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娟
本文通过探讨《巴比特》中的主角在其所在社群中的抗争与回归过程,展现巴比特对所在阶层的鄙视与无奈,从而体现“社群”对个人的控制,深刻抨击一战后美国社会蓬勃一时的唯利是图、虚伪拜金的中产阶级主流价值准则。对如何发挥积极的社群控制进行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休战,1919年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时,战争已近尾声,同其他帝国主义相比,美国受到的人力物力方面的损失极小,因此恢复较快,20年代经济即显著上升。辛克莱·刘易斯面对那时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以其犀利尖刻的笔尖揭露了美国的商业主义和市侩作风。《巴比特》为优秀长篇小说中集大成的作品,辛克莱·刘易斯的也因该作品荣获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
一、中产阶级“社群”的主流价值准则
人是社群动物,离开一定的社会群体,人将从心底感到孤独,为了避免此种孤独,“人类本性地建立和维持各种社群”。因此,“社群”可以泛指所有群体,小到一个核心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而最稳定的社群解构为同属一个地区的社会阶层。这样的“社群”,有同样的生活环境,确保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基础;而同一生活环境中,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和社交环境的区别划分出不同的阶层,这样的划分确保了同一社群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的稳定。
美国的中产阶级约占美国社会的一半,他们生活富足,可以通过自己的收入满足自己对于物质尤其是一些奢侈品和消耗品的需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可以出入涉及文化、经济等名目繁多的私人聚会场所。通过频繁的社交实现经济与社会地位的双赢。对于同属一个社交圈的人,他们“同仇敌忾”。由此,更加确保了社群的统一性,强化了社群的凝聚力。他们可以为社群中的个体提供信息、提供支持、提供金钱,从而帮助社群中的个体实现个人所求;同时,也可以排斥不符合社群的“叛徒”,使其湮没在社群中。而对个体所采取何种态度取决于该个体是否赞同该社群的主流价值准则。
一战后美国中产阶级的主流价值准则表面浮华,内里腐化。因搭乘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大肆攫取金钱而罔顾道德,用经济上的成功掩盖人性的丑恶和道德的溃败。
二、“社群”的叛徒
面对高喊“美国梦”的那些投机倒把的商人,刘易斯为此时的美国社会而深深担忧。作家作为医治社会弊病的医生,以其深刻的笔触开出了一剂苦涩的药方。基于美国社会此种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现状,刘易斯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形象——巴比特,他是当时那一社会背景下的标准好市民——憎恶波西米亚文化,忠于共和党,同时反对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及激进主义;工作勤勉,潜心赚钱,使全家人的生活过得更加美好,使儿子特德可以买得起期盼已久的轿车;私德无暇,对孩子慈爱无比,对自己的糟糠之妻爱重有加。他在自己的社群中如鱼得水,被社群中的其他个体推举为促进会俱乐部副主席,收获了无尽的社会荣誉;通过与人的交往获得私密的房产信息,将自己的房产中介公司经营得如火如荼。
巴比特却并未“乐而忘忧”,相反,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他渴望“自由和英雄主义”。而现实是,“无拘无束的游荡,可以说说粗话而不必顾忌,可以穿穿带有男子气概的绒布衬衣”的梦想只能通过一条毯子来实现。由此可见,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并不是金钱与名望的满足感与自豪感,而是对自由的渴望。
保罗·莱斯灵,巴比特的校友兼室友,一个热爱音乐却被迫从事油毛毡制造和批发工作,内心苦闷,因此不断地抱怨生活,不断对巴比特大倒苦水。保罗从某种程度上便是巴比特负面人格的全面展示。巴比特对外形象是事业有成的标准市民,所有的抱怨和不满都被他统统压抑在内心里,而保罗却肆无忌惮地发泄而出。保罗说:“天啊,乔治,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人,自以为一帆风顺,事实上并没有乐趣,这对我并不是新鲜事。你的神情像是认为我会告发你犯了煽动罪似的!你了解我自己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保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这些所谓“有钱人”的生活——看似一帆风顺,却无聊至极,每天戴着一副伪善的面具游弋在各色人之间,说话做事甚至穿衣吃饭都变得机械而僵硬,毫无自由可言。而且,在看不见的地方更是肮脏难言。生活的压迫、妻子的出轨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刺激着保罗。最终,保罗举起屠刀杀害了妻子,也斩断了自己与这个社群的联系,同时也为巴比特与这个社群间的联系划下深刻的伤痕。巴比特看到保罗的遭遇不免有一种兔死狐悲的哀伤,所以他变了。他开始慢慢背叛这个社群,背叛这个阶层,背叛这个阶级的主流价值准则。他彻底向自己内心的渴望屈服,他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厌恶,他开始与指甲修剪师调情,与富商遗孀偷情;他放弃了标准市民的准则,他开始与波西米亚人饮酒淫乐;更加恶劣的是,他开始脱离“金钱至上”的信条,不再与社群里的人联系,单方面终结了与社群的联络。
巴比特就像一个叛徒,彻底与他所在的社群结束了联络。他彻底否定了社群的主流价值准则,也否定了自己之前的生活。他要过自己内心所渴望的生活,那是一种堕落但自然酣畅的生活,不需要每时每刻道貌岸然,不需要按照设定的程序去生活,更不需要压抑内心真实的渴望。
三、“社群”的“回头浪子”
巴比特是叛徒,他单方面切断了与社群的联系。然而,这样的断绝却并没有使他脱离这个社群对他的控制。自他开始与社群断绝联系,他生活中的那些辉煌也随之开始落幕。他的生意一落千丈,他被自己曾经的同盟孤立。经济上的困窘与他人的漠视甚至鄙视让巴比特开始怀疑自己的背叛。他对那些虚伪是那样的厌恶,对伪善是那样的厌倦,但此时的孤独同样让他难以忍受。两权相害取其轻,他还是抵挡不住被社群抛弃的恐惧,还是回归了社群的怀抱。深刻地体验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无奈。妻子的病重恰如其分地为他找到了回归的借口。他就像一个闹脾气的浪子,在外飘荡一段时间后,还是不得不回到来时的地方。
巴比特可以顺利回归,是因为他骨子里改变不了对社群准则的认同。即使对这一准则有再多怨言,他依旧无法彻底否定这一准则。这便是社群对个人控制的法宝——个体对社群准则的认同,一种熔铸于骨血的认同,只有这种认同才可以实现社群对个体风筝般的控制。看似无形,却无法逃脱,无论飞多远,无论飞多高,都必须回到这个集体中。
回归后的巴比特重新开始自己虚伪、机械的生活,可笑的是,他居然加入了“好公民同盟”。他的加入意味着他对社群的妥协,意味着社群对他的重新接纳。他不再被同盟者漠视,他的生意也将起死回生,他将继续虚伪得扮演忠诚丈夫和慈爱父亲的角色。
四、结语
一战后的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像兴奋剂一样刺激着人们的神经。金钱至上的美国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而经济的繁荣却不代表可以抹杀其他层面的萧条。道德沦丧,精神空虚,机械化生活,纸醉金迷,物欲横流,这一切都在嘲讽着社会的不健全。而社会若要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有一个和谐健康的价值准则,一个为大众所认可的和谐健康准则。通过对巴比特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为大众所认可的价值准则对社群个体有着极大的控制力。以古鉴今,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发挥社群强有力的控制作用。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社群”主题研究(2015-zy-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