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星
两款电动车,四名编辑,原计划往返北京到天津,但因故泡汤,后来改成京城一日游。虽有遗憾但其实想想也还好,无计划的出行更能让我们了解电动车到底靠不靠谱
现在的时间是晚上7点,腾势和特斯拉正行驶在北京的南四环上,路况依旧拥堵,对讲机里同事间相互询问续航里程还剩多少,相比之下,我更担心腾势,测试工程师黄启宏很有信心地告诉我,表上还剩100多公里的续航,有了他的这颗定心丸我们终于可以安心回家了。
这种从忧到喜的过程很现实,因为绝大多数消费者跟我们一样,在第一次接触电动车时肯定心里打鼓,最担心的无外乎续航和充电两个问题。电动车应该算是花销最大的电子消费产品,尽管新闻里整天说电动车销量增长了百分之多少,但真轮到自己买时,肯定会纠结许久。
实不相瞒,去年初的时候,我就想做个电动车远行的选题,一是看看续航,二是体验一下沿途的充电设施是否方便。时间不等人,选题拖到了现在,罪过罪过。而这一年里又发生了很多与电动车息息相关的事情,摇号难度增加、雾霾单双号限行……于是我家小区的地下车库里就多了好几辆电动车,它们每晚都安静地停在充电桩前,在摇号和限行面前,一切都是苍白。没有或许,面对现实,电动车是目前唯一能够解决这两种困扰的解药。衣食住行,人们的刚需。
国家政策的引导促进了电动车大军的迅速崛起。据相关部门预测,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的销量在2016年将突破70万辆。在这么多的电动车里,为什么选择腾势和特斯拉?一中一洋。
腾势作为比亚迪和戴姆勒共同的结合体,综合性能在目前国产电动车中处于前列,特别是续航能力方面。至于特斯拉,就更无需赘述,硅谷狂人马斯克缔造的神物(其实我一直不认为特斯拉是款车),不仅开创了电动车的潮流,更带入了全新的厂方直营销售和售后服务模式。并且,这两款车的公共充电也不尽相同,腾势依托国家电网,而特斯拉是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配套支持。另外,电池材料、续航、售价等也都不同,因此我们不是去对比这两款车,而是分享一下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和各位一起形成初印象,毕竟关于电动车,实际车主最有发言权。
电池容量是决定续航里程长短的一个先决且重要的条件,腾势的电池组容量是47.5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标定的最大续航里程是335公里(等速60公里/小时),与腾势的电池材料不同,特斯拉P85D使用的是85千瓦时的松下18650型三元锂电池,续航里程高达490多公里。以每天80公里的通勤代步为标准,即使遭遇堵车这两款车也远不至于抛锚,甚至短途旅行也不用担心。因此,经过一天且漫无目的的试驾,我们这两款车的续航里程也还够用。
一天下来,我们最后发现堵车对续航能力的降低远不及车上的用电设备,比如座椅加热、空调、音响等,另外还有天气和驾驶习惯的影响。
试驾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北京少见的低温天气,由于纯电动车没有传统燃料车的发动机,所以必须要使用空调制热,温度越低空调系统的负荷越大,也加剧消耗了电能。
再有就是驾驶方式,急加速时,电机需要电池在短时间内供给更多的电量,以特斯拉为例,将驾驶模式调成“疯狂”模式后,提速倒是更猛了,可续航几乎以半分钟20公里一次下降,真是有种坐过山车的刺激。
关于用车设备,暖风是一定要开的,我们的做法是调到内循环,只吹前排脚下,4名编辑分坐在两款车上,后排不坐人也就不用开暖风,降低空调
负荷。尽量避免急加速,将两款车的驾驶模式选到“经济模式”,让电脑以最经济的方式行驶,少了点推背,增加了续航。
还有就是能不急刹就不急刹,电动车都有两套制动,一套是传统的液压制动,另一个则是电机在动能回收时的制动。轻度制动时制动力完全由电动机回收所产生,车辆的动能被回收作为电能储存,只有大力制动时,传统液压制动才会介入,这时车辆动能有一部分就转化为摩擦制动的热能白白浪费了。
当然,一切都取决于当时的续航情况,如果续航有底,一切都是浮云,也就不用省着过。
腾势和特斯拉都有4种充电模式:随车附带的便携充(类似手机充电线,但需要很长时间充电)、家充(车位上的壁挂充电)、公充(公共充电桩)和超充。
