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璐璐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规模大小不等,设备种类、数量不同的网络设备机房广泛分布于用户各分支机构所在地域,由于欠缺与运行网络的规模体系相对称的运维系统,无人值守机房的物理运行环境状况、动力配电状况、设备运行状况、人员活动状况以及消防状况的变化包括可能出现的危急状况,均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也就很难被有效预见、防范和避免。
[关键词]环境监控;存在的问题;数据资源
1环境监测监控机构基础设施水平滞后
1.1环境监测监控基础设施
环境监测监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滞后,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起步早,当时国家相关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都还未出台,所以各地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软件平台都是各地自主实施,这样就造成各地发展不平衡,建设水准差异较大,给统一管理带来困难。一是现场端设备品牌众多,型号和检测方法不相同,性能良莠不齐;二是软件平台和传输标准不统一,大多数不符合国家现有技术规范,亟须改造。
1.2环境信息基础设施
环境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存在问题是缺少一个完善的工作场所和业务环境,信息保障能力与安全防护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数据存储、网络交换、安全保密等方面距离国家华东省份信息标准化建设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集成展示和决策指挥系统不健全
2.1联合情况判断体系存在条块分割
随着环境监控系统的发展,不同管理性质、不同职能的监控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但不同系统分属不同监管部门,条块分割现象明显,联合情况判断所需要的信息同步获取,相互印证,态势描绘手段不成熟,缺少实时、同步、并行、互动的综合情况判断与处理的统一平台,效能优化、盲区互补的情报收集、联合管理体系不健全。
2.2联合监管决策体系科学性、时效性不高
联合监管决策体系不健全,使得当前各监管部门的部门职能和领导机关决策科学性和时效性不高,决策周期长、决策环节多,逐层决定、逐层下达环境监管决策的现象较突出,扁平化管理指挥体系不健全。
2.3缺少一体化通用态势展示系统
现有各类监控子系统已经部分的、独立的形成了基于WEB以及基于GIS的数据展示系统,但缺少一个总的通用态势展示系统,没有一个载体能够提供综合空间展示、功能区环境信息、地面与地貌信息以及数据综合展示。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的配套管理方式也未建成,一体化监控系统由谁构建、如何更新、如何发布尚未明确,监控管理体制和监管制度仍较为分散。
2.4缺少模拟仿真,监控与管理脱节
缺少模拟仿真系统,使得复合型环境问题,特别是典型的区域性环境污染难以得到有效监管。没有仿真模型,数据信息在应用上比较分散,功能上比较单一,不能从整体上、多方位、完整地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环境监管工作的总体状况,对环境质量预警、预报能力也不完善。
3科学的数据资源体系未形成
3.1监控信息未能在时空管理上有机耦合
环保部门产生的环境监控信息几乎90%以上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随时间而过程变化,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应急、污防、环境审批、信访、总量、规划等业务条线间更是有基于共同的环境监控信息进行协同监管、分别履责的内在需求。目前多数环境监控系统没有很好地对业务数据进行空间定位,没有解决测点与河流(湖、库、海域)、排污口与河流(湖、库、海域)的地理GIS关联。
3.2环境自动监控站点之间缺乏业务技术层面关联
在我国各地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中,目前还没有从区域或流域的环境容量出发,实现污染源监控系统集群网络各节点以环境容量为约束条件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自适应、相互平衡的机制和功能,而这恰恰是我国环境污染减排考核、保障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最需要的环境自动监控功能。大量的环境监控中心,只是单一地实现污染源在线监控装置(监控节点)与监控中心端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状态数据的上传,以及中心端极其简单地对现场检测仪器、污染物处理设施控制指令的下发执行。
3.3技术体制和标准不够规范统一,缺少监控系统一体化设计和规划
由于信息系统建设、维护、运行尚无统一的规定,使得市、县、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建设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在设计上较少考虑与其他业务关联单位的数据共享、交换以及联动监管需求,缺少全局性的规划和统一的信息系统应用框架。另外监控技术与管理发展得较快,先前建立的建设系统逐渐不适应当下管理需求,先发的集成系统技术手段逐渐落后。
先发优势成为共享与兼容障碍。长期以来,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各自开发,自成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的整体规划,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缺乏归口管理机制,造成数出多门,数据多样,环境管理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不同标准体系的基础与业务数据,如排污申报数据、环境统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出于各自业务工作的需要,各业务部门陆续组织开发了不少信息化建设项目,使环境数据资源在为管理工作服务中发挥了一定的效用。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及归口管理,各应用系统间数据交换与共享困难,不同系统间的数据难以对比、关联。
业务应用系统不能满足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缺少一体化监管的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江苏省各地环保局结合自身管理业务的需求,各类环境业务管理应用系统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系统的功能已远不能满足全省环保系统环境监督管理业务一体化的动态需求;现有应用系统在兼容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方面较差,制约了环境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无法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
3.4监督机制体制缺乏,数据客观性准确性保障力度不足
在地区性和封闭的管理环境下,部分监控数据的准确性没有能够很好地保障,尽管省级主管部门采取多项质控措施,但很多监控系统没有能够统一联网,监控数据也未能得到有效审核,致使全省监控数据特别是地方建设的环境监控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3.5没有有效地界定信息产品的使用对象、服务层级数据利用率不高,监控系统为“建”而建设
应将环境监控信息化划分为常态模式数据流和应急模式数据流。常态模式数据流是指环境质量处于稳定状态、符合功能要求时的自动监控数据,或污染源排放稳定、没有浓度超标或超总量时序进度的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只要按常规在环境监控中心显示实时数据、自动存入数据库、按一定周期自动在后台生成统计报表即可。
4管理不完善,系统缺乏有效保障
4.1管理,数据难共享
联网改造已成为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的难点,目前国内外自动监测分析仪器仪表厂商没有统一的数据传输协议可共同遵守,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通信数据接口规范化程度较低,设备输出信号不规范,信号就无法广泛上传下达。环保部《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的出台对自动监控系统的数据共享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4.2经费难以保障
自动监控系统需要大量的硬件、软件,安装一套现场设备需投入数十万到上百万元,每个监测点位每年的维护、运行费用也需几万元到十几万元,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是无法开展此项工作的。我省自动监控建设经费相对充足,但系统长期运行与维护管理的经费渠道不畅,往往需拖欠一年解决,严重影响自动监控系统效益的发挥,影响了地方建设维护的积极性。
4.3法律健全工作依据不完善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现场的监控仪器、设备都是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作为污染治理设施,排污单位就有义务建设安装。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支持,如企业故意切断设备电,使监控停止,在法律法规上并不承担任何责任,很容易导致在线监控系统形同虚设。要贯彻落实好《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等法规,消除企业的抵触情绪,还必须考虑客观因素建立一系列的实施细则。
总之,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环境监控系统服务维护工作的先进性,不仅需要不断完善系统本身功能和提高维护管理水平,更需要落实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