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流转 幻彩永恒

2016-04-29 00:44柴军苏兵翁伟
山东画报 2016年23期
关键词:博山琉璃雕刻

柴军 苏兵 翁伟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琉璃、金银、玉翠、陶瓷、青铜)之首。作为中国琉璃发祥地,博山区琉璃文化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淳朴务实的博山人,传承了祖辈琉璃遗风,将琉璃技艺不断发扬光大,博山灯工、琉璃雕刻、内画、热成型等技艺在艺术收藏界闻名遐迩。博山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琉璃之乡”“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中华陶琉文化城”。现在,“世界琉璃在中国·中国琉璃在博山”“博山琉璃·明清官窑”地域文化品牌正在全国越叫越响,成为博山一张响亮的名片。

博山灯工:

“点石成金” 妙手夺天工

琉璃灯工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歷经几千年发展经久不衰。所谓灯工,就是利用琉璃的热塑、热熔性特点,对其边加热边塑型的技术,可以实现琉璃的变形和琉璃与其它材质的焊接。这项浴火而成的艺术,展现了抽象变形的美,用“点石成金”的技艺幻化出丰富多彩的生动世界。

所有的琉璃艺术品,要焕发出独特的流光溢彩,都需经过两种必不可少的工艺程序——热工和冷工。热工,指的是将配料用高温熔化后,把琉璃进行造型制作;而冷工则指对成型后的琉璃再进行研磨、切割等以达到理想的器型。灯工,就属于热工范畴。

灯工琉璃艺术品晶莹剔透、美轮美奂,而这触之冰冷的琉璃却被艺人们赋予了火一样的灵魂。一张方桌、一盏喷灯便构成了灯工艺人的工作场所;一手执钳,一手拿料,艺人开始了这“火中的雕塑”。工匠一手执喷灯,一手拿着细长的五彩六色的琉璃料条,将氧气或液化气送入喷灯后,再用喷灯喷射火焰给琉璃料条加热;在喷灯的高温炙烤下,料条融化变成绕指柔,此时再用钳子、刀片类工具快速对料条塑型。

在这个基础上,工匠就可以借助外力,随心所欲地弯曲拉延软化的琉璃,形成实心的圆柱等工匠心中的各种形状;也可以通过中空的铁吹筒,用嘴送气吹成球状。

琉璃灯工可展现抽象变形的美,也可再现生活中的实物,形象得以假乱真。在外人看来,这简直是手上的传奇,那一条条普通的琉璃棒仿佛是神仙手中的魔棒,不仅“点石成金”,而且可以幻化出丰富多彩的生动世界。

灯工操作看似简单,其实极其复杂。为达到灯工作品与实物色泽一致,甚至需要经过数万次的反复调色实验。喷火嘴的温度可达到400~800摄氏度,操作者必须遮挡面部以防灼伤。因此,灯工艺人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加热塑形技巧,而且需要具备极强的耐心和毅力。想要制作出完美的作品,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需要忍受无数次失败,就像琉璃要在坩埚中经历无数次熔炼一般。经历千百次的浴火历练,普通的琉璃最终实现涅槃,成为完美的作品,呈现出最绚烂的姿态。

博山灯工琉璃,有《众籽石榴》《岁岁平安》《天籁之韵》等近千种上乘作品,这些作品手法细腻,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王乃宝凭着形象逼真的《众籽石榴》摘得“中国石榴王(琉璃)”桂冠,而孙凤军以其“孙氏”葡萄灯工风格荣膺“中国琉璃葡萄孙”称号。

正是由于博山灯工艺人的精益求精、潜心钻研,才有了今天琉璃艺术的辉煌。很多以灯工为创作手法的琉璃艺术家,都是经过长达十多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实践手法才能如行云流水般从容自若、成竹在胸。

妙手夺天工的灯工技艺,赋予了琉璃新的生命,光彩夺目的“博山琉璃”,又为博山这座鲁中山城注入了卓尔不凡的城市新内涵。

博山雕刻:

精雕细刻 巧琢出神韵

据考证,琉璃雕刻最早出现在清康熙年间,至乾隆时期技艺更精、珍品迭出,那时宫廷内作坊中就有博山工匠。解放后,博山更是成为琉璃雕刻工艺品的重要产地,在国际艺术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在漫长的时光长河里,博山琉璃雕刻越来越精致,也越来越有味道。

说到琉璃雕刻,迄今为止,只有山东博山的能工巧匠有此技艺,可谓一枝独秀。琉璃雕刻属于冷工,所谓冷工,简单地说就是在成型后的琉璃坯上进行研磨、切割等以达到理想器型。这是一个复杂细密的加工过程,要经过吹制成型、套料、整型、磨面、设计图型、加温涂蜡、刻画轮廓、落地打砂、浮雕研磨,精雕细刻、抛光等十几道工序。