去天津的计划泡汤,在北京市内,我们也就不担心充电问题,手机上下个充电桩的软件,沿途哪有充电桩就去充,而且对于腾势来说,身上也不用带电卡,国家电网的充电桩有很多都可以手机扫码支付,相当方便。对于北上广等大城市来说,充电桩的数量已不是问题。你所要注意的就是先计划好目的地和沿途的充电地点,做到心中有数。
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充电时间短,基本上不到一个小时就能从低电量(续航40公里)接近充满(由于电池保护,电动车的电量不可能完全充满,而且前期充得很快,到后面就比较慢)。充电站还有专人负责接待和环境舒服的休息室(24小时开放)。
关于电动车的充电,最推崇和最有保障的形式还是家充,这就跟古代骑马一样,打仗之前粮草先行,先把马喂饱了,第二天也就不用担心了。
只要你开过电动车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它与传统车的区别。首先是安静,没有了发动机,电动车的噪音也就是风噪和路噪。其次是加速,电动机的特性决定了从一开始起步便能获得最大的扭矩输出,尤其是前段的加速,提速干净果断。
另外,由于电池组都在车底,所以感觉车辆的重心都在下方,“收油门”减速时,为了反向充电,会有一种开传统车带刹车的减速效果。除此以外,和传统燃料
不论是政策的原因、或者环保的原因,还是未来趋势的原因,新能源电动车已经从研究方向发展到了开始普及的地步。尤其是买纯电动不限购、不限号还有各种补助,在这块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领域自主品牌厂商开始发力,让新能源电动车在汽车市场上开始热闹起来,也逐渐进入了消费者选车的视野中。目前市场相对成熟的车型有特斯拉、宝马i3、腾势、比亚迪E6、晨风、江淮iev5、北汽E200等等。
但从目前二手车市场的表现和分析来看,这些电动车的保值率堪忧。现在的状况是,个人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比例极小,因为这些电动车上市时间短,即使买了车的基本也都在用,所以极少流通到二手车市场。而二手车商目前对于电动车的态度基本都是避而远之,一是由于它核心动力技术不同于传统汽车,电池动力的评估经验少;二是电动车还是太小众,加之用车环境有限制,都不知道怎么定价,多低的价格收上来都不好卖出去,更别谈利润了。
当然也不完全是那么悲观,从产品上看,目前特斯拉和腾势的车型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已经达到了一个不错的水准,但趋于二手电动车的大环境保值率也不算高。从政策上看,特斯拉有着使用三年后半价回购的政策,而晨风也有着使用五年后可以5.5万~6万元价格回购的承诺。这些都是促进二手电动车保值的因素。不过业内人士的共识是,二手电动车要想达到一定的关注度和交易量,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许是一两代产品的换代升级后,当电动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了较大保障,实用性大大提升之后,更多的消费者会认真考虑到购买二手电动车。这时二手电动车的经营和交易将步入像向传统汽车那样的发展正轨,它的保值率才会逐步提升。
车在驾乘感受上没有明显区别。
腾势在北京享受新能源汽车独立摇号(基本上就是直接配发),上海和深圳甚至可免费上牌。算上中央和地方的补贴,车价也要20多万元。它与北汽和长安等纯自主品牌的定位不太一样,它面向的是偏于高端一些的用户群体。至于特斯拉,百万级的售价就更不用说了,性能比肩超跑。
值吗?这得看怎么说,20多万元能买辆高配的B级车,那它就不值。可前提是你得有号,还得接受限行的阻碍,所以还是那句话,在摇号和限行面前,二者没有直接且本质的可比性。再说,用车成本也无法正比,电动车1毛钱1公里的花销肯定让传统燃料车望尘莫及,还有就是保养费用,省去了发动机保养,剩下的保养项目也就不多了。另外购买电动车也能享受国家减免购置税等额外的补助政策,电动车的经济账不好算,也就不能讨论“性价比”这三个字。
电动车和传统燃料车虽然都是车,但却身处不同的圈子。各有各的长短处,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买了电动车的车主都是当时受限购所迫,显然在这一点上,电动车无解,但至于未来如何,谁也不好说。你会买电动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