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权利在谁手?无用之书可读否

2016-04-29 00:44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课外书名著漫画

名著党——

“读书,表面是为了考试,而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感受美好的生活。”

“无趣枯燥的表面下,是沉淀多年的魅力。”

杨天成(八年级):

科幻小说、校园小说、漫画等书,虽符合学生的胃口,但无论你如何精读,也只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愉快,而并非真材实料,得到的知识少之又少。那么,我们该如何选书呢?中外名著、名家作品自然是好书。科普、散文等,对我们身心有益的书,我们当然也可以去涉猎。当我们博览“有用之书”后,便会下笔如有神。

我特爱文学、散文,特别是关于世界各地的民风、景色类的书。这些书是我的精神食粮,一日不读,似烈火灼身,难以入眠。我精读过上百篇的散文,也算是游遍亚、欧、美。每逢暑假,我便会实地游览。每当来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成篇的美文在脑海中闪烁,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文思如泉,提起笔,一篇篇佳作就呈现在我的笔下。

读书,表面是为了考试,而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感受美好的生活。通过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知识让人强大,文学让人高尚,给人以优雅。所以,我们一定要读“有用之书”,读群书,不如读“好”书。遨游书海,将文化紧握手中。

(指导老师:丁忠书)

张瑞(八年级):

这个时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有人说,美剧是21世纪的长篇小说。也有人说,随着技术的发展,纸质阅读终将消失。我却并不这么认为。

快餐好吃,但是毫无营养。那些声色犬马的流行小说和漫画虽然能给我们带来短暂的愉悦,但并不能引发我们长久的思考。而读古书,却像是在跟千年前的古人对话,那无趣枯燥的表面下,是沉淀多年的魅力。

关于阅读权利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沟通问题。人总是有一种逆反心理,父母越不想让我们读的书,我们反而越会好奇书的内容。我的父母从来不干涉我读什么课外书,小时候去书店,只要是我喜欢的,他们都会为我买下来。正是他们的开明,给予了我判读这本书该读或是不该读的能力。感谢他们的理解。

课外书党——

“无用之书有大用。”

“希望有一天,人们不要再给漫画贴上‘幼稚的标签。”

桂雪彧(八年级):

罗素说:要多读点无用的书。是啊,不为功利,只因喜爱。即使是被划入黑名单的漫画,那精美的插图让你放松,那浓缩的智慧引得你会心一笑。

我以为,无用之书有大用。小学二年级时,我接触到令我印象深刻的两套书,一套是学校推荐的《上下五千年》,一套是《漫画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即使对照着拼音都让我头痛欲裂,可是生动的《漫画中国历史》让我沉浸其中,欲罢不能……对着有趣的插画,我了解了盘古怎样开天辟地,我知道了孔子怎么周游列国,我明白了秦桧为何遗臭万年,我清楚了鸦片战争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怎样的耻辱……然后我跟着《三十六计》的漫画,感受谋略的游戏;读着《孙子兵法》的漫画,体会排兵布阵的乐趣;《鬼谷子》这本漫画则让我认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王诩……

看我着迷于漫画,父母自然反对,他们反对的原因当然是——影响学业。可当一个个历史事件被我脱口而出,他们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弱;当我因一本《数学王国奇遇记》迷上了数学后,父母彻底放弃了反对。所以你看,书没有所谓的有用、无用,为了兴趣而读书,那些看似无用、不带功利的书,反而让读书的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张一翀(八年级):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博采、长才。”就怡情这一点来说,虽然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也有这个属性,但较之课堂老师一板一眼的解读,我更喜欢课下自由阅读各类课外读物。

三四年级时,我开始迷上动物小说。家里有很多沈石溪和西顿的作品,在动物们的情感世界里,许多动物所表现出来的朴实纯粹的爱与恨,忠贞与勇敢,常常令我动容,令我深思。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说到漫画,我最爱 《阿衰》了。幽默搞笑,可以使我非常放松。但父母坚决反对我看《阿衰》这样的漫画,母亲说浪费时间,父亲说它幼稚,只能看图不能发展思维,这些都是“无用的书”。但大人们不知道这些“无用的书”里,往往隐藏着各类丰富的知识,在放松休闲的同时,也能轻松掌握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漫画并不是小孩子的东西,希望有一天,人们不要再给漫画贴上“幼稚”的标签。

名著党——

“有些小说如同加了鸡精的快餐。”

杨潇(七年级):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读书。我们家书柜中整整齐齐地摆了上百本书籍,一般分为三大类:科普益智类、文学故事类、古书典籍类,这些书伴随我度过了整个童年。

