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案例研究

2016-04-25 17:57刘兴源田原李泽于洋焦泽宇王莉莉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额信贷供给案例

刘兴源 田原 李泽 于洋 焦泽宇 王莉莉

摘 要:小额贷款是国际公认的最成功的信贷扶贫模式之一,在严峻的扶贫脱贫形势下,对农村小额信贷供给的研究能够从供给的角度改善我国资金供求的不合理性,为农户发展多元经济提供有效支撑,从而促进农民增收,促成城乡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完善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设。本文针对国内外的几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总结分析,以供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机构进行参考借鉴和模式创新。

关键词:小额信贷;供给;案例

一、引言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准确、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村贷款难等问题。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严重阻碍着农村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普惠金融”写入党的决议。2015年,李克强在工作总体部署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所谓普惠金融就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主要任务就是让列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农户、贫困人群及小微企业,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而发展小额信贷是促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必经之路。

我国要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问题,就要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服务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但是,农村金融的供给却无法满足愈发扩大的需求。2005年,中国政府在“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在农村探索建立“小额贷款组织”;同在这一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目前,全球获得小额贷款的人数已经突破1700万人。小额信贷作为消除贫困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需求主体的多样性,小额信贷的供给主体也有所区别(见图1)。因此,必然存在不同的小额信贷供给运作模式。

迄今,针对农村小额贷款供给运作模式,已存在孟加拉、马来西亚等国的发展农村金融的成功典范,甚至国内也涌现一批有特色、有效果的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机构。本文选取农村小额信贷供给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其运作模式。

二、国外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案例

纵观世界各国小额信贷的实践,由于国情的不同,小额信贷的运作方式和发展路径也具有差异性。

(一)孟加拉格莱敏银行

孟加拉格莱敏银行是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成功典范,也是最早在世界上致力于农村小额信贷的民间金融机构组织。它是由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在1974年孟加拉严重饥荒发生后创建和领导的。在三十多年的经营后,孟加拉格莱敏银行从27美元的贷款起步,目前已经成为拥有约400万贷款者、1277个分支机构、约12500名员工、贷款总量高达40多亿美元、还款率高达98. 89%的银行网络机构。

“乡村银行”的组织机构基本分为两部分,一是银行自身的组织机构,一般分为总行-分行-支行-营业所;二是借款人的组织机构,一般分为会员中心-会员小组-会员。针对格莱敏银行来说,它的最高的决策机构一共有13个人,其中有政府代表3人,借款人股东代表9人,而尤努斯则担任主席和常务董事职位。这样既能够确保股东的利益,又使得银行与其他政府机构建立了联系。

孟加拉格莱敏银行的贷款本金来源于银行储蓄,其中超过60%的储蓄来自借款人使用储蓄弥补全部未尝贷款。银行已经成为一个财务完全独立、能够自负盈亏的金融机构,它的贷款可用额度取自存款和自由资金,自1998年后就再没接受过捐赠。

格莱敏银行历经两代运作模式。第一代信贷运作模式主要特点为:形成了五人信贷小组,引入了连带责任;召开中心会议,发放贷款并实施监管;贷款通常指向生产活动,进行分批偿还;会对借款人进行培训;每周的储蓄形成小组资金以备需要;利息成为应急基金。第二代信贷运作模式主要特点为:贷款期限的安排更为灵活;借款人借款的基础从联保小组转移到了个人;对借款人个人财务管理进行强化;改革了准备金制度;建立了营业所和工作人员的星级表彰制度;践行黄金客户成员制度。

(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及其乡村信贷部采用个人贷款模式,即直接向自然人发放贷款。人民银行在印度尼西亚的国有商业银行中排名第四,也是在印度尼西亚所有国有商业银行中唯一一家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其分支代理机构共有约4500家。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核心理念是坚持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相关金融服务。在1984年改革后,人民银行由一个严重亏损、运营需要国家财政的大量补贴的情况糟糕的银行转变成运作较为成功的商业银行。现今人民银行可以完全利用自身吸收的储蓄作为信贷服务的资本,能够实现自负盈亏。

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的组织架构基本分为四层,呈金字塔型,分别是总部一地区分行(15家)一支行(320家)——乡村营业所(3902家)。其中乡村营业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在农村乡镇中心商场附近租一间屋子当做办公室,人员精简为12人以内,服务于大约18个村子。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存款利率由存款量决定的,数量越大、利率越高。此外,银行按存款的不同流动性创新不同的储蓄产品来吸引储蓄者。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贷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贫困线以上、信用情况合格、有潜力的个人或家庭作坊。它通过与借款人关系比较亲近的乡村银行经理获得借款人的资产信息,通过调查借贷人的品质来弥补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乡村信贷部将每年盈利的6%作为年终奖,并每半年考核下属机构,对获胜者进行额外奖励,以此来激励员工。

