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古丽·阿不都拉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科课程教学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进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为例,首先概述了新课改背景下衡量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是否提升的标准,介绍了在该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守的原则,最后从加强实验教学、扩展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多媒体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给出了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升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衡量标准
新课改不仅改变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其衡量标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二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力军。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直观的因素,相对来说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能够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掌握住课堂知识,并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学习成绩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原则
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时刻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和进步为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的听,很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持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想要学。
2.坚持构建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
物理是一门知识相对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善于把握课堂,通过实物情景构造和语言情境构造,构建情景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3.坚持及时反馈补偿原则
及时反馈补偿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向学生提问问题,通过提问问题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把它作为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反馈,帮助教师有效的调整课堂进度,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4.坚持三维目标设计的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使学生做到“要学会”;过程和方法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物理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物理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使学生做到“要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教师在组织课堂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被动接受课堂教学模式。
5.坚持主题明确、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设计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时要有明确的主题,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要具有科学性,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勇于提出问题,善于通过动手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设想,做到讲练结合,教师还要做到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准确的分析,在对课堂知识的讲授时,要尽可能的以简单易懂的方法将内容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的快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习题练习,以便夯实所学知识,注重教学策略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和练习策略。此外,还要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习过程更加轻松自如。
三、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可行策略
1.借助实验教学,提升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安排实验,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情况的发生。要尊重学生需求和求知欲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愿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尽可能的借助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拉近物理和胜过的距离,这样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真真切切的感觉到物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比如:利用直尺探究声音的产生、响度和振幅之间的关系;利用钢尺做摩擦起电的实验,并可以探究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2.扩展教学内容,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勇于创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首先就要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目光,调动学生的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热现象时,组织学生做实验前,先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让学生们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直观的给学生展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物理学的奥妙,增加学习动力,从而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3.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分组可以调动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效率的提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锻炼学生交际能力,实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反思自身的缺点,促进自身的完善。
在运用该教学模式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合理构建学习小组,要注意小组成员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同质学生的组合,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有核心成员,并能够起到带动作用,组员不宜过多,否则无法落实责任制。小组成员要有合理的分工,尽可能的发挥小组的最大功效,从而保证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完成后,要注意最后一个环节进行小组合作评价。评价环节是学生认识自我的的重要手段,通过评定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借鉴他人优点优化自身,通过互评和自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潜能,保证合作的有效性,高校的实现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4.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教学,使课堂动态化。根据课堂内容创设动态情景,给学生设置符合本节课堂内容的声音、形象、画面为一体的教学环境中,将静态图片变成动态图片,通过视觉刺激,活跃课堂气氛,改善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物态变化、平面成像、磁场分布等相关知识的讲授时,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些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就可以制作教学课件模拟类似的物理现象,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出来。还可以通过相应网站现在相关资料,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知识的难度,增加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的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5.加强对物理课堂秩序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教学秩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对学生要严爱兼施。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要给与相应的奖励,对于违法纪律的同学要给予惩罚,奖励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要适时、及时的给予奖励。不管奖励还是惩罚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其次,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净化教学环境,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重视机智教育,散瘀因势利导,尽可能减少甚至是避免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管理好课堂,因材施教。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自古以来我国教育就比较推崇“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现代教育,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习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坚持“以生为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注重师生关系和谐友好的发展,学生必然也会尊重老师,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回应教师,团结同学,愿意和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学生“爱屋及乌”,自然不会反感教师教授的这门学科。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盛翠梅;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分析与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
[2]陈琪琪;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13)
[3]张凤霞;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34)
[4]李军;“自主-探究”式课堂物理教学初探[J];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3.6.
[5]张富强;静河县四河初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6.
[6]朱英;初中物理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践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10(09):24-25
[7]王徽;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12(0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