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榕]
电信商业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康榕]
摘要
商业客户是电信客户群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具有数量大、效益高的特点,是各大运营商激烈抢夺的的重要对象。文章从福建省电信商业客户的市场构成情况及某运营商的营销服务现状分析入手,甄选商业客户市场具有发展潜力的细分市场开展市场调研,剖析商业客户的通信消费行为特征及需求特征,提出基于客户需求的商业客户的营销服务策略,提升运营商商业客户增量拓展的有效性。
关键词:商业客户 重点市场 需求特 营销服务策略
康榕
女,毕业于中央党校学院经济管理专业,2001年起就职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经济师,长期从事市场客户服务督察,市场信息分析,经营分析与预算、数据挖掘与处理等领域的工作。
福建省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较为发达,近年来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加之全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商业客户越来越受到电信运营商的重视,商业客户的价值也越来越高。福建省商业客户市场主要特征有:
(1)商业客户市场容量巨大
据福建省工行行政管理局统计,2015年全省新增内资市场主体52.9万户,其中企业15.6万户,增长30.8%;个体工商户36.9万户,增长27.2%。截至2015年底,全省实有各类企业70.7万户,个体工商户161.6万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累计从业人员约达700万人。分行业来看(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属于大客户,不在研究范畴),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5个行业聚集了省内大部分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及雇工人员,其中以上5个行业的内资企业数及个体工商户数之和占全省总数的89.2%,雇工数之和占全省总数的82.9%。
(2)商业客户投入产出效益高
商业客户具有地域聚集或行业聚集的特点,因此针对商业客户的营销具有规模效应,与大客户及公众客户对比,商业客户的投入产出效益比是较高的。
(3)商业客户市场具备发展潜力
近年来,商业客户在市场上发展迅速,宽带业务及移动手机业务的客户发展速度均远远超过商客市场容量的增长速度。然而,重点业务在商业客户市场内的渗透水平还较低,数据显示,福建某营运商的宽带业务在商客市场的渗透率低于50%,移动手机业务的渗透率低于25%,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分行业来看,宽带渗透水平最低的五个行业依次是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移动手机业务渗透水平最低的五个行业依次是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业及批发零售业。
基于以上特点,电信运营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商客市场做到“保存激增”,就需要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商业客户的通信需求特征,从而构建起高效的营销服务体系,做到有的放矢的营销推广,实现商客市场的规模拓展。
2.1潜力行业筛选
基于商客市场规模巨大且具有行业聚集的特征,运营商若要高效利用有限的营销资源,就必须甄别出庞大的商客市场中的潜力行业,通过对潜力行业中的客户开展市场调研,摸清客户的通信需求特征,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手段。
潜力行业筛选的主要思路是:聚焦发展机会较多的潜力行业,从行业规模和重点业务渗透水平两个维度来推算可能的潜力行业。其中行业规模主要由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及雇工数量两大指标来衡量,运营商渗透水平主要考虑宽带及移动手机两大重点业务的渗透水平。通过潜力行业筛选模型筛选得出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四大行业发展潜力较大(如图1),其中制造业虽规模较大,但针对制造业已有较为成熟的推广方案,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不建议作为调研对象,固将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大行业作为市场调研对象。
2.2商业客户通信需求特征
图1 重点潜力行业筛选模型及筛选结果
通过对潜力行业中近900家的商业客户进行市场调研后,发现三大不同行业的商业客户在通信需求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1)价格是影响用户选择通信产品的首要因素
商业客户在通信消费方面的最显著的特征即以费用为先导,首先看需要花多少钱,然后再看能买到什么样的产品。调研发现,福建某运营商的移动业务缺乏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商业客户认为该运营商移动业务价格高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调研数据显示,85%的客户知晓该运营商的移动品牌,但仅有25%的用户对其感兴趣,其中保底消费价格高是导致客户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超过50%的用户表示若有较大的优惠力度推出更多低价套餐,将考虑使用该运营商的移动业务;在已使用该运营商的移动业务的商业客户中,约有50%的客户者抱怨当前的产品价格偏高。宽带业务方面,64%用户因资费便宜而选择其他运营商的宽带产品。
