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6-04-26 17:15宋学燕
关键词:氛围兴趣高效课堂

宋学燕

【摘 要】 面对当前课堂改革的新形势,高效课堂成为教学当中的主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关键词】 高效课堂;氛围;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1、引言

语文借助细腻而生动的语言,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浸透着学生的心田。那一幅幅如美的画卷,一件件如珍的精品,要求教师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主持人的身份,引领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品味、去感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高效的课堂呢?

1.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改革重点强调课堂氛围,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学会放开自己,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积极参与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这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一定会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可以说,这样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

1.2开展竞赛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内化,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才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适时开展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自读课文时,让学生阅读“自读提示”,结合课后练习,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将学生分成两组,互相提问,鼓励他们展开激烈的讨论,归纳出结果,最后评出优胜者。学生常讨论得热火朝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参与意识增强,在积极有益的活动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书本知识印象深,知识掌握牢。

1.3创设情境引兴趣。

创设情境,要依据教材从实际出发,运用多媒体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如在教学《夸父逐日》一课时,可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时用多媒体展示追逐路上的图片,接着让学生欣赏图文并茂的配乐朗诵,并观赏动画《夸父逐日》,眼看课本和注释,很自然地进入境界。创设情境,把强制学生有意注意接受知识,变为无意而轻松获得知识,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我把课堂教学游戏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复习古诗歌时,在课堂上以“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学生们都感到紧张有趣,在热闹的游戏中,学生的诗也背熟。学习《唐雎不辱使命》时,我就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在表演中很容易地就把握了人物性格。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辩论、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动起来,让思维也运转起来。

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高效学习者。同时,资源查阅不受时间限制,给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备课条件,教师利用幻灯片,就能够让文本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止内容动态化,枯燥内容形象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欲望强烈,这样就把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了。比如,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时,结合文本内容,上网查找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我们遨游在苏州园林的美景图中,不知不觉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真不愧为苏州园林的一次旅行。让学生在课堂上借用多媒体辅助,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激活思维,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于是我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即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个家,教师就是一个大家长,每一节课就像一顿午餐,课没有做好孩子就不愿吃,身体就不会好,没有足够的佐料,也不会出现后起之秀。光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让师生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让师生绽放的笑靥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猜你喜欢
氛围兴趣高效课堂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