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2016-04-26 17:10李君
关键词:思路高效课堂探究

李君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近几年来,高效课堂成为一种教学趋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因为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教材很难做到吸引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一、吸引学生是前提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低落时,改变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会到教学中来的手段,这就是在教学中变化的应用。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吸引学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效果将会持久而巨大。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我们讲课时有很多时候喜欢越俎代庖,把知识反过来讲调过去再讲,结果数学课上就是我们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学的索然无味。有的时候我们也不赞成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觉得自己讲的太多,于是,增加学生练的时间,或者是增加师生间的频繁问答以减少讲的时间,但结果学生被教师的问题牢牢的栓住,没有机会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疑问,遇到新问题常不能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仍然没有时效性。

(1)设计合理的启发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课前要作好准备,了解了在探究的问题与学生的现实之间存在多少差距,考虑设计哪些问题或哪些活动能够化解困难,怎样创设问题情景,怎样问问题可以含蓄地启发学生。所以,最好是通过引导学生先从事某些活动,解决某些比较容易着手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所以,利用实物、模型、实例、示意图等直观化手段启发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得到结论,形成思路。

(2)课堂提问要精彩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及时地得到教学的反馈,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形式参与教学、互相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有一些学生就因为一次出色的回答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感受,从此爱上了数学。

对所提问题的设计是提问质量的关键。一个新知识刚学完,为了达到及时反馈和强化的目的,教师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因为简单的问题不具有多少思考性,可以照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还要满足少数学生的需要,因为设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考,所以,教师提的问题应明确易懂,不能太大,将大问题改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若干个小问题。所提的问题应该表述的很清楚,避免所提的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给解决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所提的绝大多数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后教师要适当停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要认真倾听,予以中肯和明确的评价。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必须尽快辩明原因,然后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变。

(3)创设情境要贴切

一般说来,一个导入至少需要完成下列四个任务中的一个: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建立联系和组织指引。教师的引入既建立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又完全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式导入的关键在于创设精彩的问题情境,它既是吸引学生又能够与新知识密切联系。导入的形式以游戏、实验和观察等活动产生悬念和问题的引入方式外,还有一种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师的讲授。比如: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时候,引入教学情景时就先考虑了贴近生活实际。于是用幻灯片展示赵州桥的图片,然后抛出问题:“你能求出赵州桥的桥拱所在的圆的半径吗?学生的热情顿时点燃起来,也就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知识,我们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引入,也可以开门见山说出课题。

(4)讲授新知要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学过程要在探究活动中展开,也就是说,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学都要体现数学化的教学思想,要揭示数学的形成过程。

组织学生探究之前,教师必须经历过探究,思考过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学生的现实和数学现实中有哪些与本质类似或有联系;也推导过公式和定理,对哪些思路走不通,哪些思路能走通但是麻烦,哪些思路是捷径胸有成竹。我们不能随口说出“那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而盲目地与学生一起探究,结果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对问题的难度估计不足,无法启发和指导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组织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控制时间,掌握各环节的节奏。开始可慢些,保证每位学生都明确探究的问题,之后,再进入真正的探究,否则,匆匆忙忙,不是有同学没有审清题意走错方向,就是有同学在别人起步的时候就以掉队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明确任务阶段宁慢勿快。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的探究经验常常很有借鉴作用,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具、图象或精辟的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的时候,教师可以点一下为什么行不通,然后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路;当学生探究的思路可以但繁琐的时候,教师应及时肯定,指出更优的方法,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有时学生的探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做一题多解的探究奇思秒想不断涌现,这时往往最难控制教学的时间,教学的基本任务要完成,学生的创造成果要尽量多地在课内交流。探究完毕,教师要组织学生反思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有过的探究思路,成功的思路和不成功的地方。

三、课后巩固要有针对性

教授完新知识之后,即便是课堂效果最佳,也必须课后及时有针对性的的设置练习题进行巩固。所以练习题的设置绝不能敷衍,根据接受能力的不同,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不同,安排相应的作业。作业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并且要体现层次性。这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无论你使用的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只要是学生学会、学明白了就是最好的。所以我们这些从事教学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陈旧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你就一定能成为高效课堂的能手!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思路高效课堂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不同思路解答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