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野下,探微人文性语文教学

2016-04-27 12:06季桂锋
语文教学之友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生态视野下的人文语文以关注学生生活为主线,发挥学生本位价值,重视愉悦情境创设、真实情感流露、积极情趣培养,让学生成为有根有品、有智有见、有才有能的人。拟从生活处处是语文、物境不语露情感、文本解读显真我等角度探析如何构建生态视野下的人文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语文

“生态”通常是指生物的生存状态。随着研究涉及的范畴越来越广,“生态”被人们用来定义众多美好的东西,人文性语文便是例证,受到广大学者的推崇。生态视野下的人文语文,以关注学生生活为主线,发挥学生本位价值,重视愉悦情境创设、真实情感流露、积极情趣培养,让学生成为有根有品、有智有见、有才有能的人。生态视野下的人文课堂,更多倾注了教育者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快乐生活、健康成长、阳光心态的关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角,自由翱翔在知识海洋中。

一、生活处处是语文:“有滋有味”自快乐

“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感悟幸福”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生活中收集学习认知素材,让学生不觉枯燥无味,快乐也便自然而来。割裂了生活单纯学习语文,便是咬文嚼字味同嚼蜡;融入生活体验的语文,能使学生迸发鲜活思维灵感,让他们在自由认知感悟中快乐地学习和运用语文,增强其学习的乐趣。

生活是语文教学丰富的营养“食材”。如在《江南的冬景》教学中,我没有要求学生理解阅读课文,而是展开联想,要求学生回想“家乡美丽冬景”与“自己理想中的冬季”,让他们带着真实的感知描绘。待学生真正了解各自家乡的冬景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人们在冬季都干什么?冬闲、冬忙还是别有特色?于是学生便带着各自的生活体验,纷纷说出各自景象。有的同学说,人们围着火炉,烘烤山芋、马铃薯,在一起吃喝谈笑,话话家长里短;有的同学说,人们喜欢带上猎狗,扛上夹子,拖上拉网,三五成群的捕捉黄鼠狼,剥皮换得一些零花钱;有的同学说,人们喜欢探到冰冷封冻的河里摸河蚌,又大又滑溜的河蚌被人们从河里捞起,一袋一袋地运向当地市场……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真实的生活感知去领略文本,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领会郁达夫先生所运用的虚实结合、比照点染等写法的深层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去体味江南冬天的美感,让学生在“欲雪”“微雪”“风雪”“深雪”的欣赏中体味“自然之美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的内涵意义。

生活如同花开花谢,定有精彩与黯淡。作为富有灵感和情思的学生自然也就能嗅出其中的味道。引导学生以多元化阅读为载体,通过体味作者、审视自己来悟出生命真谛。突出开放化教学思维设计,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体验感知中找出相关素材和题材,让他们在主动探寻的过程中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使得语文芬芳四溢。

二、物境不语露情感:“有情有义”方本真

“情境是一切思想情感的内核”体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理念。培养学生成为有根本之人、品味之人,就需要从他们内心的灵魂深处揣摩其认知需要,多给他们触动情弦的震撼,使他们的感知更加富有情感和责任。围绕真实情感抒发和价值理念培养活化教学,使得学生对文本解读更有深度、广度。

人文性语文应该以关注人的情感为灵魂,让学生从中接受到熏陶和感染。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中,为了能帮助学生领悟“精神楷模”海伦·凯勒的丰富情感,我要求学生围绕文章的题目,思考这样的问题:假如给你三天的时间,你会怎样做?有的同学说,带着父母去游览他们最想去的地方,看看那里的名胜风景,增长见识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有的同学说,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安安静静地生活,并和亲人朋友一一道别;有的同学说,什么也不做,回想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写一部传记,然后美美地睡上一觉……我根据学生的这些想法,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你所安排的这些事情都是源于自己内心最想做的,也是你认为最值得怀念的,透过这些所想所做,你最想表达的情感又是什么?结合海伦·凯勒,自然就能引导出学生对人内心世界的窥视,也就能探究出“不向困难低头,用爱去点亮前行的灯”的含义,也就能体会出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认识,就会令人永生难忘。

“横看成岭侧成峰”源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者的情感也不尽相同。物境尽管是静态的、固定的,但其中蕴含的情感更是不同一般。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主动创设相应的情境去引导他们有针对性探知,结合自己的生活感知体验去触摸内心深处的灵魂世界,更能给他们提供自由遐思和互动交流的机会。关注学生内心真实情感,引导他们在彼此交流中相互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和灵感,帮助他们丰富内心情感。

三、文本解读显真我:“有棱有角”定不同

“推崇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生态课堂与人文教学共同关注的结合点。还原真实的自我,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的影子,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帮助他们在深思和深悟的过程中有所感知。培养学生鲜活思想和鲜明个性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点。

培养有涵养、有素养、有见识的学生,首先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凸显。如在《雷雨》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围绕“你怎样评价他(她)?”让学生自由表达。有的学生选择了周朴园,说他是“两性”派,既有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质,又有一定亲情理念的可恨之人。周朴园作为资本家,“每个毛孔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一点都不假,其最终家破人亡,咎由自取;周朴园作为可恨的资本家,尽管批判的东西很多,但其骨子里也有可怜的一面,逼婚毁了他的幸福,使得他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有的学生喜欢侍萍,说她是一位坚韧、有爱的母亲,但受命运的捉弄,难以使得她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正尊严等等。通过这样的解读,能读出每一位学生心中的多样化色彩。

文本解读个性化,使得学生在主动遨游知识海洋中不断激活自己的内驱动力和潜能。教师围绕学生个体差异引导解读,让学生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教师单方教学思维,让学生在感性认知不断积累的过程中生成理性情感。语文解读的多元化,也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发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

总之,语文本身没有色彩,倘若融入“生态”,定会色彩斑斓;语文本身没有味道,倘若添加“人文”,便会津津有味。让语文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桎梏,多给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展示才能。语文要想成为学生的营养大餐,需要我们教师潜心研究每位学生的口味,准备好食材,耐心帮助他们烹制,一同分享期待的美味。

参考文献:

[1]何意萍.刍议生态化视野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5,(11).

[2]施丽.浅析生态语文教学[J].阅读,2014,(48).

[3]王玉华.基于平衡的生态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12,(9).

作者简介:季桂锋(1981—),男,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