(2)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是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除去价格因素,影响商业客户通信产品使用满意度的因素便是产品的质量与服务。商业客户希望运营商能够提供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的实用性,提供完善的从售前咨询到售后维护的一条龙服务;在产品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响应、准确定位故障并尽快排除。调研数据显示,产品质量及服务的不完善显著降低了商业客户对通信运营商的满意度,超60%的用户抱怨现有宽带速度不够快、30%的用户抱怨运营商服务态度差、20%的用户抱怨宽带故障处理不及时、15%的用户抱怨运营商存在乱收费行为。
(3)处于信息化需求初级阶段
调研数据显示,30%的被访客户未安装宽带,而在已安装宽带的客户最常使用网络获取信息或休闲娱乐,仅40%的用户有使用网络进行一些简单的业务处理。在选择信息化增值产品时,商业客户态度较为谨慎和保守,风险承受力低。虽然对电信运营商的一些新业务有一定的认知欲望,但更愿意使用成熟的低端主流产品,如总机服务等。
(4)电子渠道成为办理业务的首选渠道
调研发现超80%的用户首选业务办理渠道为电子渠道,但目前运营商的电子渠道仅是实体渠道的线上版本,还存在功能不全、表现形式呆板、管理薄弱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使用需求。商业客户最希望电子渠道能够实现提供通信消费发票等需要到营业厅才能办理的业务功能。
(5)行业协会影响力大
超过50%的商业用户经常从相关的行业协会获取信息,超60%的商业用户称购买通信产品时会受相关机构的影响。此外,商业客户具有跟踪追随型的消费特点,较为关注行业标杆的做法,当看到别人使用产品可带来实惠,就会果断决定使用,具有较为强烈的学习和模仿精神。
通过以上对商业客户通信需求特征的调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福建省内通信运营商在商业客户市场的营销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运营商要想占据商业客户市场的至高点就必须透过问题表象深挖根本原因,针对性采取市场营销服务提升策略,实现商业客户市场规模拓展。建议可采取的营销服务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资费透明度
经过多年的价格战,各运营商基本套餐的价格已相差无几,福建电信语音资费甚至较竞争对手具备优势,但被访客户仍对资费满意度低,“印象价格”高,一方面是因为客户通信消费支出增长,弱化资费下降感知及降价期望值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运营商收费不透明,资费推广和宣传不规范,捆绑增值业务、组合营销操作不规范等。因此,运营商在通信产品的资费方面应做到“六要”,即资费设计要简单明了、资费宣传要透明、套餐数量要减少、计费标准要准确、收费行为要规范、消费提醒要到位。此外,运营商应灵活运用价格杠杆,通过丰富的产品和价格组合,激励客户更多使用业务的优惠策略。
(2)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市场的规范和商业客户心态的成熟,提高服务质量才是竞争制胜的不二法宝。近几年各运营商服务态度均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后端支撑乏力、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要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运营商可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以任务为导向的灵活性服务团队。由管理导向、功能型的组织向任务导向、任务型组织转变,缩短工作流程,提高灵活性及响应及时性;第二,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对服务流程的执行进行监督管控,并定期分析制定流程改进优化方案;第三,不断提升人员基本素质。塑造学习型团队,建立科学培训体系,培养一批有技术背景的营销人员,一批熟悉市场运作的技术骨干,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
(3)充分挖掘用户潜在需求
目前,运营商在语音、短信等业务方面已触及天花板,需要更多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支撑总体的业务发展。运营商应充分挖掘商业客户对数据业务、互联网以及信息类业务的潜在需求,有针对性地向客户宣传新业务,加深用户的业务体验,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着重满足客户的信息化初级需求。
(4)做好直销渠道与电子渠道的协同营销
通过直销渠道与电子渠道的协同为商业客户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务。一方面在确保电子渠道缴费、查询、业务办理等基础功能的稳定性,保证客户良好的使用感知的基础上,做好电子渠道引导迁移工作,提高电子渠道分流率,并通过电子渠道进行业务推介,找到意向客户或成交客户;另一方面,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直销经理队伍,提供上门推介产品或成交交互等服务。通过直销渠道与电子渠道的有效互动,满足商业客户多方面需求,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5)多渠道开展营销推广
第一,运营商可着重加强病毒式营销在商客市场的应用。在行业内树立示范店或榜样企业,利用客户之间的口碑效应进行传播,借“榜样力量”激发客户购买兴趣,并实施多户办理,集中优惠等策略,降低价格门槛,实现规模拓展;第二,建立业务触网计划,通过网上营业厅等电子渠道为商业客户免费提供增值业务等产品体验服务;第三,争取与行业协会等具有影响力的机构进行合作推广,可采取在相关网站投放产品宣传、设立产品论坛、通过搭建行业短信平台发布促销信息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屈雪莲.商业客户市场及电信运营商的营销策略[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3,12(4):29-31
2黄海峰.中小企业聚类市场的电信营销.华为技术[J],2007,5(17):40-42
3宋恩亮,张大亮.基于价值的电信商业客户营销服务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4):54-56
收稿日期:(2016-01-29)
DOI:10.3969/j.issn.1006-6403.2016.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