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明
用非主流视频刷爆朋友圈的VICE,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希望“不一样”的年轻人
我2000年去英国留学,2004年回来加入摩登天空,2010年跟VICE合作做了创想计划。中国版VICE是2012年开始准备,2013年正式落地。
2004年我加入摩登天空时,公司就四五个人,做的是唱片公司,会签一些新的乐队、管理音乐人。2007年,开始策划音乐节,那时候还不叫草莓音乐节,叫摩登天空音乐节。差不多有5年时间,我一直都在做这些跟音乐相关的事。但到了一定的时间,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更有意思的想法可以帮助到这些人,或者说没法从一些不同的层面给自己喜欢的东西再带来一些新意。当时就觉得,我是不是要停一下,休息休息,然后看看有什么更好的一些想法。2009年,我离开摩登天空。
因为工作关系跟VICE之前就有过接触和合作,他们美国那边的人过来时,我们也会见面。2010年恰好有这个机会,他们说在做一个项目创想计划,我听了觉得挺好玩的。当时,他们的影响力还没现在这么大,但在独立文化或者说亚文化里边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在他们整个公司所关心的文化里,音乐是最核心的一个DNA,并且它是一个全球的网络,包容性更强,不只是一个唱片公司,最主要的还是媒体和文化输出这一块,并且覆盖的又是一个全球的场景。当时我觉得,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事情,可以尝试去做。
VICE最早是从加拿大开始的,现在总部在纽约,最早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所呈现出的互联网特性。他们并不真正代表着某一个族权、党派或者国家,它呈现的就是面向互联网的在线领域,不管你是在中国的年轻人、在日本的年轻人或者是在欧美的年轻人,大家分享的都是一样的东西,那些吸引你的特征都是一样的。
全球或者国际的这些品牌,到一个不同的市场后,都会牵涉到本土化的问题。VICE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但并不明显。因为它整个的成长和壮大是在互联网领域,所以这个品牌的核心和调性,比如说它传递信息的直接性、体验性,具有从各个角度去刺激和启发你多角度看世界的这些特点,不存在区域问题。这种方式在美国适用、在巴西适用、在欧洲适用、在中国一样适用。只不过在这样一个DNA下,我们去挖掘讲述的,是跟本土相关的一些故事。
VICE现在在全球应该有38个分公司。不论在日本、中国、巴西、甚至是欧洲,在运营及内容执行方面,各个分公司都是相对独立的。很简单,因为当地的人最了解当地,只有本土的人才知道那里在发生什么。而且对整个VICE而言,虽然说它是全球的媒体集团,但在工作方式上,我们更灵活,整个VICE的人都是大的一个类型,很容易交流和沟通。在整个资源的分享上,也特别方便。
有了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后,每个年轻人到了网络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开放的。西方的年轻人也一样,他们有机会了解到更多世界不同的角落,大家每天可以共享的信息是一样的,只不过每个人的兴趣点不一样、所寻找的东西不太一样。
在社交网络兴起前,年轻人的声音是不太容易被大家听到的,他们这个社会阶层没有话语权,整个社会阶层也不是很在乎年轻人真正在想什么,但有了社交网络之后,年轻人成了互联网平台里最活跃的群体,而且他们积累财富、创造财富的速度也远远高于之前的任何一代。再加上中国整个的快速发展,使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很强,这就让不管是品牌也好、机构也好,都把年轻人作为了目标群体。
VICE最早关注的就是边缘文化,也可以叫做地下文化、新文化、街头文化等。这里边吸引我们的最基础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它总给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信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故事。但往往就是这些东西,能够给你更多的启发,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思考、能够让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只是你看到的这样。哪怕大家都认为这事情应该是这样的,或者对于大家所共同讨论的一些主流话题,它都有一些不一样的角度可以去重新思考。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事。
对于VICE来说,我们做的最简单的一个事情,就是回归本质,用最真实最本质的方法去看待、体验这个事情,其实这就是VICE的方式。并不是说我们非得要去寻找一个特殊角度,很多时候VICE的图文报道或者视频就只是去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它带来的是一种个人感受:它带你去看到一个场景,并让它最真实地呈现,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想法。在这当中,不见得是我们必须要去告诉你一个观点,而是我也一样的好奇,也一样想知道我真正体验过之后会是怎么样。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VICE的用户群体更核心,更核心是指他们对文化的敏感程度更高、也更希望自己会去找这些不同的东西,个人的知识架构也更丰富一些。
2010年的时候,我们大概有六七个人,到现在我们差不多有50个人,总得来说找人确实很难,特别对创意文化媒体类的公司来说。首先,对于内容制作而言,它是一个偏创意的行业,需要有想法;但同时,作为一个工作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性。比如,有的人对某种文化很了解,并不意味着他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有的人有很好的职业背景,但在文化方面的理解和敏感程度又不够。我们也会主动根据需求出去寻找一些人,但更多的是VICE可能像一个磁铁,会吸引类似的人。
我们公司有两类人,一类是学历和知识背景非常不错的,还有一类是退学的几个人。首先,员工对VICE价值的认可是一个基础,然后他对文化有敏感性、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一个强烈的兴趣点。从整个包容性和开放性上,他会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好奇心、有兴趣去了解新的东西,从思想和观点上更开放一些,更容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独立思考能力很重要。
目前中国整个文化市场应该再沉一些。因为整个市场差不多是这五六年时间发展得特别快,大家觉得还挺繁荣的,所有的这些场景好像越来越大,包括越来越多的人在做各种各样的内容,音乐节整个中国加起来一年最少有100多个。过去的几年里,它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借助新一代年轻人的影响力,好像上升得很快。其实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里面比较虚。
对于商业来说,我觉得这个事情完全没有错,它们的商业运营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它可以回过来支持和推动文化一直往前走,这是一个很好的循环。但整个互联网膨胀的过程让很多人远离了本质的东西,大家太着急,太急于求成,然而文化的改变和积累需要时间,而且它需要很大的一个群体专注于事情本身,然后不断地去真正推动发展。
1994年 诞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 免费杂志
1998年 迁至纽约
2000年 成为纽约都市非主流文化风向标
2001年 上线网络版
2013年5月13日 VICE中国上线
目前包括VICE杂志、VICE网站,唱片公司、电影出品公司、印刷厂和与 HBO 合作的纪录片频道,在38个国家拥有分公司
融资:
2013年8月 7000万美元 21世纪福克斯
2014年8月 2.5亿美元 A+E电视网
2014年9月 2.5亿美元 迪士尼互动
2015年12月 2.5亿美元 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s (TCV)