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桂芝+高传彬
【摘 要】混凝土(砼tong)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原材料、施工条件、实验条件等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其质量总是波动的。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变化满足规范要求,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坍落度、强度等各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三个方面
按混凝土的生产及施工过程,其质量一般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是,施工前质量控制,包括人员配备、设备调试、原材料进场检验及配合比的确定与调整等内容;二是,施工过程控制,包括控制原材料称量、搅拌时间、运输距离、浇注方式、捣实及养护条件等内容;三是,混凝土合格性控制,包括批量化分,确定取样批数,确定检测方法和验收范围。以下简述主要控制内容。
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组成材料的质量和计量(配合比)的双重控制
1.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掺和料、砂石骨料及外加剂等这些混凝土的原材料,运至工地时原材料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品质实验报告,同时使用单位还应进行验收检验。重点控制用量较大的水泥和集料的质量。过期的水泥,应经试验鉴定满足要求才能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对于混凝土所用的砂子和石子重点控制其中的含泥量及其泥块的含量,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1.2 配合比的控制
1.2.1 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同时考虑经济因素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
1.2.2 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中砂及石子的量是干燥状态的用量,而工地现场砂及石子一般不是干燥状态,所以称料前,应测定出砂、石的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计算出有一定含水率的砂及石子的量,相应减少水的量,而水泥用量不变,这就是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1.2.3 称量允许偏差
水泥、砂、石、混合材料的配合比要采用质量法计量,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为:胶凝材料为±2%;粗、细骨料为±3%;水、外加剂±1%。
2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混凝土生产及施工过程各环节的控制。
2.1 搅拌时间控制
混凝土的搅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最短搅拌时间见表1。
2.2 浇筑完毕时间的控制
为防止拌合物从搅拌机中卸出长时间未完成浇筑而导致混凝土流动性降低、浇筑不密实等现象,要控制混凝土浇筑完毕时间,具体规定可参考表2。
2.3 流动性控制
砼(混凝土)出厂和浇筑地点需检验拌合物的坍落度或坍塌流动度,每一个工作班不应少于两次。在评定砼流动性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检测值为准,如果砼从出料口至浇筑入模时间不超过15分钟,其稠度可以在两地任意地点取样检查。
2.4 养护
砼确定养护方案是根据混凝土结构、构件或制品情况、环境条件、原材料情况及砼性能的要求等,制定施工养护方案或生产养护制度,养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养护时间。
1)混凝土现场养护有关规范要求(表3):
2)混凝土试件养护一般有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
(1)混凝土标准养护是指养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5%以上,养护时间28d。这种养护方法适用于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或进行材料性能研究。
(2)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是指混凝土试件与实体混凝土的环境条件相同。同条件养护能真实的反映结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在施工中混凝土构件实际强度一般应采用同条件养护试块。
由于同条件养护的温度、湿度和标准养护存在差异,所以养护龄期一般不是28天。
通常换算成等效养护龄期,效养护龄期按下列两种方法确定:
a.逐日环境温度累计达到600℃·d的天数为等效龄期(当气温为0℃及以下时,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但该龄期不少于14天;否则按14天计为等效龄期。
b.逐日累计养护温度未达到600℃·d而养护龄期已达到60天。以优先达到两个条件之一的龄期作为有效养护龄期。
2.5 拆模
混凝土的养护必须满足使其强度不小于1.2N/mm2,才可受力(即准许在其上走人、安装模板和支架)。施工中要按规范要求,根据构件的种类和尺寸等要求,在达到规定的强度条件下方可拆模。混凝土在自然养护下强度达到1.2N/mm2的时间可按下表估计。
表4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的时间估计
3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控制
砼的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及评定,检验结果需满足《砼的检验评定规定》,该砼判定合格;对不合格批砼制成结构或构件,可以从砼的结构或砼的构件中钻取心样或其他非破坏检验方法,进行尽一步鉴定。对不合格的砼的结构或砼的构件,必须按要求来处理。
【参考文献】
[1]董亚军.建筑材料与检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陈桂萍.建筑材料与检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