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石刻文字,距今约有2500年。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每石在腰部环刻诗一首,都是类似《诗经》的四言诗,记载秦国国君游猎之事,因此又称“猎碣”。石鼓文在唐初发现,历代名家题咏甚多,而书学著录、题跋、研究都一直未曾间断,书坛千载盛事,无过于此。原石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石鼓文》上面铭刻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为籀(zhòu)文大篆。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小篆,具有独特的个性风貌。笔画饱满圆润、骨力雄强,起笔收笔均为藏锋,苍茫高古;线条自然淳厚、质朴遒劲,竖画有垂露的直线,左右线条有相背、相向和对称弧线等形态,横线则粗细均匀、内含骨力,圆润流畅。
结构造型上,《石鼓文》略呈长方形,匀称自然、舒展大方。有些文字虽然还保留象形、表意构造,如“鱼、栗、射”等,但大部分已蜕变为图案化,有方、圆、欹侧等姿态。与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秦国一些器物上的铭文相比,《石鼓文》明显要规范、严正,显现出高超的书写技艺。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中有些重复的字,如“吾、君、可、车、既”等,居然没有明显的差异。
现代人写书法刻意将相同的字写得不一样,而在先秦时期在重要器物上书写,则力求工整、规范,保持笔画和结构的一致与和谐,努力体现出庄重感。
章法上,《石鼓文》布白均匀,字距行距基本相等,整齐一律,呈现出鲜明的布局特色,既有金文的浑厚雄强、气度非凡,又造就了后来小篆的工稳、匀称之势,这些在先秦刻石中有无法替代的审美意义与价值。
《石鼓文》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自被发现以来,就受到重视,经过杜甫、韩愈、韦应物等人作诗颂之,更是名噪一时。同时,它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特别对清代书坛影响甚大。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就称它为“小篆之祖”,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
清末的吴昌硕更是对《石鼓文》推崇备至,他学《石鼓文》,并不亦步亦趋,往往以画笔入书,以行书笔意写篆,写得淋漓尽致,虽然乏于法度甚而狂野,但意态生动有神采,气息沉郁雄壮,自具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