治病的消息,说是身体不适,只要前去摸摸树身立刻就痊愈。传说越传越玄,及至到了后来,患感冒、腿脚不便、心率不齐的,甚至是癌症患者都相信它能妙手回春。
③杏树随着名声远播,厄运再一次降临。一时间络绎不绝的信徒,没日没夜烧着烛火,树皮被烛火烤焦,冠顶绿色渐渐褪去。此时在树的周围形成了一条香火街市,其中夹杂着风味小吃,生意还特别兴旺。
④眼见着杏树枯萎,人们开始自发保护起来:给树周身圈出地盘,围上铁栏杆。杏树在烟雾缠绕中依然不见起色。只是每逢春天,那冠顶的枝头偶有星点绿色。
⑤随着经济的发展,杏树周围成了开发商投资的热土。香火敌不过金钱,终被清出了场地。不出几年高楼林立,把杏树围得严严实实,还美其名曰“承千年吉脉,居时尚杏园”。杏树重新被包装了一番,汉白玉栏杆替代铁围杆,又垫上了价格昂贵的进口草皮。但没过多久,这棵杏树彻底死了。
⑥人们好生奇怪,尤其不快的是开发商,那一大片房子可是打着千年杏树招牌的!赶忙请来园艺家会诊,结果,专家的会诊使他们绝望,杏树已不可能起死回生。首先是林立的新建房改变了杏树的生态环境,致命的是地下那些灌注的混凝土,生生地切断了杏树的水源。
⑦杏树是死了,可奇怪的是没有腐朽倒下,它像化石一样坚硬。这又使信奉它的人顿生灵感,便把它改造成纪念亭,并郑重其事写了铭文,记述它治病救人的闲闻逸事,从此这里成了旅游的一景。
⑧铭文上刻着杏树死于某年某月,那日期本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2006年10月6日《文汇报》)
【练习】
1. 第一段对表现全文主旨起什么作用?
2. 第二段主要介绍了关于杏树哪些方面的内容?
3. 随着杏树的名声远播,人们围绕杏树做了哪些事情?
4. 人们的这些举动对杏树形成了什么影响?
5.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6. 对于那些年代久远的古木,我们该如何对待?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看法。
【参考答案】
1. 介绍杏树年代久远、树木高大,以及秋季给人带来的舒心感受。用杏树给人带来的舒心与下文杏树的枯死形成强烈对比,反衬出杏树的死带来的巨大遗憾与深沉思考。
2. 杏树的来历,杏树名声远播的原因。
3. 没日没夜烧着烛火,树皮被烛火烤焦,冠顶绿色渐渐褪去;给树周身圈出地盘,围上铁栏杆;旁边高楼林立,把杏树围得严严实实;汉白玉栏杆替代铁围杆,又垫上了价格昂贵的进口草皮。
4. 首先是林立的新建房改变了杏树的生态环境,致命的是地下那些灌注的混凝土,生生地切断了杏树的水源,也切断了杏树的生命——这棵杏树彻底死了。
5. 对杏树的死怀有深深的遗憾。
6. 善待古树,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好古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大意相同即可)
意犹未尽的你想欣赏更多关于“树”的文章吗?郭老师为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读者,分别设置了专项配套阅读文章及练习,10月9日将在微信订阅号“少年博览阅写联盟”上推送给所有关注用户。新加入的同学也可以在微信界面点击右上角图标后,在“查看历史消息”里找到它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