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1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课前准备:
1.带领28个学生到操场,让他们7人一组,双手伸开围城一个正方形,并告诉他们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米,并让他们想象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有多大。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盱眙是一个人杰地灵、风景如画的山水城市,自古以来就有“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之称,在这里有很多优美的景区,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来盱眙旅游,作为小主人你会向这些游客推荐哪些景区呢?
学生回答: 明祖陵、玉皇山、铁山寺景区、八仙台等等。
师:一般情况下在介绍景区时,我们都会提到景区的占地面积,老师给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景区占地面积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
盱眙山水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100000平方米。
明祖陵的占地面积大约1700000平方米。
玉皇山占地面积大约3300000平方米。
铁山寺景区的天泉湖风景区占地面积大约9000000平方米。
师:你们刚才在阅读的时候有没有觉得数字很大?读起来方便吗?
学生:不方便,数字太大了。
师:是的,数字太大了,说明我们用来计量这些景区占地面积的单位太小了,有没有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初步感知公顷
(1)课件出示课件呈现例1的情景:
以四张照片为背景,分别呈现明孝陵、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日月潭的面积和2004年我国森林的面积。
学生自己读读课件上的文字,并观察课件上这些地方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公顷。
师:对,是公顷,所以公顷是什么单位呢?学生自行看书解决问题,交流回答。
师:明确 “公顷”是测量土地面积单位的专用单位。
师:刚才的图片中为什么不用平方米作单位呢?
生:用平方米作单位不合适,太小了。
师:是的,这里用平方米太小了,用公顷很合适,所以同学们公顷是比平方米要大得多的面积单位。
(2)师:同学们,对于公顷这个单位,你们还有哪些想知道的?
生:一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一公顷有多大?
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板书:认识公顷) 2.认识1公顷的含义
(1)谈话:一公顷有多大呢,我们规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
(2)同学们,你能算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并汇报
100×100=10000(平方米)
师:是的,所以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师:这两个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跟我们以前学习的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样吗?
生交流后回答:不一样,以前学习的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小结:一般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但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比较特殊是10000。
3.体会1公顷有多大?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公顷这个单位,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1公顷到底有多大?
师:上课之前老师带大家到操场做了一个实验,体会了100平方米有多大,谁知道1公顷是多少个占地100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
生回答:100个那样的正方形。
师:对,1公顷是我们实验的正方形面积的100倍。
(2)下面老师还收集了一些资料,我们来看一看,再次感受一下1公顷有多大。
我们学校新建的塑胶操场占地面积大约6000平方米,( )个这样的塑胶操场面积大约是1公顷。你能体会1公顷的 大小了吗?
我校学校是一所公办学校,学校紧邻开发区内风光秀丽的小太湖国际新城小区,小学部总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是1公顷?你能体会1公顷的大小了吗?
(3)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吗?
三、练习
1.单位换算
盱眙山水广场山水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100000平方米。合( )公顷。
明祖陵的占地面积大约1700000平方米合( )公顷。
玉皇山占地面积大约3300000平方米合( )公顷。
2.具体运用
一块长方形的地,长260米,宽15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3.学以致用
盱眙某小区开发商打出广告请大家看看这个广告有无虚假:
本小区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绿色花园模范小区。占地面积12公顷,其中公馆、儿童游乐场、老人健身房、网球场、道路等公共设施占地2.8公顷,绿化面积达5公顷。乐乐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75幢。乐乐估计了一下每幢楼的长约80米,宽约10米。请计算说明房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真实?
四、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