但是,除了书柜里这三大类书外,在我心里,还有一种秘密的类别,那就是玄幻小说。一开始我看到这些故事:一个一无是处的“废材”被人们耻笑十几年后,猛然间得到一种秘籍。从此以后,这“废材”奋发崛起,努力拼搏,超越了一切天才,终于拥有并统治了这个世界……心中莫名就会升起一股快意和战意,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叱咤风云、站在世界之巅的人,让那耻笑自己的人心生惭愧。一部看完了,我又接着看第二部、第三部……虽然人物和情节不一样,但故事总是类似。看着看着,都能猜到结局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一时的快意,正是源于小时侯不切实际的幻想——想要统治世界,所有人都得听我的。这些玄幻小说正是把那些幻想具体化了,变得无比真实,把我带入这个角色,产生不切实际的联想。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只觉得这些文字毫无根据,胡编乱造,没有一丝营养,不禁厌倦起来。忽然明白有些小说如同加了鸡精的快餐的我,转而奔向书架上经典名著的怀抱,算是“告别错的,和对的相逢了”。

(指导老师:郑清芬)

课外书党——

“什么书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不可一言以蔽之。”

范宇辰(七年级):

有的家长会说:当代小说是碎片,是“垃圾”,阅读这类书籍只会浪费我们的宝贵时间,只有那些名著才是阅读的“上乘之选”。但是我要说:名著未必一定要读,“碎片”未必一定要被禁读!

我明白,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所以一切阅读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因此,那些既无情节,又无佳句,更无特色的快餐小说就不该读。但这不并意味着我们就不能读经典名著之外的小说。记得一年前,我开始阅读科幻小说《三体》。读之前,我以为这部小说只靠无厘头的情节提升销量。可是,当我深入阅读时,我才发现这本书除了有科幻小说构思奇特、逻辑紧密的特点,在描写上也十分细腻。除此之外,这本书对物理定律的巧妙应用,也令我受益匪浅。

所以,什么书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不可一言以蔽之。我们需要学会甄选。我们要问自己:我能否从这本书中得到启发?这本书是否有益于我的成长?而这答案,只有在我们的不断阅读中,才能寻找到。

兼收并蓄党——

“两者通读,会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面无惭色去留轻。”

杨乐瑶(六年级):

我的母亲说过,读书要读树枝和树干。那些经典名著亘古弥新,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是有用的;而不能读树叶,树叶般繁盛的众多小书,每年都会更新,每年都会掉落。

可我觉得,经典名著自有它的经典之处,而“每一片叶子”也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不同。我喜欢《红楼梦》里黛玉的敏感细腻,宝黛之间明朗的爱情,还有那优美的诗词歌赋;喜欢《水浒》好汉的豪爽洒脱,兄弟之间肝胆相照,让我“沉醉不知归路”,久久不能自拔;爱《三国》里的战火硝烟,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故事……书海是这样的辽阔,这样的无边无际。

但我也喜欢让人读着感觉鼻子酸酸、心里暖暖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也许《一百条裙子》《夏洛的网》《太阳溪农场的丽贝卡》《独堡里的月亮公主》不是世界名著,不是知名的大作家写的,只是一些“闲书”,但它们教会了我什么是勇敢、宽容、美好、友谊和温暖,让身为女孩子的我,内心变得更加澄澈和透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就是让你有内涵,让你吸取精华,写文章时,文章也变得生动有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读书也是如此,当你费尽心思和家人大吵来维护自己的阅读权利,还不如静下心来和家人好好沟通,两者通读,会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面无惭色去留轻。

圆眼说:

当圆眼姐姐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也非常喜欢看课外书。

课本上的许多东西,并不能满足圆眼姐姐对世界的好奇。那时的我,甚至有点逆反地认为,课本就是“枯燥无趣”的。后来仔细一想,如果大人们总是给漫画、小说贴上“无用之书”的标签是不正确的,那么我武断地认为课本就是“枯燥无趣”的“有用之书”,同样也是不正确的。正如张瑞同学所说,关于阅读权利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同学们和家长的沟通问题。

圆眼姐姐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毕竟,我们都抱着“阅读”这个美好的初衷。

想要参加每期评论,请关注QQ群:99806859;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少年博览阅写联盟”,收听圆眼姐姐的圆眼电台。那里,我们有更多的“有用之书”与“无用之书”与你分享哦!

猜你喜欢
课外书名著漫画
爱看课外书的我
课外书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新高考·数学版》调查问卷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