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挺
[摘 要]针对公路路面使用性能上存在的差异,对路面施工中监理人员在原材料购买、进场检测、力学试验、路面基层(底基层)、面层施工中等多方面需重点考虑的施工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公路路面 施工监理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216-01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已成为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具有整体强度高、刚度较大、行车舒适及易于修复的诸多优点。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寿命。为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避免或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沥青面层工程的监理质量监控非常重要,但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容易产生基层反射裂缝,在高温作用下容易产生车辙、壅包,低温情况下容易产生开裂,在水的破坏作用下容易产生水破坏,尤其是施工质量控制不当时容易产生早期破坏。因此,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施工阶段的监理
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前,必须铺筑100 m~200 m试验路段,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以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面施1二的J顶利进 。
试验路铺筑应完成的工作:确定拌合温度、拌合时间,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确定摊铺温度、摊铺速度,确定路面碾压温度、压路机具组合形式,压实工艺及压实遍数,确定混合料松铺系数,建立芯样压实度与核密仪测压实度的相关系数,检测试验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找出原因,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生产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应按该类改性剂或改性沥青所要求的工艺条件和生产方法进行,当需要改变生产条件或生产方法时,应通过试验研究确定。
改性沥青混合料宦随用随拌,若因生产或其他原因需要短时间贮存时,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 h,贮存期问温降不应超过10℃ ,而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析漏以及粗细集料颗粒离析的现象。
当由于贮存而引起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时,应予废弃并找出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时间多5 s~10 S,一般为35 s~50 S。在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尤为重要,一般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提高10℃-20℃ ,但最高不应超过190℃。拌合场要有专人负责检测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并做好记录。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应采用自卸车辆运输,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的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在摊铺机前应形成一个不问断的供料车流。
运料车装料时,应通过前后移动运料车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现象,为便于卸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车厢底板和侧板应抹一层隔离剂,并排除可见游离余液。使用油水混合液作隔离剂时,应严格控制油与水的比例,严禁使用纯石油制品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改性沥青表面层,一般采用等厚度法施工,运料车到达现场后,应有专人检查混合料温度,摊铺温度不得低于160℃ 。施工过程中摊铺机不应停机,摊铺速度宜为1 m/min~3 m/min,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根据路面宽度、厚度、改性沥青与混合料类型,以及混合料温度、气温、拌和、运输、摊铺能力等条件综合确定压路机类型、数量以及压路机的组合等。
改性沥青混合料压实应在摊铺后紧接着进行,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宜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 cm,但采用静载钢轮压路机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小于20 cm。压路机碾压速度的选择应根据压路机本身的能力、压实厚度、在压路机队列中的位置等确定。压路机的振动频率、振幅大小应与路面铺筑厚度相协调,厚度较薄时宜采用高频低振幅,终压时不得振动。
当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由于在碾压过程中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坏或达不到要求时,应予铲除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
2 材料的试验和选定
对公路而言,面层材料一般包括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石油沥青根据设计提供的型号,选用各项指标稳定、符合要求的厂家产品或由建设部门指定。在现场的质量控制上,由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的试验人员,对每一车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取样试验。对于AH-110型沥青,其针人度(25℃ ,100 g,5 S)的范围在100~ 120(0.1 ㎜),延度(5 cm/min,15℃)不小于100 om,软化点41℃ ~51℃ 。AH-90型沥青针人度(25℃ ,100 g,5 s)介于80~ 100(0.1 mm),延度(5 cm/min,15℃)不小于100 m1,软化点42℃ ~52℃。这两种型号沥青是目前常用的,如达不到以上指标要求,必须退货。
取样时,取样提斗深入沥青里面并搅动,使样品均匀。在沥青混合料拌合场地存放时,必须对不同厂家、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开存放,且贮存温度严格控制在130℃ ~180℃之间,用导热油加热。矿料即组成混合料的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且有一定的级配要求。粗集料(碎石)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和亲油排水性,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宜采用反击式设备破碎加工。抗滑表层由于直接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其粗集料更应达到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等指标要求。在目前的施工项目中,根据我国制定的标准,粗集料的主要技术指标按如下标准控制:压碎值不大于28,磨耗损失不大于30,视密度不小于2.50 t/m3,吸水率不大于2.0,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细长扁平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石料磨光值不小于42 BPN等。筛分试验统一使用方孔筛。粗、细集料的区别以2.36㎜为界。细集料宜采用优质砂或机制砂,其质量技术要求为:视密度不小于2.50 t/m3,坚固性(大于0.3 ㎜部分)不大于12,砂当量不小于60。筛分试验使用标准的方孔筛。填料应选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水锈等杂质应除净,要干燥、洁净。不同料场、不同石质、不同规格的矿料要分别堆放,如场地限制,要采用严格的隔离方式。到场而未做试验的材料,要单独就近存放。待检验合格后,再集中于主料场存放。抗滑表层用集料,应经水洗、风干后使用。
3 结语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在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是工程建设的最后冲刺阶段,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此项任务决定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造价较高,如对其返工,不仅给施工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延误工期,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把握沥青路面监控要点,充分发挥监理的质量监控作用显得特别重要。
参考文献
[1] 袁立钢,李自战.国道105线从化段改建工程施工监理[J].公路与汽运,2012(3).
[2]王豫苏.沥青路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11(2) .
[3]李岭.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的监理控制[J].山西交通科技,2013(10)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