(三)玻利维亚阳光银行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是一家私人完全特许的商业银行,它成立于1992年,是由财务运行良好的银行转向小额信贷的成功典范。阳光银行的前身是玻利维亚促进和发展微型企业基金会,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以捐款为主要资金来源。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组织经过多年运营,已经发展为拥有有四个地区分支机构、七个办事处、一百一十六位雇员和将近两万两千名客户。为解除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在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该组织转为玻利维亚阳光银行,专门从事农村小额信贷业务。

阳光银行的组织架构包括非政府组织机构、捐赠机构和有影响的坡利维亚商人。阳光银行在内部管理上建立了严格的管理组织架构和完善的制度,明晰了职责关系,并外部引进银行管理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资产负债管理专家与技术专家等人才协助管理。而对于客户关系的管理,仍然保持与客户密切良好的联系,以此来更好的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

阳光银行拥有吸收公众存款资格,因此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它可以给数量庞大的小额贷款借款人提供存款等服务。阳光银行自1994年开始就不再依赖国家补贴。阳光银行继承了促进和发展微型企业基金会的全部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服务对象仍为信用情况合格、有潜力的中低收入者。其运作模式依赖于拥有丰富经验的员工团队、口碑良好的小额贷款服务品牌、相对完善的成本/效益贷款模式、资金来源以及内部管理方面的有效的变革。

三、国内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案例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国内的农村小额信贷供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选取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NGO小额信贷供给——易县扶贫社

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借鉴孟加拉格莱敏银行的乡村银行模式,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小额信贷模式。其自1993年10月成立至今,得到了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具有高度可行性、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构。

扶贫社以扶持贫困妇女为主要目标,通过提供小额生产性贷款来帮助农户发展经济,同时保证资金的回收和循环。其采用的主要途径包括:坚持民间组织的活动方式;完全独立运行,依托政府但不依赖政府;基层分社打破行政区域界线,以区域的潜在客户数量为基础;坚持重大问题的公开性和集体决策。

易县扶贫社的小额贷款产品主要包括农村个体自愿联贷风险小组贷款、农村自愿联贷风险互助小组贷款、按农民项目周期发展的短期诚信担保贷款、小城镇个人风险经济担保贷款。其贷款的原则是为广大低收入群体,特别是贫困妇女提供金融就业发展机会,坚持实施整贷零还、连续循环放贷。贷款主要用以从事农村种植养殖业、小商业摊点、运输业、服务业和农副业小型产品加工业等为主。

而易县扶贫社的成功在于具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具有科学合理的内部运行机制;严格选择放贷对象、培养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将经营风险降至最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将孟加拉国模式本土化,探索出自己成功的运作模式。

(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小额贷款供给——怀来县农村信用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联合社为解决农村金融融资难的问题,自2011年9月在怀来县等22个县级行社启动了小额贷款试点工作。怀来县农村信用社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小额信贷中心,实行专业化经营。

怀来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服务对象为农户、城乡个体工商户、小微型企业,为他们提供生产和生活的小额贷款。在管理机制上实行“阳光工程”,建立了涉农小额信贷业务产品流程、价格和贷款公开制度等,提高了农民获得公平贷款的机会,并且按照审贷分离的原则,建立分层审批制度,加快申请的受理速度。

怀来县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中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县级行社的资金,这些资金实行“有偿使用”,进行独立核算。而对于农户、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根据其特点,实行差别化定价,也可根据贷款品种、贷款方式等的不同进行灵活定价。同时,创新了绩效考核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和信息保障机制,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小额贷款是国际公认的最成功的信贷扶贫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来源于国外并己经在我国逐步普及,并得到长足发展。但是我国小额信贷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要面对一系列的经济和非经济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改革政策和制度创新。基于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供给渠道多元化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借鉴国外小额信贷成功案例的同时,发现和挖掘国内的典型案例,对农村小额信贷的供需平衡、农村小额信贷供给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浩.小额信贷与扶贫[M].中国知识出版社,2005.11.

[2] 张晶晶 王泽鹏.农村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J].时代金融,2014(23):258.

[3] 陈雷生 周艳梅.中国农村金融的供需分析[J].网友世界,2014(16):47.

[4] 元坤 梁洁.现阶段农信社农户小额信贷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视点,2010(01):59.

[5] 杜晓山.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2010,(10):14-15.

猜你喜欢
小额信贷供给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研究
建设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