或花竹美草,或珍禽异兽,或亭台殿宇,或人物故事,要雕刻到琉璃制品上,先要根据作品的尺寸、颜色、造型等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雕琢的图案,再用金刚石轮在料器上一点一点打磨。金刚石轮或大如盖杯,或小如柴头,图案中多余的部分靠轮子磨掉,使设计好的图案跃然瓶上。然后经过粗磨和细磨,瓶上图案逐渐清晰。

其中,尤为关键的步骤是“细雕”。图案细微之处,工匠需全神贯注,至于人物的五官和面部表情,须屏住呼吸,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琉璃瓶一般有2~5公斤重,雕刻时须稳托手中,凹凸不平处雕琢极易碎裂,需极其精湛的手艺和耐心。一个技术熟练的艺人用原始传统设备生产一对八寸雕琢瓶,通常需2~3个月时间。

根据雕刻器型颜色的不同,琉璃雕刻分为单色料器雕刻和套色料器雕刻。前者多选用鸡油黄、鸡肝石等名贵色料,以纯色取胜,雕琢纹饰朴实无华,深受收藏者青睐,如《秋趣》《罗汉》等。后者则是琉璃制品区别于玉石器的独特工艺,即在琉璃制品表面套上一层或多层与底色不同的色料再雕刻,如《老子出关》《竹林七贤》等,刻出的花纹有浮雕效果,神韵具备,琳琅悦目,观赏和收藏价值更高。套一色的较多,套三色的作品就已属珍品,博山琉璃雕刻大师张维创作过八套色琉璃雕刻品,技艺举世无双。

在光滑的瓶面上雕刻本就有极高的难度,而套色料器雕刻难度无异于“冰上跳芭蕾”。琉璃雕刻专家、连续11年获得23个金奖的中国玻璃(琉璃)艺术大师信德胜受陶瓷微雕的启迪,于2010年12月,独辟蹊径创作了《道德经》和《金刚经》两件微雕琉璃瓶,被业界公认开创“琉璃微雕”先河。微雕作品是在十几倍放大镜下,借助灯光一笔一画刻出来的,每个字米粒大小,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清楚。

博山琉璃雕刻就是这样,既保留着传统,又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琉璃工艺,在时光的长河里,熔铸了博山的昨天和今天,也同时把博山雕琢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有味道。

博山内画:

运筹方寸 神笔绘乾坤

博山琉璃文化艺术经过数百年的演进,制作工艺炉火纯青,品种式样丰富斑斓。其中被海内外誉为“鬼斧神工”“中国一绝”的琉璃内画,就是在口小如豆的瓶内反向作画,运用独特的“背画”技法,当属中国传统艺术,更是博山琉璃文化艺术中的巅峰。

博山琉璃内画成为具有独特技法的工艺美术,不能不说清时辉煌的博山琉璃起了引擎作用。康熙年间,一件独特物件的盛行,拉开了成就内画艺术的帷幕,它就是鼻烟壶。鼻烟本为欧洲人所好,明万历年间被带入中国,至康熙时期受皇室喜爱,吸食成为贵族时尚,并上行下效,鼻煙壶随之身价倍增,而在内壁作画的鼻烟壶尤为珍贵。

光绪十六年,京城内画鼻烟壶工艺传到了山城。博山画师毕荣九利用当地产的高级琉璃水晶料做壶坯,开始制作内画鼻烟壶。他和同时代的艺人们共同努力,最终奠定了博山内画艺术超群的基础。毕荣九成为博山内画艺术创始人和我国内画史上的一代名师。

琉璃壶坯内壁光滑,很难着墨敷色。毕荣九大师悉心钻研,解决了这一难题。即壶中装铁砂、灌水,不停地摇晃、磨擦,光皮随之变成了毛面。

1956年,毕荣九的高徒薛京万、张文堂两位内画艺人在博山美术琉璃厂招徒传艺。内画过去一直沿用勾形竹笔蘸国画颜色制作,因竹笔硬细,每次蘸色不多,送进抽出频繁,误工不说,线条粗细、虚实变化也受限,效率不高;又因是水色,故成品怕水、怕潮、怕磨。如何解决这一瓶颈,成为当时之急。

