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燚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执教的是《窗前的气球》一课。在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时,教师请同学们找出表现科利亚孤单的词语,同学们找出了“静静地”“呆呆地”“真没意思”,教师在屏幕上用红字突出了这些词语。紧接着,教师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重读,表现科利亚此时孤单的心情。”于是,同学们在教师的提示下,刻意地重读了这些词语。笔者对这样的朗读指导反思良久,进行了多角度的追问——
这里重读合适吗?从文本的内容看,这一段写的是科利亚因为得了传染病,孤单地躺在病床上。单从“静静地”“呆呆地”“真没意思”可以推测出科利亚的心情是极度悲伤的,情绪也是极度低落的。重读,语调铿锵有力,会让听者误以为科利亚精神抖擞、情绪亢奋呢!那么,这里应该怎么读?我们不妨细致推敲一下这三个词语:“静静地”,表现了科利亚一句话也不想说,显得孤独寂寞;“呆呆地”,表现了科利亚陷入了沉思中;“真没意思”,表现了科利亚觉得太无聊了,可是又很无奈。站在这样的角度,读这一段应该从人物的内心出发,适宜采用低沉、舒缓的语调来朗读。
重点词语都要重读吗?从文本的差异来看,每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是因文而异的,统一的重读根本不能体现情感的差异。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采用分析重点词语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因此,重读不是万能钥匙,每个文本有各自的情感特色,朗读指导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舒缓忧伤的语境,重点词可读得低沉、悠长;热闹喜庆的语境,重点词可读得活泼灵动;气愤难平的语境,重点词可读得高亢有力。
重读是唯一的技巧吗?从朗读的技巧来看,重读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还有一些突出重点词的技巧:如既可以一字一顿,铿锵有力,也可以轻言细语,缠绵悱恻;既可以急如爆竹,噼里啪啦,也可以稳重舒缓,营造佳境。声音是一种富有变化的艺术,讲究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不是一个重读就能体现的。
朗读有统一标准吗?从学生角度来看,每个人阅读文本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表达文本情感的方式也就各有千秋。男同学与女同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外向的学生与内向的学生存在性格上的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影响着情感的表达。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文本的理解,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束缚学生的朗读表达。教育是塑造有个性的人,而不是生产统一的产品。朗读的确有技巧,但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能否表达对作者及其作品的理解,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推崇真实、自然的朗读。
基于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性的表达方式,对多元的朗读表达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是靠一个“重读”走天下。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新市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