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明
化隆回族自治县是国家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111个贫困村、9951户贫困户、36318人精准扶贫对象。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化隆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化隆县从制度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两方面着手,为扶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立五项制度督促第一书记驻村有为。为切实加强第一书记管理,有效推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化隆结合本县实际,一是制定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考核制度》,以年度为期限对第一书记进行考核,考核工作以日常考核、综合考评、民主测评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对确定为优秀等次的第一书记进行嘉奖,奖金列入财政预算。考核优秀的,在干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考核为基本称职的,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考核为不称职的,予以免职,进一步提高第一书记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制定了《第一书记工作反馈制度》,对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上级部门和派出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反馈。通过“三个反馈”即:村“两委”向乡镇党委反馈、乡镇党委向县委组织部反馈、县委组织部向选派单位反馈,确保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三是制定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召回制度》,明确规定了被召回的9种情形,进一步细化了召回程序和责任追究情况,确保第一书记全方位多功能发挥作用。四是制定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队员通报制度》,实行县委组织部“一季一通报”、乡镇党委“一月一通报”制。及时掌握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成员到岗、遵守工作制度、扶贫项目实施、参加上级党组织培训、年终评议、实绩考核等情况,通过会议、文件、媒体、信息等形式进行通报,进一步促进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五是制定了《化隆县建立第一书记关爱激励制度》,以为111位第一书记购买意外伤害险、赠送党建刊物、建立谈心谈话、解决工作经费、落实保障制度等多种关爱方式,切实解决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第一书记”在基层待得住、干得好。
采取五项行动凝聚力量服务脱贫攻坚。人才建设是实现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为了强化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的力度,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关于化隆县精准扶贫干部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采取五项行动加以落实。一是实施百名干部挂职精准扶贫行动。每年从县直机关和单位选派20名45岁以下、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或经历单一的乡科级优秀干部和后备干部,到贫困村挂职;二是实施专业技术人才服务行动。每年选派农牧、林业、水务、科技、国土、卫生、广电、环保、文化旅游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到贫困村开展实用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三是实施干部能力素质锻造行动。年内实施“三个一百”干部培训工程,将依托省、市、县委党校培训机构和网络培训学院,对涉及精准扶贫有关部门负责人、乡镇领导、第一书记各100名,进行精准扶贫能力培训;四是实施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行动。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学习,依托县内县外各类培训机构和场所,对建档立卡的111个贫困村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五是实施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建功立业行动。每年从高等院校本科生中选聘20名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协助村“两委”班子发展农业生产、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代销农特产品,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鼓励大学生村官在精准扶贫一线主动作为、建功立业,促其在扶贫攻坚主战场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