1958年,薛京万受师傅创新的感染,开始揣摩改良内画笔,发明了狼毫笔和羊毫笔。他用狼毫勾勒,用羊毫敷彩,吸色量比竹笔多了许多,且浓淡兼施,粗细自如,画面千姿百态,工作效率和绘画质量也大大提高,成为内画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掌握内画技艺极其不易。据薛京万的徒弟、中国内画大师王孝诚描述,内画是在口小如豆的瓶内反向作画,得有独特的“背画”技法。作画时,气收丹田之中,发力于手腕之上,精细之处非目力所能及,须有高超的书法、绘画技巧,包括历史、文学修养。

内画作品分高、中、低三个档次,材料有玻璃、天然水晶、人造水晶等,形态由传统的圆弧状,发展到多棱形、球形、屏风、异形水晶等50多种。博山内画世界闻名,李克昌、张广庆、孙即杰、文向君在国内外享有“鲁派内画四大神笔”之美誉。

时间在指尖慢慢流淌。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博山内画艺术家们陆续创作了《水浒一百单八将》《清明上河图》《红楼梦》《洛阳兴殿图》《百子图》等一大批内画艺术珍品,画面栩栩如生,技法各有千秋。其中《水浒一百单八将》于四寸壶面上水陆纵横,营寨相连,或坐或骑,或立或步,刻画细微,神态逼真,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工整蕴藉,令人叹为观止。

博山独特的内画艺术,被国际烟壶协会及国内外专家誉为“山东鲁派”,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彩。

博山热成型:

火中取“丽” 淬炼现幻彩

琉璃热成型,是博山琉璃最主要的传统制作技艺。工匠将琉璃原料在千余度高温中熔融后,用各种工具通过吹制、拉伸、打捏等技法对其热塑加工,经过几十道工序制成各类花瓶、花球、走兽等,将“工匠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博山琉璃熠熠生辉的背后,是琉璃工匠伴着千度炉火的炙烤,进行琉璃造型、火中取“丽”的身影。琉璃热成型的整个工艺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是中国手工艺中唯一一个材质完全在高温状态中纯手工一次性完成的技术,难度极高,工匠大多得有十几年以上的技术经验。

琉璃热成型是技术和艺术的统一。制作一件简单的热成型琉璃瓶,博山艺人一般采用吹、塑、展、粘、捻、拉等工艺技术,利用琉璃的流动性、可塑性、粘展性等特点,将高温熔化后的琉璃液态物质瞬间造型,加工成所需的形状。由于琉璃的特殊性质,从液态到固态成品的时机转瞬即逝,因此艺人需要争分夺秒,在短时间内完成琉璃造型的拿捏。

博山琉璃热成型的工艺品,种类多样,《兽首》《翔龙戏瓶》《金星天鹅》《荷塘月色》等造型灵活逼真,是心灵独出、宛若天成和精心熔铸、反复锤炼的完美结晶。因琉璃全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每一件热成型作品都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热成型工艺,工匠的工作环境相当艰苦。从15岁就站在窑炉旁从事琉璃热成型工艺至今的博山国家级琉璃艺术大师徐月柱对此深有体会。窑炉车间,炉火熊熊,高温难耐。手工艺人手持铁棍,取出滚烫的琉璃料,在车间里不停地来回穿梭,所有人都汗流浃背,红光满面。这热火朝天的情景每天都在车间里上演着,对于忙碌的手工艺人们来说,这个地方可谓四季如夏。每步造型都存在着变数,稍有不慎,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立刻付诸东流,就得重新再来。

整天与滚烫火炉为伍,炉火里来、炉火里去,琉璃造型过程就是浴火重生的艺术。过去人们称琉璃行业为炉行,烧制琉璃的工匠叫炉匠。也正是1982年11月大街琉璃窑炉遗址的意外发现事件,让博山有了早于其它琉璃产地多达数百年的制造历史。

艺术之花要长盛不衰,就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博山热成型工艺也不例外。

近年来,博山先后邀请业内知名大师韩美林、林建新、庄小蔚等为琉璃热成型“把脉”。徐月柱在国际艺术大师韩美林的点拨下,突破惯性思维窠臼,成功把我国传统水墨文化与琉璃艺术合而为一,淬炼出幻彩——墨彩琉璃,填补了国内琉璃艺术热成型的窑变空白。上海大学教授庄小蔚促成共建玻璃博士工作站,以追求“工匠精神”为目标,就色彩搭配及先进独特的制作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为热成型技术改良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件件构图高雅、美轮美奂的创新热成型作品,先后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法国卢浮宫亮相,“中国制造”赢得了世界掌声,博山琉璃热成型艺术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博山琉璃雕刻
源流“淄”味
法门寺里的琉璃
原乡(外二首)
On art
开箱取宝之博山豆腐箱
大山深处是琉璃
雕刻时光
八角琉璃井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有扇白羽,有灯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