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冲
[摘 要]随着国内大部分油田开发已经步入到高含水后期,注水井测试将成为油田开发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基于这一点,本文对注水井测试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些导致注水井出现超波动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改善适时测试效果的有效对策,旨在为注水井测试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油田开发;分层测试;注水压力;日注水量
中图分类号:TE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353-01
当油田开发步入到高含水后期阶段后,就需要对注水井进行大范围调整,并配合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此增加油田的开发效果。现阶段,适时测试已成为注水井检查中的主要措施。随着适时测试工艺的不断成熟,国内注水井测试工作也变得更加高效。
一、注水井测试中常见的问题
一般来讲,超波动现象是注水井测试中常出现的变化,即实际日注水量以及测试水量之间的差值较大。第一,当泵压明显减小后,各阶段的实际注水量就会急剧减少,采油人员为了尽早完成日配注,便通过增加水压力的方式来提高注水量。如此一来,在注水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注水量便会明显减少,从而出现超波动的情况;第二,当泵压明显增大后,各阶段的实际注水量就会急剧增加,采油人员为了能够控制住瞬时水压,便通过减小水压力的方式来减少注水量。如此一来,在注水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注水量便会明显增加,从而出现超波动的情况。第三,在分层测试结束后,由于测试仪器会将大量污油带入到水中,导致在测试结束后的短时间内注水压力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超波动的现象。第四,尽管泵压相对较为稳定,但注水压力以及实际注水量会不断发生变化,并在4个月后超波动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二、导致注水井出现超波动的主要原因
正常来讲,导致注水井出现超波动的主要原因有五点:一是在连通油井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增产措施以及放产措施,使得注水井的实际注水量以及注水压力产生变化;二是在连通油井期间泵况出现明显的异常时,不能及时对泵进行检查,使得注水井不能进水,进而出现注水压力急剧升高以及注水量急剧减少的现象;三是在洗井过程中未能连续进行洗井操作,导致注水井在清洗后难以注入大量的水,甚至造成严重的石油污染;四是压力表以及其它压力装置性能较差,导致注水井的测试水量以及实际日注水量之间出现明显差值;五是注水井在抽水过程中注入了一些含油量较多的水质,使得水嘴被这些含油量较多的水质所堵塞。
三、适时测试的应用效果
对于水质含油量大以及压力表性能差等问题,可依靠其余措施来解决;对于注水井清洗不当以及水井连通不当所等问题,只能在第一时间对注水井重新进行测试。如果少数井层在测试后还是无法吸水,就应调整原先的方案,以此增强注水井的实际注水质量。但由于注水井测试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作,如果注水井的实际日注水量以及测试水量之间的差值超过18%,就不再重新进行测试。总之,要想增加油井测试效果,需实行适时测试模式。
(一)变革管理模式
针对适时测试效果不佳这一问题,可采取责任承包的模式进行管理。在责任承包模式的应用中,可将管理团队分为多个班组对适时测试工作进行管理,可减少一些影响测试效果的不可控因素,包括地层条件、水质含油量以及地层压力等因素,便于测试人员对调配规律进行总结,以此增强测试效率以及测试质量。同时,将测试任务量、测调精度以及测试有效率纳入到每月的考核指标当中。此外,将测试质量以及调整效果等内容纳入到每季或每年的考核指标当中,并将“完成基本任务”的工作思想转变为“开发高效技术”的新理念,从而提高注水井的测试质量。
(二)优化技术,创新方法
第一,借助直读仪器来测量出水孔的实际开度,并采取小层配注的方式进行施工,以此增加测试的精准性;第二,在不同的新井作业区以及老井作业区设置一些偏心堵塞器,以便减少注水井测试的任务量;第三,推行“多井异步”的测调模式,不仅能降低各个侧调层之间的干扰度,还能确保检配、测调以及测试等环节的稳定,有利于提高整个注水井测试的效率;第四,推行“边测边调”的模式,并将双滚筒车内部的滚筒进行大范围改造,并将丝铠电缆安装在双滚筒车内部,以此提高注水井测试的准确度。
结语
适时测试是目前国内最有效的注水井测试形式,并能有效减少劳动强度以及无效工作,对提高注水井测试准确度以及测试效率有着显著效果。因此,油田开发单位应将适时测试技术灵活应用到油井测试当中,以便提高油井测试效果。总之,随着适时测试方法以及工艺不断改进,今后的油井测试工作将会更加省时以及省力,必将为促进油田工程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英杰.浅谈油田分层注水井适时测试的重要性[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4):195.
[2] 胥东,蒋瑜,李勇.胜利油田分层注水井测试调配技术的发展及现状[J].科技致富向导,2015(03):213.
[3] 曾凡春.大港滩海油田注水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8):52.
[4] 张宏录,张庆华,李艺玲.苏北油田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及对策[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1(03):50-53.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