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袖舞艺术特征分析——以重庆地区陶舞俑为例

2016-04-27 04:05傅兰媚
戏剧之家 2016年1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傅兰媚

(重庆师范大学 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汉代袖舞艺术特征分析——以重庆地区陶舞俑为例

傅兰媚

(重庆师范大学 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摘 要】汉代有着丰富的服饰样式,在强盛的政治文化背景催化下,刺激了中国古代袖舞的发展。由于“市井文化”的推崇,袖舞也经历了雅而化其俗的过程,在民间得到了很好普及。笔者站在汉代袖舞发展的视角上,通过文献与图文资料整理,分析重庆地区陶舞俑的袖舞的形态结构,以期最大限度地重塑舞蹈本身的样貌。

【关键词】汉代袖舞;陶舞俑;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一、概述

袖舞是以袖为道具,注重以手带袖的局部形态呈现,向全身延展的艺术化呈现的身体表达。袖舞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作为“言不尽意”的延展性表达,“长长的服饰能够有效地增强舞者身体的空间占有量,提高其表现力。长袖舞通过延长的舞袖进而延伸了舞人的肢体,丰富了身体表现力,从而使思想情感的表达更酣畅淋漓。”[1]揭示了表演者的“尽意”,并创作出审美形象中的“尽意”,从而造就了情境相随、情境相融的汉代袖舞形象。秉承春秋战国的楚风遗留至汉,袖舞得到了新的发展,多样的形式受到各阶层的青睐,广泛地应用到了宴会、节庆、祭祀等重要场合。重庆眦临于巴楚文化圈,在整体性的特征中又隐现出巴楚文化的痕迹,体现在多鬼神祭祀方面。

二、陶舞俑的形态分析

(图一)[2]

(图二)[3]

(图三)[4]

(图三)[5]

根据王克芬老师对袖舞的分类方式对重庆地区陶舞资料的统计,重庆现存的陶舞俑多喇叭式博袖。喇叭式博袖外阔内窄,从袖口至袖尾处呈现喇叭状的形态。笔者挑选出四尊重庆地区具有代表的东汉陶舞俑进行静态解析。

如图一,图一为静止造型。舞俑高举左臂,袖口处镶荷叶边,喇叭袖型自然垂现。右臂自然弯曲,扶按于腰部似叉腰状。面部松弛投入,双腿自然弯曲,在端庄而舒展的舞蹈造型中又流露出闲适自得的生活景象;图二为动势造型。身体侧对前方,右臂于右侧抬至脸颊高度,呈弧线上翘,袖口处镶荷叶边造型。左手提袍自然弯曲于左胯根部。双腿微弯,重心往右前倾出,左脚似有抬起向右脚靠拢的动势,头部自然向右倾靠,似乎是要完成一个向右侧迈步的动作;图三中,服饰样式与前两张图相同,左手提外袍扶按于左胯部,自然屈肘,右臂于右侧抬起至肩高处。双膝下屈,膝盖、脚尖斜对两侧呈大八字位,动作舒展而奔放,展现出妩媚中兼有豪迈男儿性格的巴渝女子形象;图四中,右臂向右侧抬起呈对折状,左手扶外袍置于左股后方。左脚屈膝与右臂形成一条垂直水平线,右脚踏步于其后,身体横拧至正前方呈现出低重心的动态舞姿。

动态解析:由于服饰的限制,四尊陶舞俑并无太多下肢的动作,多为前后分腿、左右分腿,为舞蹈动作稳定重心或是动作衔接而形成。袖口宽而长,在舞蹈中盖住了部分手指,以袖代手,使双臂充满了流畅的飘逸之感,孙颖老师将汉代袖舞动作归类为“撩”、“搭”、“绞”、“扬”、“绕”、“拖”、“甩”等舞蹈技巧。重庆的四尊陶舞俑动作多扬袖,少炫技,从美感而言,手袖基本保持了向上、向外的运动路径,强调延伸与自然弧线,使之形成一个悠扬的上身姿态,同时空间线条又显得十分饱满。从动律而言,四尊陶俑的下肢形态均以微屈为共同特征,低重心的运动路径使胯部作为了控制力量的中轴,可以推测出四尊陶俑的舞蹈动作均为以手袖带动身体的横向运动,以屈膝带动身体的纵向运动。动作造型偏于松弛与自然,多温柔婉约的艺术形象刻画出了一幅生活自足的幸福图像。在以“手袖为荣”的静态

舞姿中,隐现出表演者展示服饰的心理,使舞姿更具有和谐的美感。

三、重庆陶舞俑的服饰内涵

“文化内涵的表现是通过生动传神的视觉形象来完成的,形象本身承担了记录经验、传递信息和沟通“人”、“神”两界的功能。”[6]陶舞俑的形象涵盖了最本质的舞姿语言,服饰是肢体的外延,也是舞蹈的核心,服饰样式的多样化,也直接影响着舞蹈风格的多变性。作为舞蹈文化内涵的可视材料,服饰也体现出人们的生活体会与情感外延,更传递出人们生活中的审美观念。服饰包含服装与配饰,是人们在生理与审美中创造出的文化产品。从出土陶舞俑的着装来看,整体素雅简单,无过多配饰,在博袖袖口处均用荷叶式花边装饰,衣襟左上右下交叉裹掩于胸前,延展至腰臀部,裙长垂地,用宽带裹腰,继承了激荡的楚文化影响,体现出楚风细腰的特征。重庆地区山川逶迤多变,山坳曲折相连,拖地长裙虽不利于生产劳作,但江河其泽,鸟兽丛生,却激活了人们对自然以及审美的想像。拖地长裙在神秘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彰显下有飘逸修长的灵动线条,抖动长袖时的长线条与抛袖子时袖子营造出的弧线,巧妙地与文化生态融合在一起,形成清奇、朴实的艺术形象。

四、结语

汉代袖舞在吸收与继承前朝乐舞文化的基础上,又加大了对市井文化的推崇,使汉代袖舞兼具了俗雅文化的部分特质,形成了优雅又自然、恢弘又热烈的舞蹈形象,并普及至社会的各个阶层,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如宫廷的以舞侍宴、官员们的以舞会友等。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兼容,汉代袖舞吸收了外来文化中“旋”、“跳”等舞蹈元素与舞蹈技巧,这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精神体现,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憧憬。

参考文献:

[1]张宇晓.汉代女性常袖舞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08.

[2][3][4][5]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中华舞蹈志·四川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274.

[6]彭小希.古滇国青铜器舞蹈图像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0.

傅兰媚(1989-),女,汉族,重庆人,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舞蹈学基础理论研究,西南民族舞蹈研究。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133-02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