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有创新

2016-04-29 15:31谢兆东
人事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大胆矛盾理念

谢兆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机遇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眷顾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青睐敢于创新、勇于开拓者。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践行“三严三实”,迫切需要我们的工作要有创新。这是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时代要求,更是“创业要实”的本质要求。

坚持解放思想,突出问题导向求创新。古人云:“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新常态下,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创造性地工作,才会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当然,一个时期只能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要一揽子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任何时候我们工作都不能囿于原有的思维定势,不能满足于不出问题,不能习惯于按惯例办事,而要善于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与时俱进,大胆探索,这样才能使工作有新思路、新办法、新对策、新成效。比如,针对公务员考录达不到开考比例而被取消的紧缺职位偏多的问题,2014年广西首次创造性地采取二次报名,即在首批进入面试范围人选确定后,自治区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报名、笔试和面试阶段因无人报考或报考达不到开考比例而被取消的紧缺职位,重新向社会发布,组织笔试成绩合格的考生进行第二次报名,有效地解决了这一多年未解的“老大难”问题,这一做法缩短了考录周期,降低了社会成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要坚持工作理念创新。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高度。任何时候都要树立超前的理念,敢于打破常规,思考问题时尽可能“快半拍”,做到提前调研,超前谋划。

增强责任意识,着力在解决新矛盾中求创新。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出现。事物总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一种矛盾掩盖另一种矛盾。我们对另一种倾向、另一种矛盾要高度重视,发现了的就要及时解决。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发现问题是工作创新的起始,也是推进创新的前提。工作创新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不过有的问题简单一些、容易一些,有的问题复杂一些、难度大一些。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留心观察,注意研究,不可懈怠。对已暴露出来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对尚处于潜伏状态或开始萌芽的问题,要注意观察,及时研判,争取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初始阶段。要善于研究探索新课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重叠加时期,许多问题政策性、复杂性、敏感性、关联性都很突出,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停滞没有出路,后退死路一条,只有增强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勇往直前,大胆探索,攻坚克难,才是唯一的出路。要宽容失败。研究解决新问题、新课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会遇到失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敢于坦然面对。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教训,更是经验,是通向成功的铺路石。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支持创新,宽容失败。对于创新过程的挫折,要有一种越挫越勇的精神。只要我们不畏困难,锲而不舍地前行,再大的矛盾和再难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树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着力在继承发展中求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而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要善于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创新。我们承担工作,如果不了解它的历史,就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去努力,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否定继承,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空中楼阁。比如,领导干部到新岗位,应花力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情况,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拿出切合实际的新思路、新办法,而不是匆匆忙忙提出与过去大相径庭的工作思路,急急忙忙烧起“三把火”。这“三把火”,很可能既非对不合时宜旧事物的否定,亦非推动工作创新的突破口。只有善于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去开拓创新,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人民、实践检验的实绩。要坚持辩证的扬弃,真正把好的东西发扬光大,为我所用;把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弃之不用。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过去的,绝不会有成功的创新;同样,不顾实际情况,将过去的东西全盘照搬照套的,也不会取得成功。我们要做到该继承的要继承,该创新的要创新,切实把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

工作创新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都会遇到困难和阻力。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工作创新只会半途而废,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工作创新需要勇气和魄力,这种勇气和魄力来自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来自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来自我们攻克难关的信心和决心。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就一定能达到创新的彼岸。

猜你喜欢
大胆矛盾理念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我家的大胆蜗牛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大胆玩创意
突出重点 大胆创新
大胆撞色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